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统音乐节

2014-02-17 22:15黄文力
小演奏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雅乐乐教

黄文力

由北京市教委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天坛公园、新华网、汉唐音画(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第五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于2013年10月9日~1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音乐节的主题为“礼乐重建”。

礼乐文化源于上古时期,是中华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早在西周时期礼乐就成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将礼乐作为重要内容的古代乐教。礼乐作为中国人内、外修养的形式与内容在中国人的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展现在国人的一言一行中。自古以来,礼乐作为人格教育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方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可以说,这是与礼乐文化的传承和渗透密不可分的。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礼乐重建”不仅是形式上的复建,更是精神上的复活;不仅是简单的继承,更是深层次的创新,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作为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始终以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传承,要求我们继承历史上无数前辈留给我们的音乐瑰宝;发展,要求我们在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在当代的流传之中加入我们的一己之力;弘扬,就是要我们通过努力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深入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礼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建礼乐文化,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历时五天,10月9日开幕,10月13日闭幕。根据历届传统音乐节所设定的框架结构,本届传统音乐节仍然包含展演、研讨会和大师班三大板块。

展演部分包含四场音乐会:开幕式燕国雅乐专场音乐会、亚洲宫廷音乐专场音乐会、汉唐乐府专场音乐会、闭幕式音乐会;五场学术展演:应国雅乐、南宋雅乐、清代雅乐、少数民族宫廷音乐、瞿小松乐坊。同时还有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平顶山大学雅乐团、天坛公园神乐署、内蒙古锡林格勒盟镶黄旗阿瑟尔乐团、汉唐乐府、心心南管乐坊、金融街雅乐团、哈辉新雅乐乐坊、龚琳娜工作室、王苏芬古诗词研究中心,以及日本天理大学雅乐部、韩国汉阳大学笛子正乐及大吹打保存协会、柬埔寨古典舞高棉艺术团、越南顺化音乐学院雅乐团、印度尼西亚日惹舞蹈团(YDG)等16个团体参加,龚琳娜、马金泉等数百名音乐家也共同参演。

音乐节期间,共举行两场学术研讨会:分别为第二届雅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乐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雅乐研讨会围绕世界各国雅乐、雅乐理论、雅乐重建三个话题展开六组讨论;乐教研讨会分为中华古代“乐教”文化讨论、中国“乐教”活态现状考察、“新乐教”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三个板块展开研讨。

音乐节期间的大师班培训共举行三个专场,包括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的《先秦时代的乐器、乐理与乐教》、韩国汉城庆熙大学舞蹈研究所陈玉秀的《雅乐舞动态结构初阶段的应用——身心自我觉察》、大阪大学的Triyono Bramantyo博士的《印度尼西亚宫廷音乐》。来自北京市的数百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参演各雅乐团的成员以及中国音乐学院的师生聆听了大师班的专题演讲。

本届传统音乐节“礼乐重建”所展现的是一种文化认同,它将推动文化传统的延伸和构建,恢复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中国音乐学院作为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音乐学府,让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深入到每个学子的心中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这次“礼乐”的盛典不仅是中国音乐学院全院师生的传统音乐“必修课”,更是为当今社会需要重新打造的一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名片。

“礼乐重建”,以礼乐精神唤醒每位国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音乐学院雅乐乐教
论宋代宫廷雅乐中筝的使用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
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The Opera Among the Operas”: A Review on Mozart’s Masterpiece Don Giovanni
雅乐的来龙去脉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中国雅乐史
“四乐教学法”初探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