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2-25 01:52王华莉李建海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期
关键词:层流监测因素

王华莉++李建海

[摘要] 目的 对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以我院特别洁净(Ⅰ级)手术室空气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监测期间层流手术室手术区和周边区空气细菌浓度静态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层流手术室手术区和周边区T1~T7监测值均显著高于T0值(均P<0.05);T0~T7任何时段,7~9人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值均明显高于<6人组,(P<0.05)。结论 从硬件系统和流程方面提出应对方案,以预防发生空气细菌浓度超标事件,保证手术质量并防止手术感染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洁净手术室;层流;空气细菌浓度;监测;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62-03

层流手术室能够为手术提供接近无菌的操作空间,通过净化系统将空气细菌浓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1],以减少手术感染事件发生,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包括关节置换、器官移植、眼科、脑外科和心脏外科等Ⅰ类切口手术,均需在特别洁净(Ⅰ级)手术室中展开[2]。我国建设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规定[3],手术室的建设、布局、工作流程、设备、安装和管理都必须按照无菌要求设计和配置,并将Ⅰ级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规定为:手术区100级,周边区域1000级。Ⅰ级洁净手术室通过在洁净度为1000级的区域中设置单向层流系统达到100级作为手术区域,本文对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0年以来,加强对Ⅰ级洁净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浓度进行监测,其中包括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随机选择2010 ~2012年 我院于Ⅰ级洁净手术室开展的100例手术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入室人员<6人的手术共46例,入室人员为7~9人的手术为54例; 时间<2h的手术共48例, 时间为2~4h的手术为52例。手术期间仪器设备等均按标准配置,并严格执行手术室操作流程,保证手术室门随时关闭。

1.2方法

静态监测[4]为在层流手术室净化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保证手术室无人员进入,手术室各房间门处于关闭状态。在不少于规定自净时间后,对检测区域的规定位置空气进行采样检测,一般为每日手术开展前检测;动态检测为在手术正常开展期间,分别于手术准备期间、手术开展30min,以及此后每间隔30min对预设检测点空气进行监测。采样点设置:各区域5点,根据监测需要按操作高度于手术区及周边区均匀分布,避免影响手术及操作。采样方法:使用空气浮游菌采样器,按GB/T 16293-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进行采样检测;根据取样时间不同,将监测点分为,静态:人员进入手术室前;T0:手术前准备期间;T1:手术开展时间30min;T2:手术开展60min;T3:手术开展时间90min;T4:手术开展时间120min;T5:手术开展时间150min;T6:手术开展时间180min;T7:手术开展时间240min。对选取的100例手术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数据变化情况及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影响提出护理对策。

1.3 观察指标

根据GB50333-2002规范层流手术室浮游菌静态检测合格标准:手术区(100级区域)5个/m3,周边区(1000级区域)10个/m3。浮游菌动态检测标准无具体合格规定,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用于数据分析,作为空气细菌浓度变化的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层流手术室静态监测结果

层流手术室静态监测结果见表1。监测期间层流手术室手术区和周边区空气细菌浓度静态监测结果全部合格。

2.2层流手术室手术区动态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层流手术室手术区动态监测结果见表2。随着人员进入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开始上升,准备期间T0对于手术区影响较小,而随着手术展开于T1期间达到最高值,随着净化系统逐渐自净,空气细菌浓度在T4(120min)后逐渐平稳。T1~T7监测值不同入室人员组间采用球形检验,7~9人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和<6人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见表2。

2.3层流手术室周边区动态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层流手术室周边区动态监测结果见表3。随着人员进入手术室做准备,空气细菌浓度开始上升,手术展开于T1期间达到最高值,随着净化系统逐渐自净,空气细菌浓度在T4(120min)后逐渐平稳。T1~T7监测值均显著高于T0值(P均<0.05);T0~T7任何时段,7~9人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值均明显高于<6人组(P均<0.05)。

表3 层流手术室周边区动态监测结果(x±s,个/m3)

3讨论

本文静态监测数据显示全部检测合格,反应出我院手术室系统设计及管理流程均符合要求,涵盖了日常清洁、消毒和维护工作,以及手术前后的清场工作均按规范进行。另外,为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仍需根据系统各部分的清洁和更换周期进行维护[5],包括净化系统过滤装置如新风口、初级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以及回风口过滤网,均按预订要求进行清洁,在清洁后根据阻力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更换;对于单向局部层流和高效过滤器,定期进行检漏和风速、风量检测,如有异常则直接进行更换。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准备到手术期间,各时间段7~9人组空气细菌浓度均显著高于<6人组,表明影响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室人员数量。随着人员进入开始进行手术准备,期间人流相对较为分散,但手术室门会不时开启,此时对手术区和周边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准备工作在局部100级下相对较少,对于手术区的空气细菌浓度影响没有周边区域大;在患者进入并开始手术后,手术区和周边区空气细菌浓度均在手术前30 min达到最高值,表明此时人员带来的污染较大;随着手术继续开展,净化系统通过自净,各区域空气细菌浓度开始逐渐下降,并在120 min后逐渐处于相对平稳状态;而在手术期间,手术区受到的影响均小于周边区域,局部100级单向层流的效果得到体现。endprint

针对入室人员过多对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造成影响较大,可以从手术室管理入手,并从硬件系统和流程方面提出护理对策:①减少人员 在现有资源情况下,加强手术室入室人员控制,根据手术需求,尽量减少参与人员;同时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可通过现场视频等手段解决参观问题;在手术较大及人员较多时,尽量选择大手术室,与人员数量配套[6];除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严格执行更衣及手清洗消毒外,手术准备和操作务必按标准流程和要求进行,做到减少开门,动作要轻;在手术期间,仪器的摆放和人员的站位应避免对单向层流造成干扰[7]。②硬件方面 根据手术需要,配备空间及容量足够的手术室,并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增加余量,以提高净化系统的自净能力;为减少周边环境对局部100级层流的影响,优化送风系统,可采取从空调系统主风管进风,防止从手术室取风对空气流向造成影响;存在染污的专用手术室设计为梯度负压;提高消毒技术,通过在线动态消毒系统[8],于手术展开期间不间断进行消毒,以达到降低空气细菌浓度的目的。③流程控制 对手术操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改进手术人员的无菌服为连体式,并采用紧缩式设计,并于操作中穿戴无菌手套,减少外露肌肤,尽量减少人体污染泄露[9];对进入手术室人员日常卫生情况进行控制,身体不适及日常卫生不合格人员应限制进入;同时患者进入也需加强清洁和消毒护理[10],防止对手术室造成污染而影响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晓燕. 层流手术室的洁净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1):1394.

[2] 王德红. 浅谈层流手术室管理[C]. //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638-1639.

[3] 胡晶,张宏,曹晋桂,等. 洁净手术部对建筑设计的需求[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3):61-62,64.

[4] 郭颖,李和翠,杨瑞雪,等. 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对比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2,7(9):520 .

[5] 冯立. 确保层流手术室净化效果的措施分析[J]. 河北医药, 2009,31(24):3460-3461.

[6] 席朝晖,毛丽. 浅谈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和管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155-156.

[7] 张丽. 层流手术室环境及设备的管理[J]. 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37-38.

[8] 李莉,朱琳. 多功能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动静态消毒的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2):196-197.

[9] 孙淑芬. 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护理控制与管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6(1):156-157.

[10] 张凤勤. 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431.endprint

针对入室人员过多对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造成影响较大,可以从手术室管理入手,并从硬件系统和流程方面提出护理对策:①减少人员 在现有资源情况下,加强手术室入室人员控制,根据手术需求,尽量减少参与人员;同时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可通过现场视频等手段解决参观问题;在手术较大及人员较多时,尽量选择大手术室,与人员数量配套[6];除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严格执行更衣及手清洗消毒外,手术准备和操作务必按标准流程和要求进行,做到减少开门,动作要轻;在手术期间,仪器的摆放和人员的站位应避免对单向层流造成干扰[7]。②硬件方面 根据手术需要,配备空间及容量足够的手术室,并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增加余量,以提高净化系统的自净能力;为减少周边环境对局部100级层流的影响,优化送风系统,可采取从空调系统主风管进风,防止从手术室取风对空气流向造成影响;存在染污的专用手术室设计为梯度负压;提高消毒技术,通过在线动态消毒系统[8],于手术展开期间不间断进行消毒,以达到降低空气细菌浓度的目的。③流程控制 对手术操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改进手术人员的无菌服为连体式,并采用紧缩式设计,并于操作中穿戴无菌手套,减少外露肌肤,尽量减少人体污染泄露[9];对进入手术室人员日常卫生情况进行控制,身体不适及日常卫生不合格人员应限制进入;同时患者进入也需加强清洁和消毒护理[10],防止对手术室造成污染而影响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晓燕. 层流手术室的洁净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1):1394.

[2] 王德红. 浅谈层流手术室管理[C]. //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638-1639.

[3] 胡晶,张宏,曹晋桂,等. 洁净手术部对建筑设计的需求[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3):61-62,64.

[4] 郭颖,李和翠,杨瑞雪,等. 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对比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2,7(9):520 .

[5] 冯立. 确保层流手术室净化效果的措施分析[J]. 河北医药, 2009,31(24):3460-3461.

[6] 席朝晖,毛丽. 浅谈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和管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155-156.

[7] 张丽. 层流手术室环境及设备的管理[J]. 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37-38.

[8] 李莉,朱琳. 多功能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动静态消毒的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2):196-197.

[9] 孙淑芬. 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护理控制与管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6(1):156-157.

[10] 张凤勤. 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431.endprint

针对入室人员过多对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造成影响较大,可以从手术室管理入手,并从硬件系统和流程方面提出护理对策:①减少人员 在现有资源情况下,加强手术室入室人员控制,根据手术需求,尽量减少参与人员;同时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可通过现场视频等手段解决参观问题;在手术较大及人员较多时,尽量选择大手术室,与人员数量配套[6];除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严格执行更衣及手清洗消毒外,手术准备和操作务必按标准流程和要求进行,做到减少开门,动作要轻;在手术期间,仪器的摆放和人员的站位应避免对单向层流造成干扰[7]。②硬件方面 根据手术需要,配备空间及容量足够的手术室,并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增加余量,以提高净化系统的自净能力;为减少周边环境对局部100级层流的影响,优化送风系统,可采取从空调系统主风管进风,防止从手术室取风对空气流向造成影响;存在染污的专用手术室设计为梯度负压;提高消毒技术,通过在线动态消毒系统[8],于手术展开期间不间断进行消毒,以达到降低空气细菌浓度的目的。③流程控制 对手术操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改进手术人员的无菌服为连体式,并采用紧缩式设计,并于操作中穿戴无菌手套,减少外露肌肤,尽量减少人体污染泄露[9];对进入手术室人员日常卫生情况进行控制,身体不适及日常卫生不合格人员应限制进入;同时患者进入也需加强清洁和消毒护理[10],防止对手术室造成污染而影响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晓燕. 层流手术室的洁净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1):1394.

[2] 王德红. 浅谈层流手术室管理[C]. //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638-1639.

[3] 胡晶,张宏,曹晋桂,等. 洁净手术部对建筑设计的需求[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3):61-62,64.

[4] 郭颖,李和翠,杨瑞雪,等. 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对比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2,7(9):520 .

[5] 冯立. 确保层流手术室净化效果的措施分析[J]. 河北医药, 2009,31(24):3460-3461.

[6] 席朝晖,毛丽. 浅谈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和管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155-156.

[7] 张丽. 层流手术室环境及设备的管理[J]. 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37-38.

[8] 李莉,朱琳. 多功能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动静态消毒的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2):196-197.

[9] 孙淑芬. 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护理控制与管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6(1):156-157.

[10] 张凤勤. 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4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层流监测因素
层流辊道电机IP56防护等级结构设计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层流切应力诱导microRNA-101下调EZH2抑制血管新生
解石三大因素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X80钢层流冷却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