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研究

2014-02-12 17:03
图书馆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重构图书馆空间

叶 勇

(大连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12)

数字图书馆的诞生,不仅使传统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挑战,更让图书馆消亡论甚嚣尘上。纵观10多年来世界实体图书馆的发展史,新信息革命并未使现代图书馆走向消亡,相反却日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1]。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图书馆空间功能的“转换与重构”,重建图书馆空间新的认知体系,实现现代图书馆在空间上的转型和超越,图书馆界有必要将空间“转换与重构”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知和探讨。

1 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思潮的兴起

1.1 向“第三空间”转换思潮的出现

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1989年在他撰写的《绝好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阐释了人类日常生活的“三个空间”,将其依次划分为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阅读、欣赏、交流与休闲等公共空间(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咖啡馆、公园、广场等)。从此任何一个脱离了家庭和职场约束、能够给人带来某些特别空间体验的场所都成为第三空间。随着休闲文化生活的增加,人们在居住空间、工作空间活动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在第三空间活动的机会与日俱增,第三空间的转换与重构问题正日益成为图书馆空间建设的新课题[1]。

1.2 无纸化图书馆思潮的出现

“无书馆”是全美第一家没有纸质书的实体电子图书馆,它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比尔县创立的,只出借电子阅读器,不保存纸质书的实体电子图书馆[1]。可见,未来无纸化实体图书馆将是图书馆空间出现的一种崭新形态,它将对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定位带来巨大挑战,为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提出了新的课题。

1.3 空间“转换与重构”思潮的出现

2009年,国际图联卫星会议在意大利都灵召开,对“作为场所与空间的图书馆”和“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两个命题的讨论,成为对图书馆空间观念和建筑设计理念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助推器。从此空间“转换与重构”作为一个新课题被明确提出。

2 空间“转换与重构”的现实表现

2.1 传统功能区的不断缩小,现代多元文化包容区的不断拓展

保存、加工、阅览是传统图书馆空间布局的3个经典设计。读者取代了书籍成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新中心是后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在建筑理念方面的最根本区别。尤其上世纪60年代以后,对读者空间感受的关注成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新时尚,推动了开放式、大开间设计的兴起。如果说拉布鲁斯特巴黎国家图书馆的主要设计理念是解构了书库并将书籍和读者一起融进了公共阅读空间,那么21世纪数字阅读空间、移动阅读空间的出现,又给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带来了全新的革命。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开放是在传统功能区比例的不断下降和现代多元包容文化区比例的不断上升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2.2 “以藏为本,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过渡

重点扩展读者的使用空间,由“以书为本、以藏为本”向“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转换与重构”,是近年来新建图书馆空间转换的重要原则。如:①新建的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图书馆3.6万平方米的空间中,设有1个休闲读吧、1个多媒体阅览及培训区、两个自由阅览区、17个大型阅览区、单人及团队独立研究室200余间、中小型学习阅览区若干[2]。②大连图书馆(以下简称大图)改扩建新馆实现了开放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在空间布局上和功能区划上采用大空间、大布局、大流通的国际流行的空间“转换与重构”理念,读者阅览区与藏书区用书架和家具进行软隔离,充分体现了“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的空间布局。这些功能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现代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理念的形成。

2.3 “转换与重构”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2.3.1 不拘一格的人性化特色空间

①创建“生态友好”型空间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生态友好型理念的重要表现,图书馆空间元素的处理和设计应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合理利用。在内部,图书馆应注重对太阳能的保护和利用,让图书馆的能源使用更加环保。如大图改扩建后,通过顶棚的玻璃设计将太阳光自上而下引入馆内,将阅览桌绕窗摆设,景色宜人的临山墙面采用了大玻璃窗,读者阅后的疲劳感尽可透过白云山麓的美景而得到消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又如,为了使馆内读者可以远眺密西西比河美景并充分吸收自然光线,实现“智慧再创造与休闲娱乐的自然空间”的理想定位,美国爱荷华州洛拉斯学院图书馆在东墙面设计了大片的落地玻璃[3]。这是图书馆建设和谐生态空间的又一生动案例。“生态友好”型空间业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的重要元素。

②扩大视听艺术审美型空间

浪漫的艺术空间设计是创新思维的发动机,可以使读者心情放松地阅读和思考。尤其是恰如其分的艺术空间更能激发读者的创意神经,为读者的思考带来灵感。美国约80%的大学图书馆设有艺术长廊或艺术雕塑空间,以启迪学子的艺术想象力。当代建筑艺术与建筑材料发展迅猛,也为艺术设计在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有效释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图书馆在公众心目中的艺术空间感不断得到强化,图书馆在艺术审美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大图利用图书馆展厅、大厅、走廊经常举办文物美术展览,未来还准备创建美术图书馆,以不断开发图书馆的视觉艺术审美空间;同时还正在筹备音乐图书馆建设,以尽快开发图书馆的听觉艺术审美空间。

③亚空间或次空间的诞生

为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读者的自由化和个性化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获得自由自在的阅读环境,现代图书馆充分发挥设计的想象力,为读者创造了亚空间或次空间。如法国富热尔图书馆内创设的一个给人以置身大自然感觉的由藤条制作的亚空间,柔软的棉垫为读者增加了良好舒适的体验,为青少年读者增加了愉悦精神的自由空间;不少图书馆都尽量购置一些桌椅或铺设地毯供读者休憩,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休闲的舒适性。如美国纽约的一些公共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大图等就进行了诸如此类的人性化布局。

2.3.2 特殊人群空间的兼顾

①儿童、青少年空间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除了独立建制的13所副省级以上少儿馆外,公共图书馆几乎未构建儿童、青少年的服务空间。当前世界范围内向儿童、青少年阅读与交流空间“转换与重构”的趋势方兴未艾。美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设立了儿童学习区和游戏互动区。近1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大都开始整合公共空间,积极设立青少部,“转换与重构”青少年阅览区与活动体验区。大图1997年后开始转换部分成人服务区为青少年服务区,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服务效果。

②残障人士空间

现代图书馆尤其注重特殊人群空间的设计,新建或改扩建的馆舍大多建有残障人士通道入口,加建电梯和残障人士卫生间,尤其增设视障读者阅览室,为特殊群体走进图书馆接受均衡、平等的社会化教育重构了空间。大图2000年开设了盲人阅览室,购入了《红楼梦》等大量盲文图书,向残障空间的“转换与重构”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3.3 文化休闲空间的拓展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关键,休闲性的重要性仅次之。”这是美国图书馆杂志主编对空间布局的忠告[3]。由于读者在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总想寻找到一种家一样的阅读轻松感和休闲感,很多人都有在家躺床上、沙发上甚至坐马桶等懒散姿势的读书经验。因为,随意的、懒散的读书方式更容易让人消解疲劳,激发思考和联想的灵感,获得阅读的快感,许多奇思妙想就是在人们不经意的卧读闲看中产生的。因此,图书馆文化休闲空间是“学习交流空间”“知识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知识生活空间”的有益补充,如果缺少这样的休闲空间,势必会影响读者到馆的积极性。现代图书馆为文化休闲重构了一定的空间,以消解读者在阅览空间积累的疲劳感。阅读与休闲空间的兼备已是当前空间“转换与重构”的方向。

3 实现空间“转换与重构”的理性思考

3.1 坚持“平等、和谐、发展”的空间整合理念

联合国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等属性的限制[1]。因此,不能把图书馆办成少数人的天堂、贵族的奢华享受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青少年读者民主精神的培养。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是认知与审美融合的和谐空间,它能主动激发读者阅读的审美情趣,促进知识社会与审美社会的融合,构建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空间。图书馆是“知识与建筑的统一体,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虹桥,是想象与梦想的神奇花园”[4],以现实联系未来,以现实发展未来,将发展的观点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空间“转向与布局”的全过程。

3.2 让读者收获体验更多的空间愉悦感

在《关于天赐的诗》中,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诗人博尔赫斯写道:“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暂且不论,作为市民大书房的图书馆,理应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应该让读者体验到家园感或归属感,而不是旅途疲劳感。庄严感和崇高感亦不可或缺,令读者接近它们就会对知识圣殿产生肃然的敬畏感。外观和内部空间应有秩序感,不应使读者有太多的混乱感和紧迫感,这样也能让读者的心境肃然,总之要做到空间变化的丰富性与秩序感的协调统一[2]。

3.3 把握好作为第三空间“转换与重构”的尺度

回眸图书馆空间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图书馆不仅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且也形成了独特的社会职能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它们构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结构和物质、精神场所,共同维系着其在社会结构中尤其是人类知识生活中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因此,当前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防止“第三空间”的一般属性消解掉图书馆空间的特殊属性;“第三空间”的一般文化形态消解掉图书馆空间独特的文化形态。致使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被理解为向“休闲空间”“娱乐空间”的转换重构,或者向各种文化形态简单拼凑的转换。

3.4 以打造多元文化包容能力的公共空间为目标

设计经验丰富的美国图书馆设计师Jeffrey Scherer指出:“成功的图书馆员是能聚合社区智慧,让图书馆的空间场所变得越来越包容。”[3]现代图书馆传统功能区域约占建筑总面积的35%,更多的空间用来打造学习、多媒体、休闲娱乐以及大型活动等中心。为了避免休闲娱乐和交流探讨等活动打破图书馆传统的学习氛围,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一方面要求细化分割的空间创新设计,以保障特有文化形态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让读者在休闲娱乐、讨论交流空间与安静专注的个人学习空间之间进行正常转换。总之,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图书馆特有文化形态与文化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将图书馆打造成具有多元文化包容能力的公共空间。

3.5 要努力将图书馆打造成人际交流空间

数字技术以及无纸化预言令“图书馆消亡论”甚嚣尘上。在技术派眼中,数字资源、虚拟空间足以替代传统图书馆存在的理由。然而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思潮兴起后,人们对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产生了新的认知体系。技术派所看到的图书馆仅是一个可以被感知的物理空间,它完全忽视了现代图书馆空间所具有的精神或社会属性。正如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所言,“过去有人一直认为数字化以后就不需要物理形态的图书馆了……图书馆不仅仅是静态知识的交流中心,更重要的是动态知识的交流中心,就是人和人的交流中心”[2]。因此,图书馆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凸显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同时努力体现其精神气息和艺术魅力。让图书馆从一个单一的物理空间,真正成为一个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象相统一的人际交流空间[2]。

3.6 避免零和游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换与重构”

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以藏为本,以书为本”是其固有的建筑理念,现代空间“转换与重构”模式在旧馆舍中难以实现,同时它们也难以包容与阅读无关或相互冲突的文化形态。如何将这些传统建筑理念下设计的图书馆打造成为以“生态友好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学习交流空间”“知识生活空间”为主,以“休闲娱乐空间”为辅,具有多元文化包容能力的新空间,笔者认为,新建、改扩建或局部整合应该是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的必由之路。当前,尽管具有社会学属性的“第三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及其空间包容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毕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设计标准或空间内涵,让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成为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的积极力量,让空间“转换与重构”的博弈不再成为“零和游戏”,是今后新建或改扩建图书馆绕不开的话题。

4 结语

开放的“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空间正日益成为馆藏资源外的重要服务资源。图书馆必须摒弃“以书为本”的传统建筑理念,努力打造出一个以读者为中心,集学习、知识、信息、艺术、休闲于一体的人性化公共文化艺术空间。

[1]陆扬.分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2):32-37.

[2]王惠森.图书馆新馆建设中服务功能与空间布局设计规划[J].图书馆论坛,2009(4):135-139.

[3]FOXB.These jointsarejumpin’[J].Library Journal,2003(20):36-49.

[4]玛丽娜·斯坦科维奇.尚晋译.图书馆已死!图书馆万岁![J].世界建筑,2013(3):16-17.

猜你喜欢
重构图书馆空间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