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2014-03-01 03:14常秀红席妹景张俊豪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1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神经功能

常秀红 席妹景 张俊豪

濮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濮阳457000

多模式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常秀红 席妹景 张俊豪

濮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濮阳457000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7例发病6~9 h内的急性脑梗死、多模式脑CT检查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随机分成溶栓组(A组, n=40)和非溶栓组(B组,n=37)两组。B组给予非溶栓方案,A组则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①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B组的51.4%,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多模式CT指导下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多模式CT指导;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

临床研究显示,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首选治疗方案,利于患者预后质量提升及神经功能改善,且毒副作用较轻,安全可靠。但该疗法对时间窗限制较大,若超出4.5 h临床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1],如何有效延长时间窗以获取理想疗效成为当前该领域各学者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次研究选取77例发病6~9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非溶栓方案(B组)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A组)进行治疗,以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7例发病6~9 h内的急性脑梗死、多模式脑CT检查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本次受试患者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19~75岁,平均(43.6± 3.7)岁。根据多模式脑CT检查结果,随机分成溶栓组(A组,n= 40)和非溶栓组(B组,n=37)。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NIHSS评分4~25分者;②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中溶栓相关标准者;③多模式CT检查存在缺血半暗带者。

1.3排除标准

①发病超过12 h者;②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者;③高血压者;④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⑤严重脑损伤者。

1.4治疗方法

1.4.1B组给予非溶栓疗法①706代血浆(四川蜀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0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583),一天500 mL,静脉滴注,持续给药10 d;②阿司匹林肠溶片(法国拜耳公司生产,商品规格:100mg*30s,批准文号:进口亚品注册证号H20090978),100mg/次,po,qd,持续给药15 d。

1.4.2A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①100万单位尿激酶+200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ivgtt30 min;②静脉给药后观察20 min,若疗效不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则继续给药50万单位;③给药完成后给予706代血浆,一天500 mL,静脉滴注,持续给药10 d;④发病1 d后阿司匹林肠溶片(法国拜耳公司生产,商品规格:100mg*30s,批准文号:进口亚品注册证号H20090978),100mg/次,po,qd,持续给药15 d。

1.5评估标准

1.5.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0~1分:正常;1~4分:轻微;5~15分:中度;15~20分:中重度;≥20分:重度。

1.5.2疗效判断标准基本治愈NIHSS评分降低90%以上;显著进步:NIHSS评分降低46%~90%;进步: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NIHSS评分降低不足17%[4]。

1.6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情况分析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B组的51.4%,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细见下表1。

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详细见下表2。

表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情况[n(%)]

表2 NIHSS评分情况对比(±s)

表2 NIHSS评分情况对比(±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15 d A(n=40)B(n=37) tP 25.4±8.8 22.3±9.2 1.511>0.05 13.2±12.6 20.1±9.3 2.716<0.05 8.9±7.7 15.2±10.0 3.111<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具有致死率、致残率高、复发风险大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较大。溶栓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可有效提升疗效,延长患者寿命,但其四个半小时的时间窗成为该方案临床推广的最大阻碍。研究发现,患者的个体差异往往是时间窗的推断与理想疗效获取的重要制约因素,若仅凭发病时间推断时间窗则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多模式CT影像技术下行溶栓治疗,可延长患者时间窗及治疗有效率,利于溶栓治疗的进一步推广,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为证实多模式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选取77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发现多模式脑CT检查后推荐行尿激酶静脉溶栓的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非溶栓B组的51.4%,说明对多模式脑CT检查后符合静脉溶栓条件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尿激酶作为一种酶蛋白,可直接作用于患者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4],起到降解纤维蛋白凝块、凝血因子V等目的[5],以此溶栓消栓,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血小板生成,从根本上降低血管栓塞复发风险[6]。有相关报道称[7],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发3~9 h后给予其多模式脑CT检查下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其有效率可达到70%以上,且无一例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甚至还有部分患者于病发后12 h接受该治疗仍获取理想治疗效果。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患者均为发病后6 h内入院就诊,无拖延至9 h后就诊案例,故不能与其做对比,若需进一步证实该结论的准确性还需扩大受试样本纳入范围,以此获取更准确的研究结果。此外,研究还发现,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降低,其中B组降幅始终低于A组,说明多模式脑CT检查后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升神经功能改善效果,对患者预后及恢复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这一结论也得到张纪梅等[8]研究者的支持。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多模式CT指导下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疗效显著,对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1]马瑞,张晓惠,徐亚辉,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919-920.

[2]胡培东,周永刚.功能性磁共振检查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与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7,30(4):Ⅳ-Ⅶ.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32.

[4]隋守光,王世礼,孙鹏,等.瑞替普酶、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57-60.

[5]张国鲁.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2.

[6]刘家敏,陈正挪,崔景修,等.干预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11):1027-1029.

[7]石进,丁笑笑.脑梗死溶栓治疗延长时间窗的探索与挑战[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789-791.

[8]张纪梅.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70-171.

R743.3

A

1672-5654(2014)11(a)-0117-02

2014-10-07)

常秀红(1973-),女,河南濮阳市,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癫痫的基础与临床。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神经功能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