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蛋糕

2014-03-06 02:58姚谦
新民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鲁冰花苏州人牛肉面

姚谦

半辈子走到这里,已经过了五十三个生日了。向来生日都过得静悄悄,不敢劳动别人。不过也有例外。去年的生日,我刻意在两三个月前接受了工作的邀请,在生日那天不在台北也离开北京去了苏州。其实也是计划着离开熟识的人,一个人在远方的城市避开生日。那是苏州音乐广播电台的邀约,在生日的隔天办了一场座谈会,谈音乐也谈我的新书。

在入房前酒店的总经理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并且告诉我已安排了晚餐,盛情难却的我心中小小地嘀咕了一下:原先一个人安静的生日晚餐泡汤了。却万万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当我步入餐厅,迎面而来先是一群我不认识的人,经一一自我介绍后,都是苏州香格里拉酒店各部门经理。随着他们身后推上来一餐车,上面有个礼物。我霎时明白这是酒店的精心安排,并且被那一盘推上来的礼物给震住了!那是一张印着《鲁冰花》五线乐谱、一支钢笔、一瓶墨水以及一碗用青花瓷碗装的台湾牛肉面,不过不是真的,是十分逼真的造型蛋糕。那个晚上在上床睡觉前,我不时凑近蛋糕仔细地看,想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做出如此精巧的作品?

隔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拨电话给酒店公关经理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能认识创作我53岁生日蛋糕的作者吗?”她笑着回答:“可以。”半个小时后我与周师傅在咖啡馆见面了。原本只是好奇并且想当面跟他致谢、谢谢他的巧思,没想到却上了一堂难忘的人生甜点课。

周师傅是地道的苏州人,三十出头长相白净斯文,说起话来有吴侬软语的轻柔语调,却没有太浓的地方口音。我实在太好奇了,问他是如何想起了这个点子?花了多长的时间制作?他告诉我制作时间其实不长,他与同事三人花了五个小时,但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蛋糕,他却与饭店总经理以及几个主管开了很长的会议才决定的。首先他们先上网百度了我的数据,甚至挑了一些我写过的文章看,最后决定以墨水与笔为中心的构图来呼应他们对我的想象。而那张薄薄的乐谱却是最艰难的制作,他们上网搜寻了《鲁冰花》的乐谱,然后藉由打印机印在一层白色的甜面皮上。我好奇地问:原来食物也能影印啊?他笑着回答我:这早就不成问题了,问题是印完后他们才发现乐谱是反的,于是得从头再做。

那一碗“牛肉面”也有故事。周师傅微微得意地告诉我,因为他知道我是台湾人,台湾最有名的是牛肉面,而华人过生日喜欢吃寿面讨吉利,于是没到过台湾的周师傅上网找了许多牛肉面的照片仔细研究。我纳闷地说:苏州人不吃面吗?为什么面的形象需要那么仔细地寻找数据?他告诉我:苏州人一直有早餐吃面的传统,苏州的面食重汤头,总习惯把煮熟捞起的面披在汤上露出完整梳理整齐的面,而台湾的面食却不同,面经常是藏在汤里头只隐约露出少部分面来,并且台湾人喜欢在面的表面上呈现配料,如:牛肉块、葱花等等,让面看起来丰盛,这是两地对于面的审美观之差异。他告诉我,蛋糕牛肉面的牛肉块半筋半肉的表现是用巧克力与奶油打出来的,最特别的是那两根鲜红的辣椒,他是用传统中国捏面人的方法完成,还有青花瓷碗上的青花他们还是一笔一笔描出来的。我就这么在不时面露惊讶的表情中,听他说着我的五十三岁蛋糕是如何创作出来,心中既温暖又感动。

很快我们就像相识以久的朋友聊起了生活,周师傅告诉我他原本学的是中餐,却因为酒店甜点部缺人而转入了这部门,改变了他的人生。多年下来他所制作甜点和手工巧克力已在苏州小有名气。现在更多时间他会站在酒店的立场思考,如何在苏州这样的一座住着许多外商人口的传统城市里,以更精致西方甜点吸引客人上门。他还利用周末假日开班授课教儿童制作西方饼干,当他说起这些故事时,我可以看到他眼中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他还说他的女儿总会骄傲地告诉自己的同学:我爸爸会做很多很漂亮的蛋糕!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冰花苏州人牛肉面
能吃的惊喜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冰岛的鲁冰花
钟肇政 《鲁冰花》只是开了个头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牛肉面:兰州的味道
鲁冰花可不是冰花!
白象 红烧牛肉面
张建霖
一本杂志和她的生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