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地坡向和坡位对楸树引种早期生长的影响

2014-03-01 02:33郑仕平
防护林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楸树阴坡坡位

郑仕平

(福建省寿宁县林业局,福建 宁德355500)

楸树(Catalpa bungeiC.A.Mey),属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Catalpa)。落叶乔木,树干耸直,高达15m。喜光,较耐寒,适生长于年平均气温10~15℃,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楸树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其材质好、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居百木之首[1]。在福建省东北部寿宁县中海拔适宜山区开展楸树引种试验,在引种早期开展楸树生长情况与坡向、坡位关系的研究,通过对楸树早期生长与不同坡向、坡位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选择较合理的坡向、坡位种植楸树,旨在为楸树的普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楸树生长量,促进林农增收。

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寿宁县鳌阳镇大同村,其地理坐标为119°29′24″E、27°27′49″N。山地的海拔850~910m;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1 900mm左右,无霜期235d,平均相对湿度为82%,土壤类型为黄壤,坡度在15°~25°;中等立地条件,植被为芒萁骨、小杂竹、白芒、小杂草等[1]。

试验地造林树种是楸树,造林整地方式为挖大穴(60cm×60cm×45cm)。2011年4月底从贵州引进的根段(根段长20cm,粗度1.5cm),用托布津1∶1 000倍液浸泡10min消毒和用呋喃丹撒穴消毒后进行插根分殖造林,根段埋入土中18cm,露出地面2cm,压紧土壤。种植密度为1 335株·hm-2。试验地每年5月下旬全面劈草1次,6月中旬扩穴松土1次。7月中旬、8月下旬各施1次复合肥0.1kg·株-1[2,3]。

2 调查方法

2013年11月底楸树停止生长时选择立地条件相同的地段,在不同坡向、坡位设置标准地,调查6个不同坡向、坡位3年生楸树的生长量[4,5]。6个不同坡向、坡位分别为:A—阳坡上部;B—半阳坡上部;C—阴坡上部;D—阳坡下部;E—半阳坡下部;F—阴坡下部。3个不同坡向(指同一个坡位的3个坡向)分别为:阳坡(南坡)、半阳坡(东、西坡)、阴坡(北坡)。2个不同坡位(指同一个坡向的2个坡位)分别为:坡位上部、坡位下部。每个处理4个重复,共调查面积为20m×20m的标准地24个,每木检尺并记录标准地内所有楸树的树高、当年抽梢高度和胸径,以及存活株数、分枝数量。

3 结果与分析

引种楸树经过3年的管理,楸树的生长情况为:树高2.28~4.34m;当年抽梢高度0.67~1.70m;胸径2.14~4.22cm;造林存活率94.3%~100%。

3.1 不同坡向、坡位的树高生长比较

表1 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的树高 m

从表1可以看出:3年生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之间的平均树高存在差异,楸树平均树高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阳坡下部)>E(半阳坡下部)>A(阳坡上部)>F(阴坡下部)>B(半阳坡上部)>C(阴坡上部)。D(阳坡下部)平均树高达4.18m,比E(半阳坡下部)高18.4%,比 A(阳坡上部)高25.9%,比F(阴坡下部)高31.4%,比 B(半阳坡上部)高43.2%,比C(阴坡上部)高72.7%。

采用单因素对 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处理的楸树树高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62.33,大于临界值(F0.01=4.25),P<0.01,说明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楸树树高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采用最小显著法对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间的楸树树高进行差异性检验:除A与F之间的楸树树高为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的树高均存在显著至极显著差异。因为不同坡向所接受的太阳光照不同:在相同坡位下,A、D(阳坡)坡向太阳光照最充足,较有利于楸树的高生长,所以长得快些;C、F(阴坡)坡向太阳光照最少,不利于楸树的高生长,所以长得慢些;B、E(半阳坡)坡向太阳光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适宜楸树的高生长,所以长的速度也是中等。还因为不同坡位的土壤肥力不同(下部的土壤肥力通常好于上部)对楸树高生长有着重大影响:在相同坡向下,D、E、F(下部)坡位的楸树树高明显大于A、B、C(上部)坡位的树高。

3.2 不同坡向、坡位的当年抽梢高生长比较

表2 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的抽梢高度 m

从表2可以看出:3年生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之间的平均抽梢高度存在差异,平均抽梢高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阳坡下部)>E(半阳坡下部)>A(阳坡上部)>F(阴坡下部)>B(半阳坡上部)>C(阴坡上部)。D(阳坡下部)平均抽梢高度达1.58 m,比E(半阳坡下部)高27.4%,比A(阳坡上部)高35.0%,比F(阴坡下部)高54.9%,比B(半阳坡上部)高66.3%,比C(阴坡上部)高116.4%。

采用单因素对 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处理的平均抽梢高度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27.84,大于临界值(F0.01=4.25),P<0.01,说明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平均抽梢高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采用最小显著法对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间的平均抽梢高度进行差异性检验:除A与E之间的平均抽梢高度为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的平均抽梢高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为不同坡向所接受的太阳光照不同:在相同坡位下,A、D(阳坡)坡向太阳光照最充足,较有利于楸树的高生长,所以抽梢长得快些;C、F(阴坡)坡向太阳光照最少,不利于楸树的高生长,所以抽梢长得慢些;B、E(半阳坡)坡向太阳光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适宜楸树的高生长,所以抽梢长的速度也是中等。还因为不同坡位的土壤肥力不同对楸树高生长有着重大影响:在相同坡向下,D、E、F(下部)坡位的楸树抽梢高度明显大于A、B、C(上部)坡位的抽梢高度。

3.3 不同坡向、坡位胸径生长比较

表3 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的胸径 cm

从表3可以看出:3年生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之间的平均胸径存在差异,平均胸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阳坡下部)>A(阳坡上部)>E(半阳坡下部)>F(阴坡下部)>B(半阳坡上部)>C(阴坡上部)。D(阳坡下部)平均胸径3.98cm,比A(阳坡上部)大6.1%,比E(半阳坡下部)大36.3%,比F(阴坡下部)大39.6%,比B(半阳坡上部)大45.8%,比C(阴坡上部)大65.1%。

采用单因素对 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处理的胸径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40.48大于临界值(F0.01=4.25),P<0.01,说明 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胸径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采用最小显著法对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间的楸树胸径进行差异性检验:除B、E、F之间的胸径差异不显著和A与D之间的胸径差异显著外,其他各处理之间的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为不同坡向所接受的太阳光照不同:在相同坡位下,A、D(阳坡)坡向太阳光照最充足,有利于楸树的根茎生长,所以长得快些;C、F(阴坡)坡向太阳光照最少,不利于楸树的根茎生长,所以长得慢些;B、E(半阳坡)坡向太阳光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尚适宜楸树的根茎生长,所以长的速度也是中等。还因为不同坡位的土壤肥力不同对楸树根茎生长有着很大影响:在相同坡向下,D、E、F(下部)坡位的楸树根茎明显大于A、B、C(上部)坡位的楸树根茎。

3.4 不同坡向、坡位的存活率比较

表4 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的存活率 %

从表4可以看出:3年生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标准地之间的平均存活率存在着不同差异。楸树平均存活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阳坡下部)>E(半阳坡下部)>A(阳坡上部)>B(半阳坡上部)>F(阴坡下部)>C(阴坡上部)。

采用单因素对 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处理的楸树存活率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1.28,小于临界值(F0.10=2.20),P=0.31>0.10,说明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楸树存活率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采用最小显著法对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之间的成活率进行差异性检验:除C与D之间的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处理之间的存活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是楸树插根分殖造林极易成活、存活。

综上所述,楸树在不同坡向、坡位标之间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但平均树高(包括当年抽梢高度)和胸径表现出差异。因为阳坡太阳光照充足,有利于楸树的高生长和根茎生长,所以A、D(阳坡)坡向在相同坡位下长得快些;阳坡太阳光照较小,不利于楸树的高生长和根茎生长,所以C、F(阴坡)坡向在相同坡位下长得慢些;半阳坡太阳光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适宜楸树的高生长和根茎生长,所以B、E(半阳坡)坡向在相同坡位下长的速度也是中等。还因为不同坡位的土壤肥力不同对楸树根茎生长有着很大影响:在相同坡向下,D、E、F(下部)坡位楸树的树高和根茎粗壮度明显大于A、B、C(上部)坡位楸树的树高和根茎粗壮度。

4 结论与讨论

4.1 本试验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楸树造林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对楸树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

4.2 引种楸树经过3年的生长观察,其造林存活率达97.3%,取得初步成效。引种3年后楸树林平均树高3.05m(其中当年抽梢高度1.12m),平均胸径3.11cm。

4.3 种植地的坡向对楸树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在阳坡的生长量>半阳坡>阴坡,阳坡上最大树高(4.18m)与阴坡上最小树高(2.42m)相比相差1.73倍;阳坡上最大胸径(3.98cm)与阴坡上最小胸径(2.41m)相比相差1.65倍。本试验结果与他人对楸树[1]的研究结果相似。

4.4 种植地的坡位对楸树幼树的生长也有显著影响:在相同坡向的下部坡位的生长量明显大于A、B、C上部坡位的生长量。因为下部的土壤肥力通常好于上部的土壤肥力。

4.5 对不同坡向、坡位的成活率、树高、胸径和当年抽梢高度进行方差分析,A、B、C、D、E、F等6个不同坡向、坡位各处理之间的楸树树高、当年抽梢高度和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存活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性检验:除A与F之间的楸树树高为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的树高均存在显著至极显著差异;除A与E之间的楸树平均抽梢高度为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的平均抽梢高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除B、E、F之间的胸径差异不显著和A与D之间的胸径差异显著外,其他各处理之间的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除C与D之间的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6 3年生楸树的存活率、生长量与坡形、海拔高度等关系如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1]刘通高.植地坡向和坡位对楸树引种苗生长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2,41(2):37-39

[2]董凡.楸树扦插繁殖技术[J].甘肃科技,2007(6):222-224

[3]梁润峰,赵鲲,焦云德,等.楸树无性系早-晚期性状相关及早期选择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10(3):1-3,6

[4]洪伟,林思祖.计量林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

[5]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75

猜你喜欢
楸树阴坡坡位
阿尔泰山天然林不同采伐坡向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幸福的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
山坡羊
接坝山区陡坡地段不同坡向油松造林生长状况分析
楸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不同坡向 坡位对祁连圆柏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位藜蒴人工林的生长差异分析
坡向坡位及郁闭度对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坡向和坡位对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