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明宿舍创建的现状及创建策略研究

2014-02-12 12:52邵丽丽任海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宿舍文明院校

邵丽丽,任海华

(1.南通职业大学海门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2.南通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尚未完全形成,极具可塑性。高职院校学生有几乎一半的时间在宿舍度过,从宿舍生活中可以学会了自理的生活方式,学会人际交往,学会真诚、宽容的品质,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可以说,宿舍风气的好坏、环境的优劣,既关系到学风、校风建设,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道德社会化教育的进程,宿舍在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明宿舍创建,一来是优化空间布局,创造一个舒适的物质环境;二来是增加文化元素,营造一个友好惬意的人文环境。

加强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更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7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学生宿舍和公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交场所之一的宿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在课堂或者理论中,往往忽视宿舍这一块。在当今信息开放传播的环境下,社会意识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影响不小,冲击不可谓不大。这需要我们创新育人举措,正确加以引导,以减少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文明宿舍创建的现状

各个高职院校把宿舍管理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常规工作之一,在宿舍管理、文明宿舍创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及有益的创新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存在学校不重视创建工作、宿舍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创建内涵缺乏创新以及创建形式不能以人为本等问题。

(一)学校不重视创建工作

学校不重视创建工作,高层领导忽视文明宿舍创建工作。首先,学校工作多而繁难以使学生宿舍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一般高职院校学校管理工作中有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管理等三项工作,而学校管理涵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三项工作,宿舍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难以获得学校足够的重视。其次,学生宿舍创建成果不明显,使得宿舍难以获得足够的重视。一方面,与教学、科研成果显现性相比,宿舍环境育人成果非显性使得学校不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明宿舍创建上。最后,与教学、科研短期见效性相比,宿舍环境育人效果难以短期见效,使得学校不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明宿舍创建上。

学校不重视创建工作,文明宿舍创建投入不足。首先,学校对宿舍建设总体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各个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科研以及比赛,而宿舍建设投入这一块处于被轻视或忽视的地位。很多高职院校将宿舍管理设立在后勤处,学校后勤处因资金问题很难做到投入充沛。其次,学校对宿舍投入重点在物质条件改善上,而非文化环境营造上。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做到对宿舍的投入,但投入的方向为物质条件改善上,而对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处于极其不重视的地步。

(二)宿舍管理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节省办学经费,在宿舍管理队伍设置上采取少投入、低效能等方式,招聘“4050”等文化层次不高的人员充斥到宿舍管理队伍上来。这样的宿舍管理队伍虽能基本确保学生的安全,但是宿舍育人功能难以尽情发挥。宿舍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学历层次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激励措施缺失等问题。第一,宿舍管理队伍学历层次不高。很多高校宿舍管理人员大多是下岗职工,只有高中或初中学历。第二,宿舍管理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很多高校宿舍管理人员基本上都超过50岁,有的甚至接近60岁。因为年龄偏大并且相近,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同时要离开宿舍管理岗位的,未形成一个良好的梯队式队伍。

(三)创建内涵缺乏创新

传统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注重物质而非精神层面的创新,追求的是表面工程,没有形成内涵上创新。表面上肤浅化的创建工作,无法真正发挥环境育人、环境冶人的作用。第一,传统创建工作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是传统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的弊端之一。物质条件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改善了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改善并未触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因此物质层面的改善是肤浅的。第二,传统创建工作形式单一,没有顾及人的能动性。因此,一说起文明宿舍创建,就和打扫卫生联系在一起,这是对文明宿舍创建的曲解。文明宿舍创建,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宿舍空间格局的变换,更重要的是通过宿舍物质的变化,实现环境育人,实现人在环境中的健康成长。

(四)创建形式不能以人为本

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形式不能以人为本,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参与面较窄。很多高职院校文明宿舍创建只局限在院系分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学生干部。文明宿舍创建出现一冷一热现象,部分学生干部一头热,而广大学生很冷。究其原因,文明宿舍创建形式不能以人为本。第二是创建内容不尊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流于形式,注重空间形式的摆放,而忽略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忽略精神层面的表述。流于形式的文明宿舍创建无法抵达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触及学生的精神领域。第三是不能实现学生的发展。矫枉过正式的宿舍空间布局摆放,轻描淡写式的人文环境营造,无法实现学生科学的发展。有的学校在文明宿舍创建过程中过分地强调鞋子、杯子按直线摆放,衣服一定放在既定地方,墙面不能粘贴等等,无法展现当代大学生实际精神面貌,也就无法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

二、高职院校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的保障系统

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没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是万万不行的。首先,从宏观上建立具有导引性的宿舍管理工作文件。宏观上的宿舍管理文件包含宿舍管理的地位、队伍建设规划、资金拨付渠道、职能部门以及参与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等等。这是宿舍管理的总纲,更是文明宿舍创建的基础性文件。其次,从微观上构建《宿舍管理细则》《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细则》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在文件中明确考核评比方式、奖惩条例等,便于宿舍管理部门实施。有了这些文件的保障,可使文明宿舍创建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并更具可操作性。再次,落实好执行机制。有规范的科学化的文件,没有可推进的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是空中楼阁。要注重日常管理,按规定办事,用强有力的执行力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使其真正发挥效应,取得理想效果。最后,做好教育工作。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必须要考虑好工作的落脚点还是“人”的发展问题。宿舍管理、文明宿舍创建是围绕“人”的工作,宿舍管理、文明宿舍的创建最终要实现人的发展,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从“人”的角度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只有承认“人”的存在性,实现“人”在创建工作中的成长,创建工作才会找到意义的根本所在。

(二)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学校各部门多管齐下合力共建的局面

根据目前各高职院校宿舍管理的现状,学生宿舍分管有所不同,一些学校是由后勤部门管理,而一些学校是由学生管理部门管理,在宿舍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管而不管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第一,学校应成立独立的宿舍管理机构予以管理,专门配套一定的资金。独立的宿舍管理部门可以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有相对独立的机构设置,有相对独立的资金配套。以独立设置的宿舍管理结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为文明宿舍创建服务。第二,宿舍管理机构应统筹各方资源,为宿舍管理、文明宿舍创建服务。宿舍环境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宿舍环境的优化是涉及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因为宿舍管理机构应该统筹各方面资源,以文明宿舍创建为抓手实现对宿舍环境的优化。

过去一些高职院校尽管下了工夫去抓文明宿舍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文明宿舍建设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有些观点认为,宿舍只是休息的地方,对学生宿舍只提卫生方面的要求,学生宿舍在低质管理下运行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扭转。为此,我们有必要把学生文明宿舍建设工作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重视。加强大学生宿舍文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成果的客观要求,也是优良的校风、学风落实进宿舍的必由之路。可以说,领导重视,是高职院校文明宿舍建设取得突破的根本保障。唯有把文明宿舍的建设看作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建设这个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来抓,才能助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光靠学校宿舍管理部门或数个部门来抓大学生文明宿舍的建设工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文明宿舍建设离不开高职院校领导的日常关心支持。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要把创建文明宿舍活动与学校整个教学科研工作、思政工作,以及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系统衔接。学校要加大投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对宿舍管理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加大考核力度,促进其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着力提升职业素养,避免工作简单粗暴,建设一支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宿舍管理员队伍。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一线,俯下身段,倾听学生心声,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及心理健康方面做到心中有本账,尽可能地解决其实际困难,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把这项工作制度化、网格化。

(三)创建要以人为本,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通道

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是管理的根本前提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第一,文明宿舍创建要尊重学生。开展什么样方式的文明宿舍创建、开展的具体内容,必须认真考虑参与对象的内心感受。尊重学生是开展文明宿舍创建的前提。第二,文明宿舍创建要依靠学生。只是班主任、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学生干部参与的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是不完整的创建工作,整个学校全员参与的创建工作才是完整的工作。因此,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必须依靠全体学生。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制定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制度,更要增强学生参与宿舍管理的力度。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个性张扬,注重自我表现,重视社会交往,有极高的参与热情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渴望在实践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并证明自己。鉴于此,应该吸收一些优秀的学生来参与宿舍具体事务的管理,加大学生宿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的力度,使他们既是制度的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能参与决策,又直接执行决策并及时反馈情况,积极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放大学生群体在宿舍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和锻炼,又能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第三,文明宿舍创建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诉求就是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文明宿舍创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也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活动开展的目的。

(四)做好机制创新,实现文明宿舍创建常态化

把文明宿舍的评比工作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构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手段来抓。可由学生会、团委、舍长以及优秀学生代表,组成文明宿舍检查评比委员会,在坚持日常检查制度、学生互查制度不放松的同时,可创新男女生宿舍互查模式,放大学生参与力度。同时重视从大一新生抓起,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文明宿舍建设活动。

为了加强文明宿舍建设,还必须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要把文明宿舍的建设情况和学生在宿舍的表现,纳入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综合考核,做到严格检查、公正评比。对于评选出的文明示范宿舍,应积极树立典型,授予“星级寝室”称号,学校可通过办板报宣传、校园广播等形式扩大影响,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激情,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开展宿舍微型话剧、宿舍漫画比赛等活动,提升文明宿舍建设在学生中的关注度,保持文明宿舍活动持久的热度和活力。

(五)实现环境育人功能,发挥宿舍文化导引校园主文化方向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狠抓学生宿舍这条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宿舍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要求,班主任、辅导员务必做到每天早晚进宿舍。充分利用平日检查宿舍、学生谈心等有利时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给学生,大力宣讲十八大会议精神,积极宣传学校的方针政策,指导学生主动吸收社会先进文化。同时强化宿舍宣传舆论阵地,通过在宿舍张贴我国地图、国旗、名人名言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牢牢抓住宿舍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宿舍微型党课”、“文明宿舍”评比、“叠被子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积极推进正能量进宿舍,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在宿舍文化活动中,把党的方针政策,良好的校风、学风引领进宿舍,努力营造政治文明、生活高雅、健康向上的宿舍氛围,使大学生宿舍真正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1]范琳琳,任海华.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J].中国校外教育,2008(4):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3-08-07].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2920198.html.

[3]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EB/OL].[2013-12-24].http://www.eol.cn/article/20051014/3155744.shtml.

[4]任海华.建设高校宿舍亚文化优化学生成才环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76-77.

[5]任海华.加强高校宿舍亚文化建设优化学生道德社会化环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29(4):3-4.

猜你喜欢
宿舍文明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请文明演绎
热得快炸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漫说文明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校到底是谁的
对不文明说“不”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