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辣椒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4-03-03 16:25王田利
西北园艺(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辣椒效益面积

辣椒是世界上最大的调味料作物,也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一种蔬菜。我国辣椒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居第2位,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在2 000万亩,年产干椒25万t左右,年产鲜椒约2 700万t,在蔬菜作物中种植规模仅次于白菜,产值和效益则高于白菜,居蔬菜作物首位。据统计,我国目前育成的辣椒品种达600多个,生产中应用的达400多个。我国在自育品种的同时,还从荷兰、韩国、美国等国引进了彩色观赏品种和食用栽培良种。

全国较著名的辣椒产区有河北省的鸡泽县和望都县、河南省的清丰县、陕西省的扶风县和眉县、甘肃省的甘谷县和武山县、湖南省的隆回县和龙山县、云南省的丘北县、江西省的永丰县、贵州省的遵义县等。

我国辣椒出口的主要产品为辣椒干、辣椒粉、油辣椒、辣椒油、辣椒酱、辣椒罐头等。日本、韩国、墨西哥是我国辣椒贸易的重要伙伴。日本进口辣椒的90%来自中国,韩国进口辣椒的50%来自中国,墨西哥进口辣椒的30%来自中国。我国干椒年出口量占世界干椒出口总量的20%左右。陕西线辣椒为我国主要辣椒出口产品。

1 存在的问题

我国辣椒种植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世界辣椒生产大国,但产业发展水平低,并非辣椒生产强国。主要表现在:

1)产量低。辣椒为高产作物,世界发达国家辣椒平均亩产鲜椒达3 000 kg左右,而我国鲜椒平均亩产量仅1 500 kg左右,辣椒的产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导致我国辣椒低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辣椒生长对环境要求较严,我国大部分地方辣椒能生长,但并非适生区,辣椒结果时间受到限制,产量较低。辣椒在适生区,生长时间长,有的地方以树状生长,产能较高,而我国南方夏季炎热,气温高,辣椒在生产中易发生落叶、落花、落果现象,并存在明显的休伏现象,而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方,秋季降温快,影响辣椒后续产量的形成,像甘肃静宁露地栽培的辣椒一年仅可收获两批,这一现象极大地限制了辣椒产量的提高。二是栽培方式落后,我国大部分地方辣椒生产中仍以直播栽培为主,而育苗移栽能有效地延长辣椒生长时间和采收时间,这一措施对我国北方辣椒产量的提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受种植习惯及发展水平所限,育苗移栽的应用是有限的。

2)生产波动性大。我国辣椒以鲜销为主,经多年市场磨合,我国辣椒较适合的种植面积为2 000万亩,这一种植面积下,辣椒售价适当,效益较高,高于此面积就会出现产大于销的局面,价格就会下滑,生产效益下降,而少于该面积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就会拉动价格上升。辣椒生产受多方影响,市场价格极不稳定,有的年份鲜椒可卖到2元左右,而有的年份1 kg鲜椒仅可卖0.6~0.7元,这一现象导致种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遇到价格高的年份,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刺激,导致来年种植面积大增;遇到价格低的年份,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导致来年种植面积减少。而目前种植面积的多少主要靠市场调节,由于市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之供求信息不明,因而我国辣椒生产波动明显。

3)产业发展有萎缩苗头。近年来农用物资价格上涨较快,劳动力工资也大幅攀升,生产成本增加,而辣椒销售价格上升缓慢,种植效益下滑,加之辣椒产业用工量较大,而农村青壮年劳力缺少,辣椒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明显,均不利我国辣椒产业的持续发展,产业整体出现萎缩苗头。

4)加工方法比较原始。与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相比,我国辣椒的加工研究开发明显滞后,很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辣椒加工以比较原始的初加工为主,深加工的少,加工量极低,已成为我国辣椒产业发展的瓶颈。

5)出口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辣椒为我国重要出口产品之一,出口范围广,出口数量多,但由于我国辣椒加工方法比较原始,这就决定了我国辣椒出口只能以初级产品为主,而不同辣椒加工产品,产值相差悬殊,像1 t干辣椒仅值1万元左右,而1 t辣椒红素值30万元。初级产品的出口,很不利产业效益的提升。

6)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我国辣椒产业链条很不完善,政府管种不管卖。有的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在当地鼓动农民大力种植辣椒,进行规模化发展,在产前进行倡导宣传、规划种植区域,技术培训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产后服务远远跟不上,产品销售主要靠市场进行调节,存在明显的产销脱节现象。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倡导成立了产业协会等组织,但这类组织大多比较松散,凝聚力不足,辣椒种植者、经纪人、商贩争利现象明显,整体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这很不利我国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7)辣椒产业食品安全状况堪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辣椒作为我国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无论种植面积,还是消费数量都是相当可观的,其食用安全性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辣椒及其加工产品消费量大,生产中暴露出的安全性问题较多,像近年媒体报道的硫磺辣椒、苏丹红事件、辣椒粉掺杂使假等,充分说明辣椒产品食用安全堪忧。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对策建议

1)稳定面积,提升效益。我国辣椒发展经验表明,全国辣椒种植面积约在2 000万亩时,产业效益较稳定,波动不明显。从2005年左右开始,我国辣椒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今后在加工和出口方面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不宜再扩大种植面积,以防产大于销的局面出现,引起产业效益滑坡,也要注意防止种植规模减少趋势的发生,以保证产业整体平稳发展。在稳定面积的前提下,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错季生产所占的比重,增加优质干椒生产;二是大面积推广育苗移栽技术,以有效延长辣椒果实的采摘时间、提高单产;三是探索辣椒贮藏保鲜新方法,以延长鲜椒供应时间,促进产业效益的提升。

2)加强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全球辣椒及其制品多达1 000多种,而我国目前仅开发出200多种,且深加工比重非常小,开发潜力巨大。要瞄准国际市场辣椒深加工产品的贸易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快辣椒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及引进力度,开发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辣椒深加工产品,大力进行高质量辣椒红色素、辣椒碱、辣椒精(辣椒油树脂)、辣椒籽精油等高端产品的综合性开发,提高辣椒的综合加工效益。特别是辣椒红素、辣椒碱等新产品加工增值明显。辣椒红色素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加工业,目前国际市场年需要量在8 000 t以上,而全球辣椒红色素年生产量仅2 000 t左右,开发潜力巨大。辣椒碱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碱,是由辣椒的成熟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成分,主要用于医药、军工等方面。在医药方面,由于辣椒碱具有镇痛、止痒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疼痛、背痛、运动扭伤和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等疾病。在军工方面,辣椒碱主要用于催泪弹的制造。和辣椒红素一样,辣椒碱的生产量与市场的需要量相比,存在很大缺口,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3)开拓国际市场。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规模,国内辣椒市场已趋于饱和,今后市场的开拓应以国际市场为主。由于鲜椒不耐贮运,具有就近销售的特点,而我国周边国家均有辣椒生产,需求量不是太大,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韩国,由于这两国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在其国内生产辣椒已很不划算,转为进口辣椒,是我国传统的辣椒出口市场,今后应继续保持巩固。2014年应在鲜辣椒的贮藏运输方面下功夫,以延长保鲜时间,减少损失,促进辣椒的远销。干椒历来是我国辣椒出口的主要种类,今年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以促进出口范围的扩大和出口量的增加。

4)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辣椒产业组织化程度已是辣椒产业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应积极扶持一批具有带动性质的龙头企业,实行龙头带动发展战略,通过龙头企业的凝聚,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大力支持辣椒种植合作社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国要走的路很长,可谓任重而道远。

5)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马虎不得。在我国辣椒产业的发展中,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以确保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王田利

王田利,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邮编743400,电话13993348628。

2014-06-11

猜你喜欢
辣椒效益面积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拣辣椒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