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喋血女英烈——杨威

2014-02-28 22:45宋国昌
铁军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委

宋国昌

“玩玩呀!”杨威不解,讶然睁着一双秀目,望着胡山。

胡山用调侃的口吻说:“这是你玩的吗?”

话音刚落,杨威瞪了胡山一眼:“小菜一碟,早几年我就是神射了!”说罢夺过枪转身走出门外,抬手朝院子里皂角树上正聒噪的乌鸦就是一枪。“怦”地一声,一只乌鸦应声落地。

跟在杨威身后的胡山,见杨威如此娴熟地使枪,不禁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看似柔弱娇媚的杨威竟有如此身手。他真诚地说:“对不起啊,真的小瞧了你!”

自此,胡山对杨威刮目相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工委决定安排有关同志分头到各地展开工作。胡山在分析了整个安随地区的敌情态势和介绍了各地的条件特点后,神态温和地盯着杨威,用征询的口吻对她说:“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疏,你是外来干部,又是女同志,可否考虑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去做开辟工作?”

“干革命还怕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征途有艰险,迎难冲上前,没这个胆量还算共产党员?既然来到敌占区,即使上刀山下火海,我杨威也决不会皱一下眉头。烟墩店不是日、伪、顽势力最强大的地区吗?我就到那里去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徐伟今后就跟着我一起工作,我一定会照顾好他。”杨威睁大双眼,发出铿锵誓言。

胡山心里感慨道“看不出啊!这么文静秀气的姑娘,竟有如此的胆略和勇气!”他略作沉吟,就同意了杨威的要求。

遇顽敌从容不迫

烟墩店一带冈峦起伏、沟壑纵横。除日伪在此设有据点外,土匪“司令”多如牛毛,各村店痞氓成群,还有国民党政府和军队驻扎,我党开展民运工作十分艰难。

杨威带着16岁的徐伟,来到一个叫金家湾的村子,村里十几户人家散落在一个山凹里。杨威选定一户紧靠山林的金姓人家落脚,这家屋前有一堰塘,堰塘四周有芦苇,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外边,遇有风吹草动,屋里人可以马上从后门转移。户主老两口心地善良,对杨威和徐伟很热情。杨威除了给金家干干农活外,每天带着徐伟串门,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一天,杨威扛着竹扒,随金大妈到村边河沟里捞猪草。刚出村口,迎面几个背枪的维持会便衣走过来。擦身而过时,—个便衣突然止步,歪着脑袋问杨威:“你是谁?怎么这么眼生?”

金大妈一听那不怀好意的口气,马上火了,眼瞪着那个便衣,怒气冲冲地反诘:“咱家侄女,枣阳人,平时来往少,昨儿来看我。咋的,亲戚走动这事你也管?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是不是?瞅你那个鳖形!”

这些便衣都是当地人,金大妈泼辣敢担当,火爆脾气远近皆知。听了金大妈火药味很浓的抢白话,那便衣恨不得掴自己一耳光。

杨威在五中读书时枣阳同学很多,模仿能力强的她,在闲着无事时常模仿说枣阳话,如今派上了用场。她上前挽住金大妈的胳膊,用地道的枣阳话连讽刺带挖苦:“拽什么拽呀?不就是个听人使唤跑腿的吗?姨,咱们走,亲戚来往要他管吗?”

杨威连珠炮似的话刻薄呛人。那位便衣被噎得什么话也说不出。其他同伴见状笑劝:“好了快走吧,别自讨没趣了。人家走亲戚你要盘问,不是多事吗?”

初冬的一个晚上,杨威决定在金家召开一个骨干碰面会。因为关系到今后工作的开局,所以她格外谨慎。那天金大妈走亲戚去了,杨威关照金大伯在堰塘外路口放哨。十几位青年披着寒风摸着夜路,陆续推门而入,大家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显得兴奋又紧张。会议开始不一会儿,村口忽然传来犬吠声,接着就听到了急促的奔跑声,金大伯在门外压低声音惊恐地叫道:“快跑啊!小日人(即伪军)进村了!”这些年轻人听后急忙拉开后门,闪身上山躲藏。

徐伟尽管心里也发毛,但他扫了杨威一眼,见她镇定自若地收拾着东西,也就不那么惊慌了。杨威不慌不忙地收藏好桌上的文件和材料,然后带着徐伟躲进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夹墙内。“咣咣咣”的擂门声响起,杨威听了金大伯与敲门人的话,也就放心了。

原来,当村口犬声骤起时,金大伯就急忙向村口张望。依稀星光下,影影绰绰地见几个背枪的人朝这边走来。他大吃一惊,以为是小日人,就慌忙向杨威报了警。后来发现是维持会的几个便衣,乡里乡亲的都熟悉,他巧妙应付着把他们打发走了。

有惊无险!在突发情况下,杨威临危不惧的勇气、紧急情况下的沉着冷静,让一直陪伴她身边的徐伟油然而生敬意。

杨威的故事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都用敬仰、信赖的眼光看着她,因此,各项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当县大队武装组建时,这个村报名参加的青年最多。

救友邻果断出击

1940年1月,豫鄂边区党委决定,安随工委与京(山)安(陆)应(城)县委合并,分别成立京(山)安(陆)县委和应城县委,杨威调京安县委工作。

时值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川军一部,曾两度进攻大山头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县长连续杀害我区委书记和区长三人;日、伪偷袭柏树黄村,杀死我28名青壮年。县委多数同志建议杨威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工作,但扬威谢绝了战友们的好意,坚持到日、伪、顽势力强大的安南区工作,任安南区委书记。

安南区的烟墩店同云梦、应城接壤,离此不远的巡检司和云梦胡金店设有日军据点,打开此地的局面影响大、波及面广,因此杨威把烟墩店作为工作的重点。那些天,杨威有时挎着竹篮,有时拎着布包,或打扮成农村姑娘,或打扮成青年学生,带着几位工作队员在据点间的乡村走家串户,发动群众。在她的感召下,许多人自觉地参加到革命活动中来,甘冒风险主动为工作队通风报信,因此,她们在日军身边活动自如。日军出来扫荡,她们就转移到据点附近去贴“烧饼”;汉奸有活动,她们便及时给予警告打击;国民党顽固派来了,她们依据情况分别进行统战工作。巧妙周旋、善抓时机,有理、有利、有节的工作,安南地区的群众很快发动起来了。

京安县委的武装也由一个班发展成为拥有三个中队、200余人枪的安陆大队,其中的两个中队共计150余人枪,是由杨威工作的地方组建起来的。杨威从基干民兵中挑选了十多位机智勇敢、枪法较准的棒小伙子组成武工队,由身手敏捷的杜壮率领,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5月初,杨威率安南民兵基干队急匆匆地往杨家冲赶,准备参加京安县委组织的军事训练。正疾行间,忽听前头炮火震天响。杨威忙驻足观望,只见一里开外的山坡上,随着阵阵尖利的呼啸声和猛烈的爆炸声,掀起串串烟柱,腾起团团烟雾。杨威大吃一惊,暗叫:“不好!这种炮弹只有鬼子才有,肯定是我们的队伍跟鬼子干上了!”她快步登上了一个小冈丘,站在高处,手搭凉蓬,向下俯瞰,眼前呈现一狭长山冲,约八里地,故当地人取名八里冲,冲底有五六十个日军一线散开,一个头目正挥着东洋刀,手一会儿指指左边山坡,一会儿指指右边山坡,嘴里呀呀怪叫着发出指令。架在头目身边的几座小钢炮,正接连发射炮弹,爆炸声震耳欲聋;几挺轻重机枪正“突突突”地吐着密集的子弹,成扇面形地向两边山坡上倾泻。一群日军在重武器的掩护下,手持三八大盖,狂吼着冲锋。两边山坡上,弥漫的硝烟中,影影绰绰地可见不时有人倒下。我方部队虽占有地理优势,但在敌人强大火力的压制下,眼看就要顶不住了。

“形势危急!立即支援!”杨威马上作出决定。她观察沟底的阵势,发现了可乘之机:由于日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与之作战的部队,身后出现了极大的漏洞,乘虚攻击可打他个措手不及,迅速扭转局面。于是她果断地命令道:“集中火力,打他一家伙!枪响过后,就猛冲上去!注意,攻击要快!要猛!要狠!不给鬼子喘息机会!”

70余条枪口,同时喷射出愤怒的子弹,在鬼子的屁股后面爆响。随之,队员们跃下土冈,不成队形,高喊着朝前冲去。

日军完全没防到这一着,一时竟乱了阵脚。恰在此际,前方与鬼子作战的两边人马,乘势发动了凌厉地攻击。三面夹击,鬼子如炸了的蜂窝,很快溃不成军,仓皇逃窜。

与日军作战的,正是年初成立的新四军豫鄂纵队,但仍保留原先番号——应城抗敌自卫总队。这时只见副总队长王海山满身征尘地笑呵呵走上前来,紧紧握住杨威的手,连连叫道:“想不到在战场上能遇到年轻的女区委书记,更想不到你的部下如此勇猛,不简单啊!谢谢同志们的支援!”

王海山与杨威交谈时间不长,因各有任务,便握手告别。看着身着灰布军装的新四军战士排着整齐的队列,扛着枪井然有序地向南开去,基干队员们羡慕得直咂舌。

杨威笑着说:“不要眼红了。我们这次参加训练,就是朝这个样子奔的。走吧!”说完,基干队员在杨威带领下朝杨家冲走去。

巧安排捉拿汉奸

青龙潭镇的劣绅汪光良,是当地妇孺皆知的大恶霸。大人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只要喊一嗓子“汪光良来了!”小孩当时就会被镇住。日寇占领安陆县城后,汪光良与日寇勾结,把青龙潭折腾得天昏地暗。老百姓一提起汪光良,无不切齿痛恨。

工委全面展开工作不久,汪光良为了给工委一个下马威:指使手下绑架了当地一位有爱国心的富豪之子,勒索巨额钱粮,放话说在限定的时间内不拿出就撕票,并特别挑明,若新四军敢干涉,就给他个样子看看。富豪夫妇走投无路中,只得向工委求助。

胡山听了富豪夫妇声泪俱下的诉说及汪光良的狂妄之语,清醒意识到,汪光良这一招既是向新四军下战书,又想借此威慑当地富豪人家不准接近新四军,给工委工作设置障碍。胡山决心营救富豪之子,打击敌人嚣张气焰,借机展示新四军立场。决心一下,他紧急召集工委成员开会。

胡山向与会同志详细介绍了汪光良的身份、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老百姓对他的评价和捉拿镇压他将对革命事业带来的积极效果。最后强调指出:除掉汪光良,既可以打击日伪势力,展示了我们坚决抗日的鲜明立场,同时有利于建立更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指明:汪光良生性狡诈,捉拿他有一定难度。

听了胡山的介绍,杨威信心十足地说:“汪匪尽管狡猾谨慎,但不是没有空子可钻。只要我们依靠当地群众,利用‘抗十团暗中开展工作,秘密注意他的行踪,掌握他的行动规律,摸准他的落脚点后,出其不意加以突袭,定能成功。请求工委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我一定将此人擒拿,交群众公审,绳之以法。”

会议最后同意由杨威承担捉拿汪光良的重任。

回到烟墩店,杨威立刻向“抗十团”作了周密安排。

这天,监视汪光良行动的“抗十团”来人向杨威汇报说:汪光良有个相好的小寡妇,他每隔五天就要在下午两点来钟带几个贴身护兵前往小寡妇处寻欢作乐。小寡妇家住罗家湾,是带院墙的小院落。院落紧靠一座高山,山上丛林密布,丛林深处有座古老的寺庙,遇到意外情况极易逃避。听小寡妇家的邻居讲,由于几个月来从未出过岔子,所以汪光良与护兵们也都渐渐松懈起来。几个护兵待汪光良一进屋,就在堂屋里围坐打牌。

杨威获此情报,心中大喜:这是捉拿汪光良的最好场合和最佳时机。她安排徐伟和杜壮带八名武工队员,在汪光良前往小寡妇家那天事先到屋后埋伏,自己带领八名“抗十团”成员秘密尾随汪光良。待时机一到,前后夹击,武工队解决汪的护兵,“抗十团”负责捉拿汪光良。

这天下午,汪光良果然带着五个贴身护兵从青龙潭出发,大摇大摆地向罗家湾走去。杨威带人悄悄紧随其后。待汪光良等人进了小寡妇家安定后,杨威等人迅速封锁了院落前门,向屋后埋伏的武工队员发出了行动讯号。

战斗在极短时间内顺利结束。由于安排周密,仗打得非常干脆,武工队员们如利刃破竹一般跳窗而入,几名护兵在怦怦枪声中饮弹倒地。杨威带人撞破前门,冲进厢房,只见小寡妇躲在床角瑟瑟发抖,汪光良已不见踪影。

他们从开着的窗户分析,汪光良肯定向后山跑了。“快追!决不能让这个汉奸跑掉!”杨威把枪一挥,招呼徐伟朝山上急奔。

越过一片长满枯萎野花的坡地,迎面是大片杂乱的林丛,透过光秃秃的树枝,隐约可见一堵壁皮剥落的墙垛横在那里。(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工委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三会”制度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图景
助力人大街道工委工作进入快车道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中制协青工委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静安:三个“坚持+保障”推进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
贵州省开展市(州)党委书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项述职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年中务虚会
更好地发挥县级人大常委会各工委职能作用
省少工委“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喜欢东西不独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