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军

2014-02-21 01:51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设计

单军

SHAN Jun

B.1966

1984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单军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2013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2013 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

2011 中国建筑学会人居经典建筑金奖

2010 WA中国建筑奖入围

在清华求学十余年,从师长们身上感受最深的是其不断进取追求完美的精神气质、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强烈的人文情怀。它们对我此后的工作影响巨大,无论是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或是指导博士论文和课程设计,我都以一种追求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学生。如果说这些算是传统的一部分,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传承给更年轻的一代学人。

1 春秋门

2 山东淄博鸿嘉幼儿园

3 内蒙古通辽安代舞博物馆

4 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麦积校区

WA:您能否概括(归纳)一下自己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单军:设计方法与过程之所以有意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建筑设计的理性特征。所谓设计中的灵光乍现或妙手偶得,是对世界万物、人间百态后隐含规律和关系深刻洞察后的激发,可遇不可求,并且需要长期学识和经验的累积,本质上也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基于将建筑理解为一种“关系的呈现”,在设计中,我特别强调建筑各种“之间”关联性的分析和不断演进,包括图解(diagram)、等级(hierarchy)等方法,它确保最重要的关系贯穿始终,以凸显设计主旨的清晰性。

设计的方法与建筑的观念相关联,并且随着建筑观和设计哲学的不断发展而拓展。就我个人的创作经历而言,从1990年代初期起近20年来一直结合建筑地域性的研究,将“此地此时”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如早期的呼和浩特穆斯林老人院等设计。从2007年设计的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及其后的春秋门开始,在强调建筑地域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从传统的山水园林和当代的景观学中获得启迪,塑造一种基于环境景观的、自然的建筑,在此后的中国博览会会展中心综合体(合作)、印尼商务馆舍、齐悦幼儿园、东北大学学生中心、天水市第一中学,以及安代博物馆和蒙医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和图书馆等设计中,都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的拓展。

如果要总结当下本工作室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我觉得可以归纳为“此景”(Locuscape)。“此景”也是我长期以来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两个最主要的思想泉源。

“此”,即“此地此时”,强调了建筑自身的“定位”。我们将建筑的定位称为Localiz-ing,即要获得有归属感的建筑,就需要同时表达建筑的地点性(localize)和当代性(-ing)。这一理念强调建筑作为特定环境的一部分,其自身意义通过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等之间的关系而呈现。“此地此时”的唯一性,不仅彰显了建筑自身的艺术价值,也使“彼地彼时”的意义得以凸显。

“景”,既是自然的地景,也是人文的场景。作为人文的场景,“景”体现了对社会和历史的关注;作为自然的地景,“景”展现了地景弥合建筑、城市和景观的巨大潜力。强调建筑作为地景存在,可以重新审视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并启发建筑自身的创造。

因此,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被视为是一个“此景”的存在,它们不仅作为个体展现自身的独特性,也作为此处的建筑景观,与它处的“彼景”建筑共同构建当代城市和乡村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WA:您最近最感兴趣的建筑材料是什么,为什么?

单军:材料是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我的每个设计都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材料使用的策略。例如,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和春秋门为了体现历史的厚重而采用了铜门;东北大学学生中心则使用了红砖来展现其校园传统的记忆;在安代舞博物馆设计中,为了体现安代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舞蹈的动态轻盈和游牧民族的自然观,采用了银白色的不锈钢板来捕捉微妙的环境变化,而在邻近的蒙医博物馆中,则使用了当地产的石材……因此,材料的使用既要和建筑的功能类型、所要表达的思想相契合,也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如经济条件和施工水平等。如果条件契合,我会优先考虑低造价的地方材料。

WA:您迄今为止完成的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个,为什么?

单军:对我来说,没有最满意的建筑作品,相对而言比较满意的永远是下一个设计。

猜你喜欢
博物馆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博物馆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露天博物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