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里那浓浓的爱

2014-02-19 09:06郑自华
食品与生活 2014年1期
关键词:搪瓷阿胶核桃

郑自华

历翻到了冬至。从这天开始的每一个早上,母亲从罐子里舀上两调羹阿胶,放在锅子里隔水蒸, 然后吃点饼干或面包,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母亲陈龙英生于1922 年,再过上一段日子,就迎来了93 虚岁。虽然是耄耋老人,但她耳聪目明,基本没有什么慢性病。母亲喜欢一个人独住老式的石库门房子,三顿饭菜都是自己买汰烧解决, 一般的单件衣服也是自己洗;每天下午打一场小麻将。这几年,在我二哥的陪同下,东南亚不少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母亲的脚印。去年她以91 虚岁的高龄到韩国旅游,全程跟随大部队,一点没掉队,该玩的景点一个都没落下。导游和其他游客听说母亲91 岁高龄,都惊奇不已,很多人都要求和母亲合影,说是沾沾福气。当团内一些人嚷吃力的时候, 就有人提醒:苦不苦,看看人家老阿婆; 累不累,看看阿婆九十一。

母亲一共生了8 个孩子,其中2 个在解放前就夭折了,1967 年我的大兄弟因溺水而亡。1958 年,由于当时父亲厂里在搞整风反右运动,他忍受不了无休止的检查和莫须有的罪名,抛下了结婚17 年感情深厚的妻子和6 个孩子,服毒自杀。刚过36 岁的母亲忍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精神受到严重刺激。这还不算, 受丈夫服毒自杀的影响,母亲的支部书记职务被撤销,改为车间主任,并跟班劳动。一个女人,拖着6 个孩子,最大的16 岁,最小的才2 岁,生活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紧接着三年困难时期来了,母亲既要忙单位工作,又要忙家务,体力大量透支,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身体十分虚弱, 经常咯血,还患有胆囊炎等多种疾病, 胆囊炎发作时,常见她在地上打滚。

上世纪80 年代初,从农场回来的弟弟顶替进了母亲所在的工厂,听工友们谈了很多关于母亲的故事:将省下来的饭菜票买馒头带给我们吃,自己则喝点清汤吃点白饭,有几次竟然昏倒在车间里。弟弟听了以后受到很大震动,对母亲有了全新的认识,因为在父亲去世以后的那段日子,2 岁的他对生活之艰苦是很模糊的。一次,厂医对弟弟说, 你母亲透支太厉害了,有条件的话, 她该吃点阿胶补补身子。于是从那年开始,弟弟开始了为母亲熬阿胶长达30 多年的历程。

每年冬至前的一个月,弟弟就忙开了,首先买上750 克东阿阿胶。这些年, 东阿阿胶的价格年年看涨,30 多年前500 克只卖40 多元钱,今年已经挂牌900 元了。即使涨价了,弟弟还是挑最好的买。此外,要配云南野生核桃750 克, 将核桃先洗一下,放油炒,炒熟后晒干; 福建莆田桂圆750 克,莆田桂圆肉厚, 核小;河北沧州小红枣500 克;250 克白冰糖,将大块敲小,便于溶解。总之, 熬膏子的辅料一定要好的,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等东西凑齐了便开始制作: 将阿胶等放入搪瓷容器内,倒入“沈永和”花雕酒,浸3 ~ 5 天;然后将搪瓷容器放入铁锅蒸40 分钟;为了保持原汁原味,防止水蒸气进入,搪瓷容器必须盖上盖子;蒸后搅匀;再蒸40 分钟, 这样便大功告成。

30 多年来,弟弟为母亲熬阿胶从未间断,弟弟结婚以后,弟媳妇帮助弟弟一起熬。孝敬母亲是我们每个做子女的责任,于是我们提出熬阿胶的事情应当由大家轮流分担,可是弟弟一口拒绝, 不让我们“染指”。考虑到弟弟工作很忙, 于是我们又建议委托药店代熬阿胶,他却说,他喜欢在煤气灶前慢慢熬阿胶的过程,这时候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这阿胶里,除了核桃、桂圆、红枣, 还有弟弟浓浓的爱!

猜你喜欢
搪瓷阿胶核桃
欢迎来到2060年!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阿胶的小脾气
老乞丐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黄龙核桃
渐渐——搪瓷碗灯具设计
搪瓷缸
阿胶没有驴皮该怪谁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