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六)

2014-02-14 09:03杨罕亭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重庆与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史迪威亨特马拉

□ 文/杨罕亭 图/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清晨从睡梦里惊醒

清晨,从雾气沉沉的山那边传来的加迈前线激烈的枪炮声把史迪威将军从睡梦里惊醒,他一睁眼便一个敏捷的翻身动作,从行军床上跳了起来,好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皮鞭猛抽了他一下似的,其实他裹着军毯才睡了不到两小时。他翻身坐起时,看见帐篷外面梅里尔准将正和几个参谋人员俯在一张放大了比例的军用地图上搜寻着什么。

勤务兵很快把早餐端上了用弹药箱拼起来的“桌子”,虽然大多是些罐头食品,也有山鸡和黄羊肉,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摆上的两瓶白兰地。大家乐哈哈地开始就餐,史迪威手里拿着刀叉,满腹狐疑地等着他们说话,但他们只顾大吃大喝,好像什么事也没有一样。史迪威有些沉不住气地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就快点讲出来,都快把我给憋死了。”亨特上校这时正被山鸡肉塞满了嘴,他示意让麦吉上校说,麦吉上校年龄在40岁左右,看上去还很腼腆,他喝了一口扁豆罐头里的汤,啧了啧嘴唇说:“我们在进攻马拉关的时候损失太大,我们一直在想能否找到一条可以绕到敌人后面去的路。”史迪威眼睛里顿时闪动着光芒:“快,你往下说。”麦吉上校又喝了一口汤,才慢条斯理地往下讲:“我们已经找到了当地的居民,他们同意给我们带路,经过库芒山区,在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有一条小路,只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可绕道到达密支那附近,那里距离密支那机场很近。据我们了解,机场防守兵力较弱,如果我们很快地占领了机场,使大部队很快空运到那里,我们就能很快攻下密支那。到那时,马拉关上的敌人将会不战自溃的。”史迪威呼地一声站了起来,用餐刀敲着台桌叫道“好主意!”

在史迪威的亲自安排下,中国驻印军部队的50师150团、30师的88团都合并到了由梅里尔指挥的那支突击密支那的部队里去了。这支部队按照史迪威将军的指示,选择荒芜人烟的库芒山区行动。为了尽快穿插到密支那地区,部队尽可能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行装,尽可能减少休息时间,在山间急速行军,部队所需的一些武器和给养物资都等到达制定地点后再由空投接济。

头顶上飞机不时盘旋着

缅北的莽莽山崖,被山涧升起的雾气罩住了。山涧里成群的猴子呼叫着爬上岩壁和大树,对那些踏进它们安宁生活的贸然之客们表示出十分愤怒和恐惧的叫声。金尼逊上校的突击队正沿着荫翳蔽日的幽深谷底里行进着。在他们后面远处的山脊上亨特上校的大队人马正在艰难地向前移动,那些骡子的眼睛被蒙上了黑布在陡峭的山路上小心谨慎地挪动着步子。走在最前面强壮剽悍的克钦人抡着手里的长把斧子,把路上横着的大树灌木丛和藤萝砍开,为后面的部队开辟着前进的道路。在他们的头顶上,史迪威将军派出的飞机不时在空中盘旋着,在空中与这支部队联系着,把部队需要的给养空投下来。部队在莽莽的大山中历尽了艰辛,攀悬崖、登峭壁、越深涧,这些训练有素的中美突击队员很快适应了山区的行动,他们在亨特上校和金尼逊上校的指挥下以飞快的速度向前突击,他们想着要在敌人的后方创造出奇迹来。史迪威戴了一顶钢盔,带着两名卫兵和波特诺参谋长登上了与日军据守的马拉关要隘相对的高地。设在山背后半山腰上的22师指挥部四周都是帐篷,时而有从日军阵地上发射过来的炮弹在帐篷附近爆开,掀起一片片尘土和硝烟。

亨特上校和金尼逊上校的部队经过15天的行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库芒山区的崇山峻岭,到达了距离密支那只有几十里的山林。可这时,突击队的人数却减少了很多。那些骡子驼的重武器早就扔到一边去了,一些能够携带的轻型火炮由人们拆散零件扛着走过来了。根据向导的介绍,从这里到密支那机场是一条下山的大路,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他们这半个月总算没有白辛苦,现在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迂回到马拉关后面一百多里的地方了。

突击部队在这里进行了短暂的休整,检查武器弹药,编好战斗序列,扔掉了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决定从第二天凌晨起就开始发动向密支那机场的突击。为了掩护夺取密支那机场,由金尼逊上校的部队插到密支那与曼德勒之间的铁道上去,以阻击曼德勒方面赶来的增援部队。由麦吉上校组织对密支那只光渡口的监视,挡住从密支那城里前来增援的日军。占领机场的助攻任务由亨特上校组织进行。5月15日凌晨3时,突击密支那机场的最后作战开始。中美军队和克钦人组成的突击队飞快地向密支那机场隐蔽跑步前进。

冒着日军炮火强行着陆

清晨,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天还没有完全亮开,史迪威就精神抖擞地来到了机场,史迪威一出现就被一大群记者团团围住,他们对着史迪威不住地闪动着镁光灯,都抢着拍下他临战前的镜头。史迪威面对记者们的种种提问,只认真听取,却不作任何回答。史迪威终于打断了记者们的问话:“女士们,先生们,对于你们的种种提问,我能回答的也不比你们知道的多多少,我认为最好的回答方式是请你们和我一同去密支那,那里能满足你们的所有要求,不知你们意下如何?”顿时,记者群里发出一阵欢呼声,他们能随同增援部队一起飞往密支那采访简直是天赐良机,这是他们没有意料到的。那里战斗还没有结束,这正是记者成功的好时机。“请问,将军你能保证我们生命的安全吗?”一位女记者向史迪威发出了大声的质问。“小姐,十分遗憾,这个我办不到,因为连我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没有任何保证。”史迪威的回答引起了记者们的哄笑,史迪威冲着人圈外面的飞行员埃米特·泰森上尉说:“泰森上尉,我想你能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吧。”泰森上尉十分拘谨,腼腆地咧着嘴笑了,大家又是一阵开怀大笑。当史迪威带着十多名记者热热闹闹地坐上泰森上尉的飞机,迎着东方斑斓绚丽的云霞升上天空时,载着89团增援部队的运输机也跟着一架架地起飞,很快在空中编好队,在第十航空队P-40型战斗机的护航下向密支那方向飞去。

史迪威的专机接到了地面着陆有危险的信号,机舱里的记者们顿时骚动起来,史迪威连犹豫一下也没有就作出了选择:“冒着日军的炮火强行着陆”。为了安全起见,泰森上尉与护航的战斗机取得了联系,几架战斗机很快钻出云层,贴着日军阵地进行了轮番俯冲扫射。随之史迪威的专机冒着日军打出的冷枪冷弹平稳地落在了长长的跑道上,接着运载89团的运输机也一架一架地降落下来,日军向机场袭来的炮火在飞机四周不断爆炸,溅起弥漫的尘土。

史迪威带着记者们从机舱里跳出来,迎来的亨特上校将一顶钢盔帽递给史迪威:“将军,小心脑袋。”史迪威不以为然地将钢盔帽转交给身边一位戴着眼镜的英国记者:“他们打不着我的头,还是你们戴上。”就在这时,敌人从机场外射击过来的几发炮弹在史迪威附近爆炸,泥土崩了他一身,一架运输机中弹着火,上面的士兵不等飞机停稳就不顾一切地从大火中往下跳,史迪威一边拍打着身上的泥土,还一边乐呵呵地挥动着手大声喝道:“孩子们快跳啊,赶快散开!”

史迪威被亨特上校带着查看了好几处阵地,史迪威似乎对他们还非常不满意。史迪威要求亨特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机场,迅速扩大控制区域,使中美军队和一大批重型武器顺利空运到密支那机场。史迪威带着记者们从机舱里跳出来,迎来的亨特上校将一顶钢盔帽递给史迪威:“将军,小心脑袋。”史迪威不以为然地将钢盔帽转交给身边一位戴着眼镜的英国记者:“他们打不着我的头,还是你们戴上。”

通往密支那的大路完全畅通了

雨季到了,哗哗的大雨下个不停,浓密的云幕厚厚地盖在密支那上空。亨特上校指挥的中美军队大多在没有遮挡的风雨中防守阵地。中美军队在滂沱的大雨中与日军激战,战斗力在迅速地消耗下去,但是后续增援部队和武器弹药却无法从空中运来。廖耀湘和孙立人在马拉关前线知道史迪威组织的突击队占领了敌后百余里外的密支那机场,都十分震惊,他们冒着大雨命令自己的部队迅速从正面突破,发动了更为强大的攻势,以配合密支那的作战。

由于云层太厚,载着增援部队和弹药给养的飞机无法降落,只好每天飞来飞去,企图侥幸遇上雨雾散开的时候。为了寻找好天气,及时增援密支那,增援部队一律不准离开飞机,随时待命起飞。一个星期过去了,密支那机场经历了7天7夜激战的考验,日军把包围机场的圈子越缩越小,但是机场仍然牢牢地掌握在中美军队的手里。天终于晴了。这是攻占机场后的第八天,也是亨特上校几乎快要作最后打算的第八天了。这天早晨,下了7天的大雨停了,刮起了强劲的海洋季风,厚厚的云层开始变薄,炽热的阳光也像雨幕那样顷刻之间注满天地之间。亨特上校立即向史迪威发出了增援信号,中美士兵们满是泥垢的面孔开始露出了欢笑,快发霉了的情绪开始活跃起来。

当第一架飞机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成功地在跑道着陆时,机场的守军纷纷从战壕掩体中跃出,向飞机奔去。亨特上校终于无力地瘫倒了,他已经7天7夜没有合眼,精疲力竭。同时,史迪威指挥廖耀湘的新22师又突破了日军马拉关阵地,迅速将日军18师包围在卡马英山地和孟拱河谷之间进行聚歼。当年驰骋南亚战场,不可一世的日军大将田中新一被中国军队彻底击垮。此时,通往密支那的大路已经完全畅通了。

猜你喜欢
史迪威亨特马拉
谜地(小说)
行星偏爱未知的引力(诗歌)
《埃德加·亨特利》中的边疆家园与哥特暴力叙事
美国亨特工程公司 北京代表处
马拉利的账单
换锁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