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2014-02-21 01:51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乌托邦跨学科建筑师

王硕

WANG Shuo

B.1981

1999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META-工作室创立合伙人

2013-2014 美国格莱汉姆基金会个人奖金获得者2013 北京设计周最受媒体欢迎奖

2013 世界华人建筑师大奖优秀设计奖

2012 WA中国建筑奖入围

2012 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设计方案大奖

任何一个设计都脱离不了两条关键线索:一是建筑师所受到的教育背景,另一个是项目当时当地的特定性条件。对我而言,清华建院的教育是全部知识体系里面的重要部分,她既是我追求建筑过程中很重要的坐标原点,也直接导致了我在之后进行设计实践时较为倾向的特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理想主义(Idealism)

上学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弥漫在清华建院的那种无处不在的、充满责任感的理想主义。同学们在不断地争论、反思一些在今天看来似乎无需面对的问题。而之后的经历告诉我:在别处,这种理想主义的土壤可能是不存在的。

实现手段(Method of making)

大家都很注重每件事实际操作的手段和途径。这包括设计能力的表达手段,也包括促成事件的沟通手段,甚至减少工作量而又不影响结果的“偷懒手段”。作为一种折射,其实这一对待事件的策略(tactic)与建筑学中的构造方式(tectonic)概念是不谋而合的。建筑是非常需要注重实现手段的。

整合能力(Integration)

建筑师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尤其涉及当代城市,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单凭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术去解决。建院置于整个清华环境中,在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中养成出了整合多种知识的能力。

1.2 沈阳水塔展廊

3 葫芦岛海滨展示中心

4 北京亦庄万科品牌中心

我近几年比较关注的两个话题:1)建筑作为自主性体系(Architecture as autonomous discourse);2)城市动态更新(Urban Dynamic Regeneration)。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两个话题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对城市的动态性与多样性的解读需要建筑师将其关注拓展到传统建筑师的知识领域之外,通过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逐渐建立起一种对当代城市中不断涌现出的种种复杂多变的城市现象的新的杂交式的认知。而另一方面,当面对当代的一系列新的挑战时,建筑师们如何在一个已经独立发展了2000多年的自主性的学科内部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话语体系,如何在各种新兴学科的“夹击”下,定义自己而不是简单地借用于其他。作为一个在当代语境下实践的建筑师,每时每刻都会面对这两个问题。

建筑作为自主性体系

建筑的现代性问题,在我看来,是一个关于建筑这一学科自主性体系觉醒并进一步发展出整体性方法论的过程。区别于“现代主义”这一建筑学科内的美学运动,“现代性”(modernity)这一词早在17世纪就已出现,它所指的是“对过去的抛弃,而提倡在一个新的起点,重新解读历史的本源”。所以现代性与所处时间先后无关,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历史的一种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下提出的新的创造。

在这种语境下,如果我们接受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叫做“中国建筑”(区别于中国当代代表性建筑师所有作品的合集)的前提,那么,我认为这种“中国建筑”的现代性问题还没有到来,或者仅仅是刚刚开始。这样认为的原因,是由于与前述对于“现代性”的定义相抵牾的,我们提到的“中国建筑”这一概念并没有完成对过去历史的决然抛弃,而在这种似断非断的继承之下,却又没有发展出一套完整的重新解读。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境是,历史性与现代性被混淆在一起和盘托出,没有清晰的界定。比如几天前我走在胡同里,看到老字号新店做了一个仿古的垂花门,而取代了原有的木料——竟完全用方钢管焊接而成,而刷漆后的样式又与旧物别无二致。这隐喻出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尽管可以说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现代”材料,而建筑本体还没有达成“现代化”。中国建筑的过去历史虽没有被抛弃,但留下的只有死去的空壳,更重要的是,还没被成功地重新转化成能够在现代语境下灵活展开的新模式。

从这一学科自主性的角度来讲,我们在META-工作室的设计过程就是在设计的不同层面(材料、建造、功能、使用、体验等),力图找到这种能够让我们进行有意义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重新解读并阐释的过程。

城市动态更新

当代的城市,越来越以其无比的复杂多样性与近乎狂热的动态超出了我们的理解与控制。作为建筑师,我们必须要灵活地应对和思考这个世界。我们尊重历史,也可以具有前瞻的眼光,但是我们必须停下来评估当下,理解、破译和诠释我们的眼前的现世的周围。

当公众舆论正变得越来越沉迷于乌托邦式的历史保护时,社会发展的压力却使得城市经历着快速而大量的拆除摧毁。这种错位的反乌托邦式的城市化过程正在趋向于一种困境——悬置于两极之间而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论是将部分街区打造成贴着历史标签的假古董,还是大量拆除并集中建设全新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在这一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个不一样的声音,一个介乎于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之间面对现实的声音,它将能够从此时此地的观察出发,试图去更加理解城市这已经脱离我们控制的有机体,寻找有效介入的途径。

正是出于这种对城市动态发展的理解,我与安竹·布赖恩特一起于2012年发起“[超胡同]”这一跨学科的国际性城市研究合作项目。通过跨学科的调查和研究,开辟一种探索性的途径,以创造新的理解方式为目标,来发扬当代城市文化的特质,并通向未来的种种可能。项目自开展以来,获得了美国格拉哈姆基金(Graham Foundation)赞助,并被授予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最受(媒体)欢迎奖”。活动还以一系列巡展的形式参加到其他的公共活动中,包括大声展(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2013)、上海设计展(2013-2014)。

猜你喜欢
乌托邦跨学科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当建筑师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