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挺

2014-02-21 01:51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肉身对偶纪念碑

俞挺

YU Ting

B.1972

1990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自由职业建筑师

1995年我准备毕业离校,田学哲先生托人嘱咐我,社会不比学校,还需收敛磨砺自己。当年初入学,受教田先生,小子狷狂乖张,对先生多有不敬。先生不怪,也不纵容。毕业特地留言,思来汗颜。20年一觉恍然,步入30之后,事业见长,先生之言已在脑后,直至人生起伏,方才警觉。人到中年,做人之境界上则20年小子仍未修炼。

我生有幸,陈衍庆、胡绍学、关肇邺先生以德待人教我,陈志华先生以德立业教我。当下世风,才华、财富、人情、相貌、技能均是所谓成功的指南,唯有德行,仿佛已是陈旧说辞。20年回首清华5年,所学唯欠德行而已,幸有先生们在前,总有可追。

1 上海无极书院

2 上海九间堂

3 北京国家电力调度中心

复杂系统

这30年的建设,中国的建筑现状已经膨胀成一个复杂系统,并在可见的将来持续扩张,这个复杂系统已经远远大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建筑复杂系统,它已经自成现象,任何其他地区的区域建筑复杂系统的规律、历史、经验或者实验性理论都无法直接照搬用来作为中国建筑这个复杂系统的指导。现在是时候,我们自己根据这个系统总结自己的规律、历史、经验或者实验性理论并可以作为其他区域建筑复杂系统未来发展的借鉴。

纪念碑性

在这个复杂系统里的子系统中,出于纪念性要求而存在的大型公共建筑还将继续出现。只不过这些作为城市纪念碑的大型公共建筑会逐步失去纪念性,而它们的形象会因时代不同的纪念碑性认知而不同。

建筑互文性

复杂系统里的普遍建筑,它们不会附庸于大型公共建筑,它们的面目会越来越丰富,但也会越来越模糊,它们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记忆和形式的华丽的马赛克镶嵌品。但比之英雄主义却单调纯粹的现代建筑时期,它们漂亮但模糊的面目之于弱势群体,如农村居民、老年人、妇女儿童、低收入人群、移民,却可能显得公平和没有歧视。

热力学第二定律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眼光观察目前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和绿色建筑标准,并不乐观。目前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和绿色建筑标准依然建立在控制论的思维模式上,这样的可持续建筑并不一定可持续,而绿色建筑也不一定绿色,它们可能会失控。

对偶

对偶,这个中文特有的修辞是我的设计工具。我愿意仔细观察场地,我利用对偶的原则在看得见的“形”中发现看不见的“势”。这“势”便是我设计的上句,还是通过对偶,会触发出我的下句,这新的对句便是我的设计。这个设计所形成的搭配关系会在下一次的联对中成为新的触媒。一个设计就是由一组组对句而形成的绝妙好辞。

肉身

在我们过往的建筑学经验中,人总是被抽象成符号。建筑师热衷于为这个抽象的人制造各种精致的皮囊,却从未照拂过肉身。建筑师在和肉身相关的世界之外制造了观念的幻境并乐此不疲。所以我认为巴拉干说的是对的:“有一些事情很令人担忧,现在许多关于建筑的书籍都放弃了一些深植在我的意识当中的基本语汇与基本概念的使用:美丽、灵感、魔幻、着迷、平和、宁静、私密、惊异。虽然我意识到我并没有在我的作品中完全地体现他们,但是他们将是我创作道路上永不停息的指路明灯。”

我的建筑学

我希望建筑能够刺穿形式主义的皮相,真实地暴露出人的欲望并能够唤醒那个时常昏睡的灵魂。建筑设计就是我认识世界和人的修炼途径。

猜你喜欢
肉身对偶纪念碑
人的局限
蛰伏
蛰伏
R2上对偶Minkowski问题的可解性
纪念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配之以对偶 赋之以精魂
对偶平行体与对偶Steiner点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土捏的肉身
关于Hadamard矩阵的一类三元自对偶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