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农业 实现“美丽中国”

2014-03-05 22:50姚红
出版参考 2014年1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现代农业协同

姚红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相对工业系统,农业自身内在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高度结合的特性,农业碳源碳汇双重特征使低碳农业比低碳经济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农业可以通过“促汇抑源”双重措施在低碳经济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现代农业向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一是高能耗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资源污染交织在一起,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导致的空气、水体、土壤立体交叉污染已从源头上威胁到食品安全;二是受工业投入品“能源化”影响,农业陷入高成本和政府高补贴的恶性循环。然而在新近的低碳经济发展方案中农业并没有受到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低碳农业发展既需要投入减排、过程减排、增产减排等多种途径的农业减排技术等应用基础科学的支撑,亦需要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和农业科学多学科结合的实际研究。可以说,只有通过耕作制度、减排技术、管理措施的协同控制,以及政府、农户和相关组织的协同推进,才能达到减排和适应、减排和粮食安全、减排和多种效益的协同发展。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和初步尝试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的问题。2009年中央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低碳现代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而这种全新的模式所带动的则是“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经济。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低碳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提高能源及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通过能源结构清洁化对现代石油农业的低碳化改造,提高农业碳生产力,为农业经济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可持续性的农业系统环境。可以说,低碳现代农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农业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的一场革命,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本书提出将农业现代化建立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上,将是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本书作者米松华博士一直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林业经济和生态学的双重研究背景。《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是她这几年的核心研究成果。本专著主要应用系统论中的协同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结合已有低碳农业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代农业理论推导,首先,界定了由概念群、核心要素、衡量指标组成的低碳农业内涵体系,并构建了低碳现代农业分析逻辑框架;其次,应用碳足迹理论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对全国和各省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系统核算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逐年分解分析;再次,利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筛选出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适用性技术和管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微观计量技术以稻田种植为例,对稻农减排技术采纳意愿以及一体化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对低碳农业发展中技术、组织、政策耦合进行深度挖掘,并对水稻种植不同技术组合的排放效果、成本、收益、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低碳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相信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农业与气候变化这一难点问题的决心和努力。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现代农业协同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