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瓶颈及其突破途径探究

2014-02-12 12:52王妙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个体

王妙志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 401331)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

1.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具体而言,价值就是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意愿和需要为衡量标准的一种客观存在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自身存在及其属性与主体所意愿、所赞赏、所需要的东西是否相一致、相适应、相接近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具有一般价值的基本内涵,指的是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主体意愿和需要的满足。项久雨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一个精准的规定。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应、相接近的关系。”在这个概念中,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个人和社会(主体)发展的目的和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成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两者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外一方而单独存在。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和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中所讲的主体人和社会,不仅包括处于一定社会的群体和个人,也包括国家、政党和某些机构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属性与功能作为其价值关系中的客体,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的不断“内化、外化”,与主体建立起现实的关系。所以说,价值源自于客体,决定于主体,形成和实现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践是价值存在的基础。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的价值范畴,它揭示了价值的源头和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形态,就是指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建立起的“现实的关系”中,从客体的角度出发来区分价值的类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客观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它也相应地会具有不同的形态。比方说:按价值的功能来区分,可以分为导向价值、保证价值、激励价值、凝聚价值、转化价值、调节价值等;按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进行区分,可以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按“知、情、信、意、行”五要素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示范价值、激励价值、整合价值、协调价值、塑造价值等。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价值形态,这对我们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以及寻找突破的有效途径是有很大裨益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思想政治教育属精神生产活动,它塑造人的灵魂、品德,解决人的方向、动力问题,直接创造着精神生产力。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这种精神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供劳动生产效率,创造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进而创造出极大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却遭遇到了瓶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个人利益和个体价值的不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国内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这对人们的传统思想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加上长期社会发展倡导集体利益和社会价值,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体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严重受挫。国家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与市场经济要求的“机会平等”相冲突,社会成员没有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不能追求正当的自身利益,体现自己的个体价值。西方文化思想在唤醒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也使一部分人没有把握好尺度,从追求自我的发展僭越到了以自我为中心,最后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偏离了实现个体价值的正确方向。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带来了严峻挑战。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积极顺畅的沟通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有的教育者常常采取一种“我说你听”的单向沟通方式,显得居高临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太被受教育者认同和接受,致使受教育者不情愿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有时甚至为了迎合教育者做出一些虚假的反应。而教育者往往也不太关注和重视受教育者的反应。他们一般不会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前就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工具、环境等具体细节向受教育者征求意见;也不会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和分析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做出一些调整;更不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这些问题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3.教育介体未能与时俱进,缺乏时效性和创新性

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虽然我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不可否认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新的矛盾。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落伍,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导致“教”与“学”脱节,空泛简单的说教多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缺乏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死板落后,有的教育者不顾实际情况,照着书本或演讲稿念,照搬照抄;有的教育者从形式上走走过场,敷衍了事,缺乏创新性。这些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或多或少地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4.教育载体缺陷固存,教育环体复杂多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像开会、管理工作、书籍、广播等,都有其自身固有的优、缺点,它们更多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沟通方式,双向互动明显不足。新兴的教育媒介网络以其信息获取方便快捷、互动性强而著称,但由于它的虚拟性和监管不力,也容易造成信息的过多过滥,难以分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也包括同辈群体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传统的教育环境也被爆出存在问题,像重庆的女孩摔打男婴事件,折射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弊端。这些问题和弊端产生的消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三、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瓶颈的有效途径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最有效的途径进行突破,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1.正确处理好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其基础价值,社会价值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的有机总和,是一种整体表现和综合反映。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就是要在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利益的同时,也应充分尊重个体利益,真正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并行不悖和有机共生。

立足于主体,充分激发个体主体的内在需求,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要区分不同接受个体主体的层次性,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发展需要和生命关怀需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追求和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创造和实现社会价值。

2.建立、健全沟通和反馈机制

沟通和反馈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展开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增强沟通和反馈意识,充分利用好这一维系。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要预先对受教育者的需求或意见有一些了解。教育输出之后,教育者应该在及时、充分地接收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后,与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友好的沟通,以便于教育者对教育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对下一步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

受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沟通和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来自教育者的反馈信息,提高参与的主动性,积极配合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以便于教育者适时地做出适用于受教育者的调节和改变。

3.教育介体应该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化

不同的受教育者有着不同的需求。教育者应该本着尊重受教育者、“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适时地调整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首先,教育者应该杜绝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的“一刀切”现象,避免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生硬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提高受教育者的认同度和接受度。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提高时效性。可以在兼顾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特点时加入一些时代的元素,以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可以把马列经典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大众化和普及度。

最后,教育者应该摒弃传统的“硬灌法”,不能只灌不疏,要把灌输和疏导结合起来。用受教育者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取代传统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4.用好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环体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环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该直面现实,用其长而避其短。

教育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工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相关部门应该增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法律法规。

[1]陶德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9.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6.

[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3.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个体
品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