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一

2014-02-21 01:51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意外事故朱文理论体系

朱文一

zHU Wenyi

B.1963

1980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北京市教学名师

中国建筑教育奖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称号

我在清华度过了34年时间,前13年攻读学位,后21年教书育人。期间,我做了4个方面的事情。一是投身教育事业,这方面不好说桃李满天下,但可以自豪地认为“桃李在天下”。二是建立理论体系,我提出理论写就的《空间符号论》20年来先后3次再版。其独特视角、理论体系和现象阐释到在今天仍有启示。三是研究城市空间,我从1996年指导研究生开展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长期追踪城市弱势空间现象,提出了城市弱势建筑学纲要。四是探索设计创新,30年来,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观,所谓“建筑弥异所”,也就是创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建筑与城市。清华给了我探索建筑、探索城市、探索人生的舞台,感谢清华!

1 清华大礼堂改造

2 清华学堂修缮改造

3 无锡古运河艺术馆

关于城市

我想象中的城市应该是始终充满活力的,也就是城市中各种活动丰富、多样,市民和游客充满活力、充满朝气。这是一座城市应该呈现的样态。当然,我所说的“活力”有“度”的差异。如果活力过度,城市中到处是黑帮火拼,这肯定是不好的。如果有活力到了没活力,就是死气沉沉。在这样的城市中,人是非常有秩序的,按时上下班,定时娱乐休闲,但是没有活力、没有意外。如果城市中的所有活动都是规定好的,活力也就消失了。这样的现象在好莱坞大片里能看到,这是一种“死寂”状态,而不是活生生的城市。我理解的一个有度的活力城市应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充满意外的惊喜。城市必须给人意外的惊喜。一座城市如果不能提供意外的惊喜,那他就不配叫城市。城市把很多人聚到一起,就是为了创造意外。一座好的城市应该处处充满意外,充满令人惊喜的意外。当然,这里的“意外”不是意外事故的“意外”,而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所指的“意外”;也不是意外事故的“事故”,而是“故事”。“故事”是指过去发生的、令人感悟的事情。一座好的城市应该拥有自己的故事,体现丰厚、连续的历史传承。

猜你喜欢
意外事故朱文理论体系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冬季滑雪意外事故损伤及其安全防护研究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浅析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我国幼儿园幼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