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2014-02-23 06:38孙玮霞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同学

孙玮霞 徐 静

(1、2.烟台职业学院德育教学部,山东 烟台 264000)

高职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孙玮霞1徐 静2

(1、2.烟台职业学院德育教学部,山东 烟台 264000)

文章通过对烟台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探究当前大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文章提出的对策,防止当前大学生盲目创业。

创业;高职;创新;因素

21世纪以来,多元化的社会是学生创业的最佳时期。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方式,更是一条捷径,还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政府、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倡导大学生创业,再加上本地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烟台市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都满怀激情,选择创业。可是,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足0.01%,这意味着创业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许许多多大学生的初次创业史失败的。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走上成功创业之路,我们对烟台市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得出了研究的结果,希望能够对[1]。

一、高职生创业意向分析

首先,表现为学生自主创业认识肤浅。调查统计显示,大约43.3%的同学认为,创业是开办公司赚大钱;20.7%的同学认为,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23.4%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是自己当老板;仅有12.6%的同学认为,创业能够解决自己就业,同时也为社会闲散人员提供就业岗位[2]。

其次,自主创业有思想没行动。调查发现,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占52.8%,其中男生占36.8%,女生占16%。调查中了解到,在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已经有创业计划。可是在被问到否愿意奖创业计划付诸行动时,只有12.3%的同学表示愿意,其余同学大多持观望态度。(如下表)

性别 创业意向有 无 合计男绝对数 92 53 145占性别比例 63.4% 36.6% 100.0%占总数比例36.8% 21.2% 58.0%女绝对数 40 65 105占性别比例 38.1% 61.9% 100.0%占总数比例16.0% 26.0% 42.0%

合计绝对数 132 118 250占性别比例 52.8% 47.2% 100.0%占总数比例52.8% 47.2%100.0%

再次,创业领域狭窄、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大多数同学都愿意把自己的创业领域选择在科技、文化、餐饮娱乐业等这些较为体面的行业上,而对创业成功率较相对高的农业、畜牧业等行业的选择则不到5%。也有很多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创办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才算创业,而摆摊、开小店则不属于创业。可见,目前大学生对创业期望值过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热情很高,但是很多学生对创业还处于理想化之中,没有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对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3]。

二、高职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1、自身因素

(1)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在创业之初都有足够的激情,有豪情壮志,觉得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巨大成功。但缺少务实精神,缺少或根本没有社会调查,又不愿意选择自认为低层次但很容易成功的行业,而蜂拥似的选择那些高风险的所谓高端项目,结果由于受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够、资金短缺等实际因素的制约,被市场无情淘汰就成为必然。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接触社会,对社会的了解,对公司运作的了解,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了解,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及很多潜规则的了解显然都不足,所以大学生在创业中总会遇到很多实际的困难而无法应对,这也是大学生创业不能够成功的因素。

(2)启动资金缺乏,经营团队缺乏战斗力。由于缺少资金,使得很多大学生虽有创业的想法,甚至创业计划书都很成熟,却不得不选择放弃。虽然我省十分重视对创业企业的资金支持,但大学生刚毕业,既没人愿意担保,又没有固定资产,向银行贷款基本不可能;而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更不会给大学生贷更多资金,以至于最后公司启动和运作的资金只能来自于合作者的父母。出于风险考虑,如此大笔资金的投入家长们都会慎之又慎,所以很多创业项目都因启动资金不足而夭折了。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基本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学,但他们由于所学的专业相同或相近,难以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孕育创新,这样就会导致所研发的产品的创新性或市场适应性差,所以团队的整体战斗力显得不足。再者,不少创业公司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会遇到一些棘手问题,问题出现后,团队的成员多会选择自身利益,埋怨别人,逃避责任,终因内部不合而使创业失败。

2、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创新教育只停留在口头上,创业指导流于形式。当前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师资、硬件等办学条件有限,在教学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形式,学生接触科技前沿机会较少。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鲜有科技含量高的创业项目。即便有少数学生自己坚持创新,也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多数没有市场潜力,其创业项目很难成功。伴随高校扩招,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日益繁重,从时间和精力上难以保障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进行科学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指导。现在不少学校把创业指导的工作交给辅导员来做,学生专职辅导员大多没有创业经历,也未经过专业培训,只能给学生一般性的理论指导,甚至流于形式,起不到多大效果。

2、墨守成规、与世无争等思想对当代的大学生仍有一定的影响,对创业所需要的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神形成障碍。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各级政府已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从多方面改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环境。但是,在实践中仍能发现高职生创业之路依然存在困难,如:个别方面和领域的创业政策优惠力度不够,行政部门之间制度的不平衡形成一连串不均衡的政策;对个人和自我就业创业防护机制还不完善;企业人事制度、融资、投资和工商税务系统等优惠待遇还没有普及到所有的创业者[3]。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1、创业者需要理性创业,应具有企业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自主创业不失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好出路,但一定不能盲目创业。高职生创业前应进行周密考虑,仔细判断衡量自身的能力、资金、技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否具备相应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创业者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所以要不断进取,不断学习积累,来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此外创业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积极的心态[4]。教育部门和校方应当认识学校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就业观点影响很深远,目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学校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创业教育的理念,以新的观点和方法指导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探索和研究创业理念并付诸实践。

2、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教育方式

首先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就是个小社会,学生可以通过校内跳蚤市场和入驻大学生创业园等形式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并从中得到锻炼,为毕业后正式创业积累实战经验。其次要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加大创业的理想和理念的宣传,给学生创造创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创业者联盟,开展创新与创业大赛等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在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成立相应机构进行创业培训,并给予咨询和指导服务。改革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将KAB培训、SYB培训、企业项目管理和社交礼仪等课程加入职业教育基本课程之中,定期邀请企业家和职场成功人士进校园开展生涯规划、技能培训、就业形势、创业技巧、创业意识等方面的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建立就业创业实践与实战体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学生使用各种测评工具,推动就业创业指导由经验型向科学性转变;建立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在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还应提高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以保证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1]蒋璟萍·论大学生创业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2]郭必裕·对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的反思[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2)

[3]张艳·高职院校创业人才立体培养模式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农机化,2010(3).

The Restrictive T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Sun Weixia1Xu Jing2
(1、2.Moral Education Department,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Yantai 264000,Shandong,China)

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current status of Yantai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trying to explore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existing in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busines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prevent the blind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novation;factors;

李昌礼)

G718.5

A

1673-9507(2014)02-0049-02

2014-02-20

1.孙玮霞 (1973.06~),女,烟台职业学院德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指导。2.徐静 (1980.01~),女,烟台职业学院德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同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