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谋:科技为支撑提升党群素质促进乡村发展

2014-02-24 01:49永学林云南省元谋县委政研室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村民群众

文|永学林 云南省元谋县委政研室

云南元谋:科技为支撑提升党群素质促进乡村发展

文|永学林 云南省元谋县委政研室

云南省元谋县委、县政府依托“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滇台科技示范园”平台,开展“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实用技能培训,激发农村党员的科技意识。培养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农增收致富的路子。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元谋县委、县政府按照这一精神,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依托“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滇台科技示范园”平台,开展“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实用技能培训,激发农村党员的科技意识,干部群众的素质明显提升,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明显浓厚。在此基础上,县委政府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农增收致富的路子。

培树山区 把科技融入乡村发展

元谋县物茂乡凹鲊村委会位于元谋县物茂乡北面,与永仁县相邻;海拔1100米;距物茂乡政府8.5公里、县城37.5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424户农户、农业人口1678人,拥有劳动力995人;全村有耕地1590.49亩,人均占有耕地0.9亩。1978年以前,该村委会30多岁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汉很多,垃圾乱丢乱倒,没有公厕,有的村民随地大小便,女孩子纷纷外嫁,社会治安案件频发,群众生活十分贫穷。

面对贫穷,该县各级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怎样带领凹鲊村委会群众走出贫穷,成为县、乡、村领导干部的一大难题。为改变该村委会贫困面貌,县委、县政府派出调研组,对该村委会进行全方位调研,通过调研,提出了以解放群众思想、提高群众种植养殖技术、种植养殖管理水平、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引进蔬菜、经济林果、制繁育种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发展思路,并派出工作组驻扎到该村委会,因势利导,鼓励群众解放思想,大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种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下,1978年,洒拉木村的文炳怀大胆地从外省引进高产优质葡萄进行试验种植,当年靠卖葡萄收入3000元,第二年,县委、县政府组织其他群众纷纷学习种植葡萄。同时县、乡及时派出科技人员到洒拉木村对群众进行葡萄种植、嫁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培训,当年,洒拉木村仅种植葡萄一项收入就达2万多元,嫁接葡萄苗15000株。在洒拉木村群众的带动下,其他11个村小组的群众也行动起来,纷纷效仿。

群众思想解放了,但严重缺水的问题又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由于凹鲊村委会坐落在永仁县与元谋县交界处的大哨林场坡脚,人高水低,水看得见用不着,县委、县政府及时派出水利专家到该村委会进行勘测,寻找水源,在该村委会河里新建蓄闸5座,蓄水30000立方米,新修水泥沟渠8公里4条,解决了1786人2250头大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和1590亩的农作物灌溉问题。

凹鲊村委会坡地多、水田少,群众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低,针对这一情况,县、乡派出科技工作人员,对该村委会的土壤进行科学检测,动员群众拉沙垫田350亩,改变土壤元素结构,对坡地进行改造,共实施坡地改梯田250亩,旱地改水浇地85亩。同时县、乡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群众,传授如何科学灌溉、科学施肥、科学除草、科学使用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科学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农作物等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

目前,该村委会兴建塑料大棚150亩、滴灌灌溉60亩,塑料薄膜覆盖农作物1300多亩,覆盖率达100%。并结合该村委会光热资源条件好,对外封闭,适合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蔬菜和适合制繁育种的实际情况,县、乡科技人员和村委会干部积极帮助群众从县外和思农公司小丙岭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番茄、菜豆、水稻、玉米等经济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进行试验种植;引进芒果、小枣等亚热带经济林果25个进行试验种植;引进阳花菜、香菜等蔬菜制繁种品种10个进行育繁种种植。目前,该村委会种植高产优质“红提特早玫瑰”新品种葡萄325亩;种植“金丝四号”小枣150亩;蔬菜制繁种85亩。同时,按照政府提出的“开放元谋、文化元谋、绿色元谋”发展战略,坚持“一村一品,一品一会”的原则,通过“公司、协会、经纪人”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经营形式,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走成立协会、合作社共同致富之路。目前,该村委会建立新型农村协会2个,发展会员150户656人;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社组织1个,发展社员25户156人。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帮助下,凹鲊村委会从贫穷走上了富裕,如今已成为元谋县山区村委会致富的成功典范,走出了一条典型的山区群众依靠科技进步脱贫致富的路子,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村子里面建起了公厕,有了垃圾池,群众有了文化活动场所,光棍减少了,社会治安好了。2013年年底,全村委会12个村民小组424户农户中,建盖砖房的有115户,拥有摩托车463辆,户平均1.1辆;拥有移动电话250部;一年总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5户,一年总收入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农户有267户,全村委会经济总收入达65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35元,比同等条件下的山区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3125元。

雷丁生态旅游村招牌。

雷丁村 用科技带领村民致富

雷丁村是云南省元谋县黄瓜园镇龙山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46户227人,耕地面积141亩,2005年被评为州级文明村。

该村位于贯穿元谋县全境的京昆高速公路旁、元谋县至大姚县公路边,进入雷丁村映入眼帘的第一幕就是一块水泥做成的碑树立在村口,碑的正中刻着“雷丁生态旅游村”七个大字,水泥碑的上面竖着一个2米多高、50厘米宽且金光闪闪由水泥做成渡上铜水的酸角模型,水泥碑旁边是一块100平方米的停车场,停车场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直延续到村中。沿着水泥路往村中走,你会看到村中有几十米高的酸角树、青香树、攀枝花树等树木,各种乡土树木多达1000多棵,最多的要数酸角树,其中有一棵酸角树高达50多米,树龄在1000年以上,被当地人称为“酸角树王”,于2007年被云南省玉溪市猫哆哩糖果公司以1万元的价格买断冠名权,作为猫哆哩糖果冠名代言树。

面对雷丁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元谋县委、县政府从县农业局、县科协、县林业局、县科技局等涉农部门以及农协会、涉农企业和乡土拔尖人才中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深入该村对村小组的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农业基础知识及农作物种植管理等科技知识的培训,培训重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引导村党员干部群众讨论,系统培训农业科技知识,并注重“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实用技能培训,激发农村党员的科技意识。根据雷丁村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传授农作物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现场解答种植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通过培训,提高了雷丁村群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农科人员与学员联系制度,开展咨询服务,解决群众种植和养殖中的疑难问题,确保群众学得进、用得上、带头好。

雷丁村农家乐。

林业部门趁热打铁,深入村中推广沼气池的应用、环保、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的宣传,并派技术人员驻扎在该村,帮助雷丁村的群众建沼气池。现在,雷丁村家家户户建有沼气池,家家户户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发展科学种养,大力种植反季无公害蔬菜和酸角、青枣、芒果等经济林果,全村群众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目前,雷丁村有41户在银行有存款,存款总额达78万元,最高户存款达13.5万元,户均存款1.7万元。2013年,雷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4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733元高出1307元。

群众手里有了钱,许多农户都盖起了小洋楼,全村拥有小洋楼25栋;购买了农机具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条件。全村拥有小型机械爬地龙46台,大型农用机械7台;拥有摩托车25辆,手机68部,安装固定电话28部。富裕起来的雷丁村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村党组织的带动下投工投劳5460个,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集资共12.2万元修筑了水泥路面村巷道3200米,投资5.2万元建成灯光篮球场1块;投资12.3万元建成了村小组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1间;投资86000元建起公厕2个,垃圾池6个,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群众日子好过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村党小组研究决定加强对村民的管理,使雷丁村成为村民文民、团结有爱、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村。经村党支部和村民小组讨论,通过召开群众大会经群众讨论同意,成立了村清洁卫生监督组,建立农户包清扫村巷道制度、评星制度、尊老爱幼制度、环境治理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村民的自觉性提高了,自1949年以来,雷丁村从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群众和睦相处。

千年酸角树王。

特色民居。

县委、县政府结合该村生态环境好,树多的实际,始终把保护村上森林、绿化荒山荒坡、维护生态平衡、增加群众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山林责任制,把全村的山林统一规划,责任到人,有偿承包,纳入村规民约管理,从源头上制止了人为破坏山林。同时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村党支部和村民小组成员积极组织村民集体植树造林。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村周围一片绿色。截至目前,雷丁村共有山林1600余亩,

建成经济林150亩、水保林950亩、生态公益林85亩。全村拥有酸角树600余棵,实现人均3棵“摇钱树”的目标,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文明生态新景象。同时,繁茂的树木有效地调节了当地小气候,人们称雷丁犹如“元谋自然温室空调村”。森林好了,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爱林护林护鸟,通过引导教育,雷丁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全是树,从来没有村民砍伐。栽树护林、爱鸟护鸟已成为雷丁村村民的自觉行动,全村群众掀起了种树热潮,自家的房前屋后、庭院内凡有空地的地方都种上了各种林果树,雷丁村年平均气温要比周边村气温低3~4℃。村中的环境好了,空气清新了,村民的日子好过了,村民的寿命也随之延长了。目前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5位,年龄最大的一位有98岁。

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雷丁村位于京昆高速公路和元大公路旁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美的优势,着力将雷丁村打造成“生态、旅游、度假村”,增加群众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先后下发了《中共元谋县委元谋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元谋县委元谋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实施意见》文件,出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奖励措施,加快全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出台奖励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对该村的管理和培树,引导雷丁村有条件的群众开办农家乐,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起国荣第一家利用自己家院子宽、院子里面有酸角树、环境优美等优越条件,开办了第一家农家乐,第一年净赚6000多元,2013年收入达4万多元。村党支部看到雷丁村被游客认可的情况,把村中的荒地、鱼塘一起承包给村民陈林办农家乐,经过多年经营,陈林的农家乐成规模上档次出效益,每年交村集体1万多元的承包款;同时,村党组织把村中600多棵酸角树承包给村民管理,收取承包费。通过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雷丁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有到多,除去村民分到的红利,每年村集体收入达2万元。目前,雷丁村年接待游客856人次。

依靠科技支撑,强力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素质,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带动示范作用。截止到2013年冬至2014年4月23日,元谋县外销蔬菜30.3万吨,农民卖菜总收入达9.08亿元,同比增长10.46%;水果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值达4.2亿元。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到7733元,连续十一年居楚雄州第一位。

猜你喜欢
村民群众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