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解决办法

2014-02-24 08:31詹强龙
科技视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校园文化育人

詹强龙

(沈阳市化工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教师,我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对当前中职生现状有一定认识,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从总体上看主流是好的,他们积极向上,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和社会普适的价值相一致。 但由于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中职生日常行为不规范,人生观、价值观不清晰,心理素质脆弱、意志力较差等等。

1 目前德育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1.1 中职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面对近年来新生入学分数普遍降低,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的不利局面,我们在新生入学时通过班主任开展了一些基础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中普遍存在:一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虽说是初中毕业生,但相当一部分甚至不具备小学文化基础;二是,纪律散漫,迟到旷课,厌学打架经常违纪,个别学生甚至是被多个学校开除过的;三是,行为习惯养成缺失,抽烟、喝酒、早恋、说脏话、奇装异服、戴首饰、化浓妆等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家庭背景较为复杂,单亲家庭或畸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占了相当的比例,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五是,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感,部分学生叛逆心理严重,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六是,对社会某些方面认知度宽,接受新生事物快;七是,较热心于集体活动,对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大多数人能够参加,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八是,自我表现欲强,胆子大,愿意在多种场合下展示自己。

1.2 中职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2.1 重智育轻德育

智育才是“硬任务”,德育是“软任务”。搞好智育,有较完整的衡量标准;而德育好坏,当前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是看不见的无形工作。因此,目前看德育工作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教育,又由于德育工作的艰难和复杂性,更没有人愿意做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

1.2.2 重形式轻效果

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宣传教育的多,实践活动开展得少,以提高践行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开展得少,因而给人的感觉是德育只是讲大道理,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1.2.3 重防范轻疏导

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放在对学生行为的限制和防范上,为严防学生有违法乱纪行为,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用许多条条框框来防范和限制学生,似乎有了这些规章制度就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包括思想问题。 近年来,各校办学规模逐年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只“堵”不“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1.2.4 重学生管理人员轻全体教师参与

在对待学生的教育工作上出现了两种状况,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往往是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做得多,不是处理问题,就是与学生不断谈话;二是科任教师觉得自己是传授知识的,和德育沾不上边,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管理人员更是觉得学生教育与自己无关。“全面、全程、全员育人”成了一句空话。

正视存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新形势下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德育工作环境,明确思路,采取对策,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积极探索切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 就如何改进德育工作谈几点解决办法

2.1 明确德育指导思想,突出“一个中心”

深入贯彻中央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意见》,突出“德育为首”的核心理念,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强调德育工作重要性,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以日常文明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突破口,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注重德育两个阵营,抓好“两个建设”

2.2.1 作为德育主阵地,抓好班级建设

班级是德育教育的重点,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帮助每一名成员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培养班级干部,在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骨干带动下,“抓两头、促中间”,做好特殊学生转化,这是班级建设的基础。 鼓励班级提出创新标语口号,作为全班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鼓励班级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机会。

2.2.2 作为德育“第二课堂”,抓好寝室建设

中职校多为封闭式住宿学校,学生住宿比例在90%以上。 科学人性的宿舍管理,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是引导学生进步成长,开展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完善宿舍内务的监督考核机制,从解决学生身边不文明言行入手,抓小事、抓实事,努力营造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仪表得体、兴趣高雅的宿舍环境。将宿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建设成为学生生活的文化社区。

3 德育工作贵在有恒,做到“三个坚持”

3.1 坚持开展德育研究

德育研究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要求德育工作者加强在理论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学习。

3.2 坚持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指导与考核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工作全过程,把班主任主导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3.3 坚持环境育人

本着教育性、整体性、实效性和个性化的原则,校园环境建设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教学楼和校园内的环境布置,充分利用教学楼缓步层墙面悬挂的名言警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实训课上,告诉学生注意车间里的温馨提示,使学生体会人性化管理。利用校园内植物设计和路标指示陶冶学生身心。鼓励班级引入一盆植物、一幅肖像、一句名言,使学生有所启迪和领悟。

4 德育工作注重针对性,狠抓“四个落实”

4.1 以文明行为养成为突破口,落实学生常规管理

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文明行为教育,达到“知行统一”,广泛开展文明用语推广活动。

4.2 以身心健康发育为目标,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心理咨询活动和心理问题疏导,心理测试游戏。

4.3 以全员德育为切入点,落实德育责任制

德育教育不是某个人、某个时间段的工作,而是应该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成为教职工共同的责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德育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的落实全员德育。 通过培训、学习以及其他方式方法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把“堵”与“疏”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思想情操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努力做到严而有度、法中有情,学生管理有情、有度、有效。 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达到我们的德育目标。

(1)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任课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标准、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学生,把德育运用于每门课程的教学中,使课堂发挥育人功能。 摒弃将知识传授和道德培养相分离的教育理念,实现由“教书育人”向“育人教书”的转化。

(2)学校的管理部门要在工作实践中体现育人。 制定合理育人方案,积极开展育人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优化育人环境,立足本职,改进工作作风,为学生做出表率和楷模。

(3)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同志,要为学校创造优美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和服务, 要以自己的优质服务和模范行为, 在思想、道德、纪律等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4)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宣传栏、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注重宣传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总之,要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下,参与喜爱的活动,不知不觉达到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施展才华的独特功效,使德育工作寓教于乐。

注重网络德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影响力。网络的空前发展、普及,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可以用校园网,电化教育,多媒体教学等现化教学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在充分发挥网络正面效应的同时,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抵御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4.4 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难点。 后进生转化的关键是感化,目的是转化,我们要在全体教师中推行“爱心工程”活动,每个教师负责几个学生的谈心工作,每周至少到学生寝室一次,与学生谈话,每月至少帮学生解决一件实际问题。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以德立校是治校之本,建立良好的德育机制,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活动,我们的德育工作才会蒸蒸日上。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