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装设效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2014-03-06 11:42黎海添
机电信息 2014年30期
关键词:装设铜线绕线

黎海添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 东莞523000)

0 引言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变换电压、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及调整电压的角色,通过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有效联系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变电站肩负着停送电倒闸操作、记录相关实时的运行数据、日常和特殊巡视及其设备事故处理等工作,其工作量巨大。要想确保其安全性,除应严格按照电力安全规程进行工作外,还应提高工作效率。倒闸操作关乎用户的持续供电时间,如何既安全又高效地完成倒闸操作对生活及生产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最耗时的是装设和拆除接地线,那么缩短装设接地线的时间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变电站倒闸操作及装设接地线流程

变电站倒闸操作不仅对系统的运行方式起到改变作用,而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停电是电力系统时常发生的现象,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停电有时无法避免。其对人们生活而言,会带来诸多不便;对生产企业而言,可能带来较大损失。因此,一旦需要停电,应立即安排消缺、试验、定检、维护等工作。一般情况下,变电站的停电操作流程及其所耗费的时间如下:首先,断开开关并检查位置,平均耗时15min;其次,拉开刀闸并检查位置,平均耗时20min;再次,检查并验电,平均耗时10min;接着,装设接地线,平均耗时30min;最后悬挂标识牌,平均耗时5min。由此可见,装设接电线耗时最长,占38%。因此,要想提高停电操作的效率,减少停电带来的损失,则必须缩短装设接地线的操作时间。

通常情况下,装设接地线的流程为:首先,对接地线各个部分予以检查,如检查软铜线是否断头、线钩的弹力是否正常、螺丝连接处是否松动等,若不符合相关规定应立即调换;其次,搬运及松开接地线;最后,装设接地线,主要在工作段两端,或在有可能来电的支线上挂接地线,在装设过程中应首先装设接地端,再装导线端。根据调查分析,每一个操作流程所耗费的时间如表1所示,对表中数据给予分析可得到:装设地线主要依靠个人的熟悉程度及工作经验,耗费的时间出入不大;检查地线各部分需要时间不长,而搬运并松开接地线所耗费的时间最长,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缩短搬运并松开接地线的时间对提高整个操作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进而研制出接地线绕线架。

2 装设接地线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通过对装设接地线工作效率低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分别从工作人员、选用材料、方法及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总结,得到以下几方面原因:(1)个人搬运难度较大:若按照普通人的举重能力是自身体重的75%左右的标准来计算其搬运能力,可得到一般工作人员的最大搬运能力约50kg。而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接地线重量约20kg,所要搬运的距离长约150m。若人员长时间远距离搬运较重的接地线,极易给工作人员带来伤害,并且相应增加了操作的风险,延长了接地线装设的时间,降低了装设质量。(2)搬运方法不合理:传统的搬运接地线的过程中,常采用肩扛手拿搬运、双手分开托运、两人一起搬运。肩扛手拿搬运可一人搬运,但容易压伤人员肩部,铜线散开极易对背部造成伤害,且搬运速度较慢;双手分开托运也可一人搬运,但容易使腰部受伤,且无法一次性带上其他工具,需两次往返,效率较低;两人一起搬运可适当分担铜线的重量,并减少体力消耗,但无法一次性带上其他工具,需多次往返,增加接地线操作时间。(3)铜线捆绑方法不合理:传统捆绑方法需要两人一起捆绑,其中一人用手抓紧绝缘杆,另一人在绝缘杆上缠绕铜线;而松开时同样需要两个人,增加了捆绑及松开时间。(4)绝缘杆分段:不仅增加了搬运难度,而且还容易在途中散落,可能使脚部受伤,也影响搬运效率。(5)现场地形较复杂:搬运现场不仅有水泥地,而且还有水泥盖板、草地等,往往对接地线的搬运造成阻碍,影响搬运时间。

表1 装设接地线各个流程所耗费的平均时间

鉴于以上原因,特研制出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首先,确定接地线各个部分的尺寸,给予精确测量,最终确定搬运架的结构,如图1(a)所示。其次,确定搬运架的材料。该搬运架主要包括整体结构、固定部分及轮子,拟定几种材料,从中选择最佳的使用材料。其中整体结构主要考虑铁、不锈钢、碳素钢,对3种材料进行对比发现,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耐蚀性及相容性、强韧性,最终选择该材料。固定部分的材料主要考虑绳子与魔术贴,对两者的尺寸稳定性、使用方便性进行对比得到:魔术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为重要的是有弹性,可从绒圈上松掉又打开,进而又可恢复成原型。轮子的材料考虑滚轮与直线轮,其中滚轮拥有较大的载重能力,且移动式转向,操作较方便,可适用于各种地形。综上分析,最终决定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的整体结构采用不锈钢、固定部分采用魔术贴、轮子采用滚轮。最后,验收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整体结构采用不锈钢焊接制作,为了能够让铜线方便地捆绑及松开,特意在侧边设计了开口,可使铜线轻而易举地缠绕于支架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固定部分的魔术贴主要围绕主骨架后采用钢钉固定,与主架构连接稳固,且公母两面分别装于两侧,以中间断口环绕的模式进行收紧粘贴,达到预期设计要求,如图1(b)所示;轮子部分采用滚轮,将其焊接于搬运架的底部,与地面有较小的摩擦力,且转动部分较灵活,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如图1(c)所示。

图1 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结构图

3 结语

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是变电站操作史上重大的技术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可将多段接地线捆绑起来一起搬运,适用于各种地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搬运量;装设地线时间由原来的30min降低到现在的17min,效率大大提高;缩短了接地线搬运及松开时间,节省了成本,降低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1]李俊毅.绕线式异步电机非驱动端轴承及滑环刷架系统的冷却装置[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0)

[2]张晓萌.卧式绕线盘架结构的改进设计[J].变压器,2005(7)

[3]施小豹,曹婷婷.梭形线圈制动绕线架的改进[J].电机技术,2011(5)

猜你喜欢
装设铜线绕线
转鼓过滤机绕线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从性能层面提升观影游戏体验 FIBBR 8K HDMI2.1铜线
铜线高速拉拔过程数值模拟及质量控制
交流绕线电机电刷牌号及数量选择
一种接地线装设辅助伸缩装置的研制
次级线圈绕线锥度对LVDT静态特性的影响
一种新型便携式接地线的研制与应用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装设的必要性研究
电力工程中110KV电气安装工艺初探
马达绕线参数对其功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