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曾瑾瓷画欣赏

2014-02-18 03:19张守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溶溶诗云瓷画

张守智 黄 锺

古代花鸟画崇尚一种素雅幽艳的审美情趣,诗云:“不画红牡丹,乃画秋海棠”。曾瑾的瓷画风格颇为类似,其特点是清丽隽永、柔和明快;画境的营造以静和淡取胜,退却俗世的大红大紫,真有白云怡情清泉洗心的神韵。她还倾心注入了一种女性所特有的柔情和细腻,故其作品又增添了一层缠绵悱恻的朦胧美。她热爱生活、充满朝气,故颇多咏春之作。她的花鸟画别具一格,淡雅中彰显高贵,机趣里蕴含哲理,色彩上寻觅诗意,在独创与妙悟中年复一年地不断求索,终于取得很高成就,并于2012年12月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品《忆》很有创意,耐人寻味。画面单色着蓝(青花)而无点红,似乎在告诉人们: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暮春的一场风雨打落了枝头所有的花朵,繁华落幕,归于平淡。作者以一种宁静的平常心态,将谢了花的枝叶点缀得别样美丽,给人一种“看叶胜看花”的新鲜感,毫无那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青春不再之伤感。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这也许就是作品的真正寓意。

《忆》│曾 瑾

《畅想曲》│曾 瑾

观赏《快乐的春天》,不禁想起两句著名的宋诗:“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闹”字,一个“弄”字,使得境界全出。曾瑾此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一反传统的红花绿叶装饰,而是在两朵烂漫春花周围点缀了许多红色的小叶子,使观赏者似乎看到(听到)了一群嗡嗡作响的小蜜蜂,于是乎春天就“闹”了起来,“乐”了起来。前者是诗中有画,后者则是画中有诗,能将诗与画二者融合一起者方为逸品。

曾瑾对于色彩的运用下过一番苦功,极力追求一种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月之色,风之和;轻如烟,淡如雾,正如晏殊诗云“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作品《花样年华》和《畅想曲》堪称典范。前者以四朵盛开的月季花象征一年四季都美好,讴歌“从此世间无恨事,花开常好月常圆”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后者则为我们“奏响”了一首天人合一的畅想曲:月朦胧,鸟朦胧,花朦胧……恰似一帘幽梦。画面之美,意境之深,令人心醉。曾瑾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正如她在自述中所说:“我用宁静的心去观察、解读生活、描绘生活,每一件作品都是我心灵的独白”;“寻觅色彩中的平和与恬淡,是我作品的主旋律”;“追求和谐与空灵,用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去解读和发现人生中的靓丽风景,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挑战自我,即便远方是永远的远方,也总会诞生奇迹”。

《花 絮》│曾 瑾

《快乐的春天》│曾 瑾

《花样年华》│曾 瑾

《觅 香》瓷板画│曾 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曾瑾在陶瓷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清 韵》│曾 瑾

猜你喜欢
溶溶诗云瓷画
难忘的中秋节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我将来要做什么
On Edith Wharto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mag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浣花笺上月下柳
——徐诗云素描
小丁写作文
时间滴答滴答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