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a和NO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03-01 03:14杨聪琴张玲陈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1期
关键词:脑炎急性期病毒性

杨聪琴 张玲 陈娟

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河南洛阳471000

TNF-a和NO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聪琴 张玲 陈娟

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河南洛阳471000

目的探讨TNF-a(肿瘤坏死因子-a)和NO(一氧化氮)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6例(观察组),留取治疗前后脑脊液标本2 mL室温下以2000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置-20℃冰箱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脑脊液中的TNF-a;通过比色法测定NO2/NO3值表示NO的浓度。与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脑脊液中TNF-a(1.78±0.44)u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10.±37)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39,P<0.05),恢复期患儿脑脊液TNF-a水平(0.96±0.32)u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儿脑脊液中NO(23.89±6.54)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24±2.31)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P<0.01)。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NO水平(9.7±3.8)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观察组急性期重症患儿脑脊液中TNF-a和NO水平,明显高于轻症及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TNF-a和NO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的水平,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判断病情的发展。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表达;肿瘤坏死因子-a;一氧化氮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脑实质的炎症,近年来患病率较以往有明显上升。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危急而严重,可能出现惊厥、昏迷、脑水肿等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小儿重症病毒性脑(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SVE)病死率高,存活患儿常留有各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1-2],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应尽早诊断,积极正确治疗。因此,早期诊断,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是关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患儿脑脊液中TNF-a和NO水平,旨在探讨TNF-a(肿瘤坏死因子-a)和NO(一氧化氮)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毒性脑炎患儿86例(观察组),全部病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腰穿检查脑脊液符合病毒性脑炎的特点,并摄胸片、PPD实验除外结核感染;做脑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寄生虫感染。头颅CT,脑电图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脑炎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轻症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4±1.1)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精神异,常脑电图异常,头颅CT无异常。重症组,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6±1.1)岁,病程(12.6±3.0)d。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精神异常,部分患儿有高热持续不退、频繁抽搐或惊厥持续状态、昏迷、瘫痪或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其中昏迷(重度)22例,伴有昏迷(轻度)24例。入院后均给予止惊、镇静、降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5±1.0)岁。患者发热,呕吐,头疼,恶心,脑脊液检查无病毒性脑炎的特点,拍胸片,PPD实验除外结核感染,脑CT或MRI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寄生虫感染。患儿的年龄、性别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24 h内取脑脊液做常规检查的同时,留取脑脊液标本2 mL室温下2000 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置-20℃冰箱保存,检测脑脊液中TNF-a和NO的浓度。TNF-a检测方法:用由海南华美公司提供的试剂盒,美国HyperionMR2III型酶标仪作为检测仪器,由专业人员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测量。NO检测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NO2/NO3值表示NO的浓度,试剂盒用美国CAYMAN,由专业人员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检测。两组患儿治疗7 d后按上述方法复查脑脊液中TNF-a和NO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TNF-a、NO比较见表1、2。

表1 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TNF-a、NO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TNF-a、NO比较(±s)

注:*P<0.05重症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TNF-a水平比较,**P<0.01重症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NO水平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T N F -a(u g / L)N O(m o l / 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重症组(n = 2 2)对照组(n = 4 0)t值1 . 7 8 ± 0 . 4 4*0 . 9 1 ± 0 . 3 7 2 . 9 3 3 0 . 9 6 ± 0 . 3 2 0 . 7 8 ± 0 . 2 3 3 . 1 3 6 2 3 . 8 9 ± 6 . 5 4**7 . 2 4 ± 2 . 3 1 7 . 3 6 4 9 . 7 ± 3 . 8 6 . 1 5 ± 1 . 2 6 3 . 6 6 9

表2 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TNF-a、NO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TNF-a、NO比较(±s)

注:△P<0.05观察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TNF-a水平比较,△△P<0.01观察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NO水平比较,明显高于轻症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T N F -a(u g / L)N O(m o l / 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重症组(n = 2 2)轻症组(n = 2 4)1 . 7 8 ± 0 . 4 4△1 . 3 5 ± 0 . 6 4 2 . 9 9 7 0 . 9 6 ± 0 . 3 2 0 . 7 9 ± 0 . 2 6 0 . 6 8 1 2 3 . 8 9 ± 6 . 5 4△△1 8 . 7 2 ± 7 . 1 5 7 . 8 8 9 9 . 7 ± 3 . 8 7 . 2 6 ± 2 . 0 1 0 . 6 6 1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入侵脑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可引起相应的细胞功能受损病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细胞因子TNF-a和NO也参与了病毒与机体的反应。TNF-a是一种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多肽调节因子,是体内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双重作用[3]。由于各种病毒侵入脑组织引起急性炎性反应,会引起相应的细胞功能受损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细胞因子TNF-a也参与了病毒和机体的反应[4]。当病毒侵犯机体时,可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适量的TNF-a对机体抵抗疾病有益,而过量的TNF-a可使组织严重损伤,器官衰竭[5]。TNF-a可进一步诱导IL-6、8、10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体内急性期反应,引起趋化肽等释放、发热,使内皮细胞活化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Babu等[6]发现日本脑炎患者病死率随脑脊液中TNF-a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脑脊液中高水平的TNF-a与致死性的预后有关。TNF-a可直接破坏血脑脊液屏障使其通透性增加,可直接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作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使其表面表达更多的细胞因子及受体,加重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引起炎性反应,感染性休克及恶病质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血清T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TNF-a水平与病毒感染程度密切相关。过多的TNF-a除引起局部症状外,还可引起全身症状。因此可以通过检测TNF-a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和脑损伤程度,可作为早期诊断参考指标,并检测病毒性脑炎的病程及可能死亡的病例,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

内源性NO是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由L—精氨酶转化为L-瓜氨酸和NO,由于NO半衰期短,所以体内NO水平的高低完全依赖NOS。NOS在体内至少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结构型钙依赖性NOS(cNOS)当其受生理刺激后活化释放少量NO,发挥生理调节作用;而另一种是诱导型钙非依赖性NOS(iNOS),它广泛分布在感染,炎症条件下,内毒素和某些细胞因子诱导下进行释放和转录,合成大量NO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引起细胞毒素的作用[7-8]。病毒性脑炎患儿,由于病毒对机体的入侵,可激活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代表的防御体系,被激活的巨噬细胞通过非依赖性一氧化氮酶(iNOS)产生高水平的NO,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的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病情的恢复,NO的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9]。脑脊液中NO的增高虽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但过量的NO可导致脑组织的损伤。脑损伤严重时,颅内压增高,NO含量可明显增高,因此,NO参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过程,脑细胞损伤越严重,NO含量越高成正相关系。所以,通过检测脑脊液中NO的变化,判断分析病情发展,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脑脊液中TNF-a(1.78± 0.44)u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10.±37)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39,P<0.05),恢复期患儿脑脊液TNF-a水平(0.96±0.32)u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儿脑脊液中NO(23.89±6.54)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24±2.31)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P<0.01)。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NO水平(9.7±3.8)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观察组急性期重症患儿脑脊液中TNF-a和NO水平,明显高于轻症及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检测TNF-a和NO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的水平,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判断病情的发展。

[1]Suther land LJ,Cash AA,Huang YJ,et al.Serologic evidence of arboviral infections among humans in Kenya[J].Am J Trop Hyg,2012,85 (1):158-161.

[2]Kimura S.Clinical variability in viral nfection related encephalitis Or encephalopathy[J].Nihon Rinsho,2012,69(3):545-549.

[3]刘江海,黄丽素.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4(36):39.

[4]杨金良,任金海.B细胞活化因子在免疫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4(12):72-74.

[5]刘治学,徐朝辉,张秋业,等.全身炎症综合征患儿血清TNF-a及可溶性受体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学,2012(49):56-59.

[6]Babu GN,Kalita J,Misra UR,et al.Inflammatory markers in thePatient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J].Nearol Res,2012,28(2):190-192.

[7]韦丽华.NO在儿科领域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14(6):38.

[8]赵萍,郭秀东,严文康,等.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意义[J].小儿急救医学,2012,8(4):201-202.

[9]何映星,赵萍.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NO含量与临床意义[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3,9(4):347.

R729

A

1672-5654(2014)11(a)-0183-02

2014-08-26)

杨聪琴(1969-),女,汉族,河南洛阳,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临床。

猜你喜欢
脑炎急性期病毒性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