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帧风格的实验

2014-02-12 11:45潘英伟
粤海风 2014年1期
关键词:装帧海风古村落

潘英伟

2000年初的《粤海风》,其封面底图的粗糙还是让我惊讶,因为那个时候出版物已经全部使用DTP(桌面排版)制作彩页了,效果非常易于控制。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了《粤海风》的 “制作总监”,但从2000年开始,杂志的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就让我毛遂自荐以至一力包揽了。

对于图书装帧设计,我怎么都算是“捞过界”。1980年代,当时文字编辑“一脚踢”直接做书籍封面装帧,在广东恐怕由我创了首例,要不是效果就摆在那里,差点酿成了与装帧部门的纠纷。以前的封面设计,过程是先用颜料、彩笔画效果图,然后手工描画、粘贴精确图文分色版,再由印刷厂电子分色、晒版打样。而今天很多人都去做设计,当与计算机平面设计制作应用工具的普及有很大关系。

《粤海风》由我理所当然地接管了封面装帧制作,也是因为我曾经主持过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彩色印前设计制作公司(基信公司,后来改名同文公司,是广州第一家同时兼容承接苹果和PC制作成品的输出公司)。那时候,由于对电脑的“发高烧”,我由一个文科生基本可以说转型从事了IT行业。电脑设计制作,不仅是我的爱好,似乎也是我的本行了。

现在说起来,《粤海风》是开放的,因而就被我搞成了利用电脑进行书刊装帧设计的实验“场地”。

2000年的封面,第5-6期起我只是提高了出片的精度,并变化一下色泽,其他没有调整什么。从2001年开始,封面、装帧就全面全新制作统筹了。

《粤海风》杂志的装帧风格,曾经追求的是一种别致新奇,慢慢再演化为淡雅归整,再定型为宁静简朴。

图片的特效处理,这在PS不熟练的年代,曾经很是标新立异。2001年,封面开始加入了图片元素,当时的效果是在单色的景物构图中突出彩色的中心对象。

但这种效果,总是显得花巧,更不要说品位。2002年和2003年,不再使用图片,而极大地放大“粤海风”三个字到1/3的位置,使杂志的名称醒目耀眼。

2004年,打算有些大的转变,想法是,能不能绚丽一些?由于封底放摄影作品,这一年,封面“粤海风”几个字改成彩色的,并配上色彩特效、构图别致的风景照片。

我总觉得,绚丽不是《粤海风》的格调,2005年又一次回归朴素。

我比较满意的效果是2006年,封面空间感非常好,在留白中突显雅致高曲,而灰色的不事张扬的陶塑图像又有鲜明的岭南文化印记。图像采用的是万兆泉的“广州民间风情雕塑”,别有趣味。

2007年开始采用广东古村落的画面,以素描的方式入构,仍显雅致。

杂志也不是没有追求过更大众化、更符合时尚口味的做法。《粤海风》毕竟不是生活类杂志,不好采用明星美女做封面,但2009年就用了古村落全幅的大图,充满整个封面。

近两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保持大幅面的空白外,突出广东古村落作为主调。不过这个封面的用图并不好选择,一处村庄,有时并不一定能拍到标志性的画面。常常反复遴选,也不得要领。比如2012年,所选对象都是民居或者里巷的大门,倒有一定的连续性,但效果有点儿参差。

说起来,图书的字体应用,并不起眼,很多杂志也不讲究。比如有些杂志大段的正文采用粗黑体,阅读起来眼涩目滞,令人闭塞生厌。其实每种字体,都有其应用场合,适应不同的装饰风格,但更要考察视觉效果和阅读感受。传统的东西,总是多年总结的成果,字体的应用也是这样。大小标题相衬,中英字形适配,正文引文区分,都有一个规范。由于我本身从事出版行业,我认为《粤海风》这方面还是比较得体的。

《粤海风》的内页正文统一使用方正博雅宋,字形宽广外拓,笔画精巧,配合适当留白粗黑的标题,也比较大气舒适。

最初的杂志内文,有一些文图无关的插图或者题饰。这个做法,总觉得费力不讨好,而已不是原创插图,还有版权风险。于是从2004年开始,基本不插图,版本倒显得简洁干净。

现在很多的书刊装帧设计,以美工的制作为主,只追求视觉效果或特定风格,并不一定切合图书的内容主体。而内容编辑又常常没有丰富的艺术表达能力或技术表现能力,眼高手低,力不从心。内容和形式,当真还是需要那样哲理的思辨。

技术正引领着传统媒体发生变革,但技术永远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核心还是内容本身。我自认为我恰恰不是学美术的,才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对传统特质的把握。

感谢《粤海风》主编徐南铁先生的信任,让我在这块“场地”实验了10多年。

猜你喜欢
装帧海风古村落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亲亲我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去海边吧
刀韵海风
纪念币装帧卡收藏价值日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