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需求调查与分析——以护理专业为例

2014-02-12 13:10周勇祥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英语教学高职

周勇祥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江苏泰州225300)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现状表明,大多数院校仍旧沿用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即以基础英语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说、读、写、译能力均衡发展为核心目标,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衡量标准。这样的教学体系虽然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同时封闭的教学环境和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却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再加上纯粹的基础英语内容使得英语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行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能注重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1]。因此,要改进和提高护理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引入行业英语,建立一套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情景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护理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差异性,从而在实现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12级护理专业近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对目前英语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对行业英语课程的认可度,深入调查他们对行业英语教学的目标需求、内容需求和方法需求,并利用EXCEL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受试对象处于大二第一学期,已经完成了两学期基础英语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问卷包含20个问题,问题1~5调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以及对英语教学满意度;问题6~10调查学生学习行业英语的态度和动机;问题10~20调查学生对行业英语教学实施的看法和建议。调查问卷共发出196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满意度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

39.5%的学生对目前英语教学的整体状况表示满意,建议维持现状;60.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需要作出重大调整。79.4%的学生对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评估介于C等和D等之间,而自我评估A等的只占0.5%。两学期的基础英语学习之后,18.4%的学生表示能够借助词典读懂与护理行业相关的英文资料,44.7%的学生有时能够,36.9%的学生表示不能够。仅有少部分学生(18.9%) 表示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涉外交流,而绝大多数学生(81.1%)则表示很难用英语应付未来的工作。从学生自我评估的等级和教学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信心不足,对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太满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英语教学中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缺失[2]。教学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无关,无法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因。技能训练没有侧重点,导致学生的英语技能博而不精。课程考核过分强调书面考试,严重制约了学生交流能力的提高。

2.2 行业英语学习态度与动机

63.7%的学生对大二第一学期开设行业英语课程非常感兴趣,25.3%的学生表示有点兴趣,仅有11%的学生不感兴趣。大多数学生(81.6%)认为行业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工具,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半数以上的学生(57.9%)认为行业英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以上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相对于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针对性更强、实用价值更高,对职业发展起着更加直接的作用,因此他们对行业英语学习持积极的态度。同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英语基本技能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就为后期行业英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行业英语教学内容与方法

65.8%的学生希望通过行业英语课程学习提高专业资料阅读能力,38.4%的学生希望提高实用文体写作能力,86.8%的学生希望提高听说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学生期待行业英语教学能够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非某一单项技能。同时护理岗位(尤其是涉外护理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口头交流能力,多数学生将行业英语的学习目的定位于未来工作的需要,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因此特别关注职业环境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尽可能涉及护理行业的各个领域,覆盖技能训练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合理的教学安排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职业交际能力。

78.9%的学生希望行业英语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在理论教学中接触不同的对话场景,掌握相应的词汇及句型;在语言实践中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再通过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综合项目全面检测其职业岗位能力。69.5%的学生认为行业英语实践教学应该在校内模拟病房或校办医院中实施,采用模拟教学法。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学生置于仿真场景中,扮演医生、患者、护士、患者家属等不同角色,主动进行互动交流。这样的模拟自然、真实,极大地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周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适应临床护理岗位[3]。

3 结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刘润清指出“将来的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而会越来越多地与某一学科或某种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专门用途英语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4]。相较于专业英语,行业英语是一种更加宽泛、更加浅显的专门用途英语,更容易被高职学生所接受和掌握,本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行业英语课程的认可度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护理专业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行业英语学习欲望,要求获得与未来工作岗位相匹配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本次调查的结果也为行业英语教学带来了几点启示: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需求,只有让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一一对应,让学习任务更加贴近于护理工作任务,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其次,教学设计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适当控制教师单纯讲授的时间比例,强化双边活动的设计与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此外,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继续研究国内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更好地发挥自身语言教学的优势;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专业拓展,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1]江晓东.高职护理专业“行业英语”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4):138-139.

[2]石萌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护理专业本专科生ESP教学模式需求调查分析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2):55-56.

[3]李正亚.以护理英语为范例的高职行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35):160-162.

[4]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21-27.

[5]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76-80.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英语教学高职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