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有序转移问题研究

2014-02-12 14:41许建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经济区中原劳动力

许建国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6亿左右,农村劳动力竟达1.1亿左右。其中,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201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2660万人,其中省内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523万人、省外输出11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特征分析

课题组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会议座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途径,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村人口转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实地走访。具体特征分析如下:

1.农村人口转移主体:趋于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

从年龄结构看,农村转移人口趋于年轻化,尤其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21-30岁年龄段的80后人数最多,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44.8%,31-40岁年龄段的70后占21.3%,41-50岁年龄段的60后占18%,其他年龄段的仅占15.9%。从本地转移来看,60后人数最多,占29.7%;80后则居第二位,占25.8%。从跨域转移来看,80后占59.3%,远远高于其他年代的人数。从转移劳动力性别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男劳动力占69.8%,女劳动力占30.2%。男劳动力仍是转移大军的主力。

从文化层次看,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2011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2.3%,比2009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0%,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从技术技能看,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比重有所提高。2011年,河南省完成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7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实际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33.6%,其中劳务输出人员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40.1%,比重较上年增加约13个百分点。

2.农村人口转移方向:就地与异地并举,省外转移仍是主流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区内快速增长的趋势。抽样调查显示,在跨域转移劳动力中,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占49.7%,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和上海等地;到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别占到省外务工人数的44.5%和4.3%;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仅占1.5%。由此看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短期内沿海地区人口集聚趋势有所弱化,显现出农村劳动力回流趋势,但农村劳动力省外异地转移仍是主流。

3.农村人口转移主要行业:趋向于二、三产业

抽样调查显示,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转移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主要因为这些行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较差,城镇劳动力不愿从事而且这些行业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等。其中第一产业的占0.7%,第二产业的占49.1%,第三产业的占50.2%。从劳动合同签订率及社会参保率看,被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占60.8%,签订1年及以上合同的仅占12.1%。同时,单位或雇主给农民工上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9%、17.4%、8.2%、3%和2.0%。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有序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有序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人口转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是自发、无序、盲目地转移出去,且转移主要依靠亲戚、邻居帮忙,这种以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转移方式,制约了有效的约束机制和调控手段的形成。加之政府管理不到位,就业中介机构的信息服务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造成了转移农民、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风险和就业成本,进而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的合理、有序的转移。

2.农村人口转移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转移难度增大

中原经济区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相当数量的劳动者缺乏对自身素质和就业形势的把握,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状态,主观培训意愿不强,主动就业能力弱。高技能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就业总量压力和近几年来日趋明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等情况依然突出,现已演变成为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3.新的社会性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合理而有序的转移,城镇就业、社会治安、农业生产、子女教育、农民工权益保护、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日益凸显,甚至令人忧虑,诸如颇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病”、生存状况堪忧的农村留守群体、日益弱化的农村社会发展基础等社会性问题。

(二)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成因

1.城镇化水平不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最根本、最核心的还是人口城市化。然而,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起步较晚,地区性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原城市群9市和安阳、鹤壁、三门峡等市,信阳、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市城镇化水平仍然比较低。更有甚者,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难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以满足农业人口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的数量及速度。

2.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重要因素,尤其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对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制约最严重。“户籍制度是能够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资源,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排斥就成为农民工在流入地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被排斥的根源。”他们依然游离于城市边缘。“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后生活保障。然而,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产权代表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甚至是专制的权力,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有些地方甚至异化成了公有制包装下的乡村土豪劣绅的权利意志所有”。显然,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势必影响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的顺利转移。

3.转移主体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

相关调查资料表明,目前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占39.1%、13.5%和3%,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25.6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占1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分别占8.1%、48%和43.9%,前者比后两者分别低39.9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显然,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主要对策

(一)政府层面

1.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对社会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组合的必然形式。目前,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不高,且城镇主导性不强,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仍不明显。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城镇化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问题,做好城镇化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顶层设计,为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增强城市的辐射与人口的吸纳能力。再次,加大农村各项改革步伐,特别是应加大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力度,解除农村流转人口的后顾之忧。当然,中原经济区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渐进发展,防止出现“过速、过度城镇化”,以便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地转移。

2.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推进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

目前,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完善已成为影响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重要因素,应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首先,应改革我国实行多年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是继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解放”农民的革命。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把劳动者限制在户籍所在地,使他们无法随着自己的职业、居住地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成了阻碍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最大障碍。

其次,改革与完善自由流转的土地制度。在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下,土地流转的内生机制不健全和外部环境不完善使得土地具有很强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这种状况使农民陷入谋求非农产业高收入和土地提供的社会保障的两难境地。鉴于此,应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调整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在土地权益上的关系,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土地的潜力,提高农村、农民和土地的效益。

再次,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村人口转移的后顾之忧。“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越离不开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建立健全包括农村转移人口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重要保障。一是应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各种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逐步缩小不同人员在保障标准上的差距。二是应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有效消除农村转移人口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三是应加强农村人口转移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

3.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

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合理、有序转移的基础和必然要求。首先,完善城乡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提供信息支持。为农村转移人口及时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提高农民工找工作的选择性与准确性,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转移效率。其次,建立健全各级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人口转移的政府统筹和扶持力度。同时,针对转移农民文化、职业技能的不足,鼓励和支持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职业教育和针对性上岗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适应能力;最后,加强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落实和监管,加大维护转移农民劳动经济权益的力度。

(二)社会层面

1.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营造公平良好的融入环境

中原经济区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虽身在城市,但缺乏与“城里人”共同的语言与归宿意识,缺乏话语权,处于被城市“经济上的接纳,社会上的排斥”的边缘化。为此,要正确引导,真正把人文关怀转化为关心尊重转移农民的实际行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娱活动,努力营造一个让转移农民能够广泛参与的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有效缩小城镇新老居民,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心理距离。

2.提高转移农民素质,增强其城市融入和生存能力

在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进城农民的教育状况、整体素质的高低,影响农民城市就业的稳定和经济期望在城市中的实现程度,从而影响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转移的有序进行。努力提高转移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城市融入能力。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用人单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自主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帮助其掌握更多更好的谋生技能,在未来城市的激烈竞争中求得公正良好的生存条件。

3.培养转移农民市民观念,增强其城市适应能力

大多数转移农民还觉得自己是“农村人”的身份,虽然他们生活在城市之中,但是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还远未完成。通过各种途径对进城农民进行城市文化生活方面的宣传、解释、培训等,努力帮助进城农民更新观念、改变陋习,培养社区和公共意识,学习并接受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在营造舆论环境的同时,还要从转移农民的思想情感入手,逐步增强其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其感到自己不是城市中的过路人,而是城市中的主体,从而尽快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

(三)个人层面

1.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城市认同

正如恩格斯所言,“就个别人说,他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观念和意识对人的行为起支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农民只有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了市民意识,才能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和理念,自觉培养对城市文明的认同感和城市生活的责任感,加快适应社区生活,积极融入城市。

2.优化自身素质,提升发展潜力

正如舒尔茨所言,“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知识的进步。”目前,在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大多数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不高,进城就业竞争力较低,转移能力不强。为此,要积极抓住继续教育的机会,采取各种形式,通过自学或成人教育的方式,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一些公益性的书店、图书馆、公共报栏、文体设施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3.转化社会角色,推进转移步伐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随着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转移的有序推进,农民工在城镇务工经商,其身份也应由务农的农民身份转变为工人或商人。事实上,当前我国农民工的现实身份和地位仍然是“农民”,存在着严重的“角色错位”现象。为此,中原经济区农村转移人口深入地了解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转换社会角色,自觉增强对市民群体的归属感;同时,也要克服乡土文化中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思想和心理的影响,彻底转变观念,增强自信,积极主动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步伐。

[1]郭金卡.城市农民工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程方敏.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因素分析[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1).

[3]郑成功.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4]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J].战略与管理,2000(5).

[5]谭勇.河南省发布农业劳动力状况调查报告[N].河南日报,2012-7-24.

[6]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1(11).

[7]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美)舒尔茨.人力投资[M].梁小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陈星博.结构挤压与角色错位——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年农民工群体中“问题化”倾向研究[J].改革,2003(4).

猜你喜欢
经济区中原劳动力
沁园春·赞中原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