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回忆 真诚忏悔

2014-02-27 20:37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4年1期
关键词:包弟真话巴金

【精彩段落】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

——巴金《小狗包弟》

【文章导读】

这篇文章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缺少人性,缺少温情,更缺少宁静的气氛,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文章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敢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

【精读感悟】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情感紧随叙事起伏变化,不仅使人反思深省,而且催人泪下。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包弟,而是先写了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先说别人的故事引出话题。这里用了衬托手法,起着对比、铺垫、启发的作用。故事中小狗与艺术家的友好往来让人们感到快乐,同时也为后文小狗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当艺术家遭遇那“文革”迫害时,被“拳打脚踢”,“棍棒齐下”,比这些肉体上的痛苦更摧残人的是那些“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人性冷漠、自私、绝情,而作为动物的小狗却“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在人情殆(dài)尽的人世间,竟有一只小狗这么通人性,冒着生命危险去依恋落难的艺术家朋友,最后竟为艺术家而凄然死去。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啊!引用这个故事一方面揭示了“文革”运动导致人们产生恐惧乃至变态心理,另一方面也反衬出后文中作者当年弃狗时的无情无义,从而透露出作者作自我忏悔。人心不古,狗尚且懂得朋友之道。让人感动的情感,让人痛心的年代!

由艺术家的故事作者很自然地过渡到自己和包弟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在叙事时,作者用质朴简洁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那是一只伶俐可爱、听话的小狗,“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fèi)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它与主人巴金相处得很融洽,感情很深厚。家里人也把它当成亲人一样关爱着,“文革”的时候,“巴金们”能否自己吃饱饭已经是一个问题,而萧珊每天仍向服务员要一点骨头带回家给包弟吃,她一定是很喜欢包弟。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然而,他害怕小狗的叫声把红卫兵招引来,到自己家里来破四旧,害怕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害怕自己成为破四旧的对象,害怕自己和家人受到牵连。为了一己之私利,他忍痛割爱,出卖了包弟,把它送上了解剖台。这一决定对作者来说是多么痛苦:“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笑”和“流泪”,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加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把包弟送去医院,是巴金心中永远的内疚。他后悔,他内疚。但也正是因此,更加能够看出巴金与包弟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的自责自贬是建立在对自己在“文革”弃狗的那段往事的回忆上的。动荡的年月里,弃狗本是一件小事,因为当时连夫妻背叛、朋友反目的事都经常出现。但作者却使我们看清了这件小事的本质——委曲求全的“羞耻”。巴金大胆地向人们表达心理路程,真诚不掩饰,其实是希望在“说谎成风”的时代,要有勇气剖析自己,大胆说真话。

文中的小狗的遭遇展现了一个可怕的年代,作家真诚地忏(chàn)悔却撑起一个大写的人,敢于犀(xī)利地剖析自己,敢讲真话,怎能不让我们对这位伟大的世纪老人肃然起敬?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无党派人士,原名李尧棠,字芾甘,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主要作品有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

【互动思考】

你曾经做过让自己悔恨的事情吗?拿出勇气把它写出来,敢于说真话也是一种自我挑战哦!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弟真话巴金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在忏悔中呼唤良知
——《小狗包弟》中“良知呼唤”的现象学分析
真话都可以写吗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