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故乡是淮阳

2014-03-03 09:31王君
时代报告 2014年3期
关键词:龙湖男友

王君

我的男友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从他的老祖宗开始一直到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河南。因为同在南阳读大学,让我们这样两条平行线有了交点。

我们平常的交流方式很有趣,他说淮阳方言而我说普通话,在一旁听的人多少有些别扭,可我们却能交流自如。我们对彼此的成长环境都十分好奇,于是在我上大二那年的暑假,跟随男友一同去了他从小生活的地方——河南淮阳。

男友和他的家人带我去了最能体现淮阳历史与文化的太昊陵和龙湖。

淮阳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没想到在这个国家级的贫困县里居然有着可以和杭州西湖相媲美的另一个满是荷花的龙湖。男友骄傲地说:“俺们淮阳,湖水环抱古城,古城屹立水中;湖中有城,城中有湖。走,带你坐坐船得劲得劲!”我笑着回应:“咦,那可中!”

泛舟龙湖,最让我难忘的是龙湖的莲花,举目可见满湖同锦。莲花,亭亭玉立,娇美袭人;或倾或醉,或倚或扶,倒影如其自照,高如美妇,低若女侍。微风轻吹,翻红荡绿。荷叶下可以见到调皮的鱼儿在底下来回穿梭嬉戏,淘气的孩子们折下大大的荷叶放在自己的脑袋上倒扣过来,完全可以当做一顶帽子,晴时可遮阳,雨时可避雨。我是第一次见到水珠滴在荷叶上的样子,真是美极了,如同一颗颗水晶圆滚滚地来回滑动也不会散,在太阳的照耀下折射出美丽的光芒,这样源自自然的美是那些大城市里闲暇之时只会徘徊在“施华洛世奇”里的人所无法理解与想象的。一缕缕散发着荷花香的风迎面拂过,清凉湿润,将这一身酷暑中的燥热荡涤一清,从头到脚、从外到心都是一种期待里的舒服。望着这清澈的湖,我忍不住撩起水来,任水珠从肩膀流至指尖,便融入这水天一色的湖里了。

来到龙湖饱的不仅是眼福,坐在船上的游客手里都拿着那么一捧墨绿色的莲蓬,里面的莲子是可以直接吃的,小一些的比较甜嫩,大一些的比较有口感也更香一些,但这香里还有一丝的苦,那是可以清热降火的莲子心。这样的美景和美味是生在黄土高坡的我从未领略过的。

男友说这龙湖也不是原本就这么大,在1996年的春天,淮阳人民吹响了开发龙湖的号角,仅用37天的时间就清污开发龙湖1980亩,动土方120余万立方米,让龙湖呈现出了现代意味。他舅舅作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也参加了此次的十万民工大战龙湖活动,还从自家带了挖土用的工具和装土用的编织袋,据说编织袋不够用的时候他还把家里的粮食从袋子里倒出来然后又急急忙忙拿着袋子赶回了工地。就这样,淮阳人民靠自己的双手开发了西柳湖区2000亩水面,恢复了瞭望台烟雨、苏亭莲舫、九龙山等原有景点。后来淮阳人又与时俱进建了九龙戏水、九曲桥、梅花亭等景点,周边还建设了游泳场等配套设施,使西柳湖风景区与太昊陵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今面积16000多亩的龙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

淮阳龙湖还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宫殿。”诸多名胜古迹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湖滨和湖中。湖中有画卦台、白龟池、弦歌台、司城贞子阁,陈楚故城和苏辙读书台。湖滨有巍峨雄伟的古建筑群太昊伏羲陵,曹植的思陵冢和我国最早的古城址平粮台。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领部族从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在这里择水而居,繁衍生息,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民族。因此也可以说,龙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湖。曾经这里单纯以农业为生的百姓,如今享受着发展旅游经济所带给他们的硕果。龙湖里面的游船载满游客的同时,百姓的腰包也鼓了。周围的餐馆随处可见,并且量大味美、童叟无欺。来这里吃饭的南方游客平日里习惯了小盘子小碗,遂经常被我们中原人民朴实的大碗所“吓倒”,他们那挥着手捂着碗连说“吃不了了、吃不了了”的样子十分有趣。

逛完了龙湖我们又来到了太昊陵,据说庙会期间,每天有十多万人,最多可达20几万。2008年,因超过82万人次赴太昊陵庙会祭拜,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的世界纪录。如今,香客们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国际学者在此期间也来太昊陵探古寻幽,研究古老的东方文明。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亲临淮阳,畅游龙湖、太昊陵后欣然题词“羲皇故都”。有考古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六千年看淮阳”。太昊陵庙的显仁殿东北角青石台基上,有一个名叫“子孙窑”的圆孔。据传六千多年前,人祖伏羲每逢仲春便以“会”的形式,把各部落青年男女召集起来,中间放一块带孔的石头,青年男女如果相互倾慕有意,分别摸摸石孔,便能成为夫妻,就像现在办理了结婚证才能成为合法夫妻一样。凡是来太昊陵的游人香客,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据说这样既可以多子多孙,又可以使子孙健康,所以被称为“子孙窑”。石窑被人摸得光亮亮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子孙窑”祈福的人数之多。

再往前走便到了“独秀园”,这是一个松柏造型的公园。大家都知道《长恨歌》里的千古绝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里的连理枝是两棵法桐,两树树枝向内生长,自然地连在了一起,并合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1997年6月26日,朱镕基总理在此看到这一奇观,拉着夫人劳安的手,合影留念,说:“我们也连理连理”。还有一棵梧桐树,生长在充满灵气的太昊伏羲陵,却与众不同。它的上面有56个主枝,10000多个细枝,犹如华夏56个民族12000多个姓(现在使用的有3000多个姓)团结在龙的旗帜下。下面的根系苍劲有力,绵延发展,称之为“万姓同根树”。恁看这树干上突出的树瘤像啥?男友问,我说像人的耳朵,男友笑着说这棵树就叫“耳柏”。这树上的大耳朵,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耳”。民间传说,这耳柏有向人祖爷传递民情的作用。百姓有什么心愿或悄悄话,可以对这耳朵倾诉,人祖爷不但可以听见,而且一定会助你如愿以偿。但是许什么愿千万不可让外人听见,天知地知,你知人祖爷知,这样才灵验。我听闻后,赶忙跑到大树耳边说下了自己的心愿。

出了太昊陵来到一个广场,有很多的小商贩,我被上面玲琅满目的小玩意所吸引。“老板这是啥啊?”我指着一排排奇形怪状的小动物问。“这是俺淮阳类特产‘泥泥狗,你看着放着怪好看,拿起来还管吹类!”老板一边夸着他的“泥泥狗”一边拿到嘴边吹了起来,那声音因为工艺的不同有的低沉有的嘹亮。男友知道我的奶奶喜欢收藏小玩物,便买了一套十二生肖让我带回家。老板拿报纸帮我仔细包好放进了盒子里。

回家之后,我翻阅资料得知传说当年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时,用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鸡、小狗洒向人间。而泥泥狗就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关于泥泥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年淮阳大旱,人们愁眉苦脸,无心去朝香祭祖,于是,太昊陵变得冷冷清清。忽然有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阴云密布,一袋烟的功夫便下起了飘泼大雨。人们都被雷雨惊醒,从门缝和窗户向外看,地里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见它们在地里来回走动。这是干啥哩?再一细瞧,明白了,原来都在犁地、耙地。第二天天一亮,人们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过了,于是大家欢呼雀跃,纷纷到太吴陵敬香叩拜。从此,人祖庙的香火旺盛起来。在古时候对“泥泥狗”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能治病”。据说来自山南海北的香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乡,除送给儿孙和亲友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是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要不,咋叫它“灵狗”呢!还有,行路客商,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从“泥泥狗”身上抠下一点点泥土泡茶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乡病”。难怪来淮阳朝祖进香的海外赤子和港、澳、台同胞临行前,都极其虔诚地从太昊陵带走一手巾兜黄泥土回去,我想,他们也许是为了医治眷恋祖国的思乡之情吧。

如今我已经留在郑州工作,去迁户口的时候人家问我为什么要选择留在河南,我也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毕竟我的家乡有我深爱的亲人朋友,每一个角落都是我所熟稔的。也许是因为我终究没有抵得住来自河南青山秀水的诱惑,心里难以割舍培养了我四年的河南沃土,难以忘怀悉心教导我的大学老师,还有那些原本不相识的当地人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的帮助以及一个河南汉子对我的爱……太多太多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把我的心牵到了这里!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湖男友
我爱家乡的大龙湖
上海龙湖天璞“低价”入市龙湖集团如何避免掉队?
美丽的大龙湖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
内在美
刷新
刷新
刷新
美丽的大龙湖
保守者龙湖的反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