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人物专题片的拍摄手法

2014-03-07 06:40张培军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专题片纪实农牧民

□张培军

农村题材人物专题片的拍摄手法

□张培军

拍摄制作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电视专题片,是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常在我们所拍摄的电视专题片中,有很大比重的题材是直接表现农村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的,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故事,比较容易被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所接受,起到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周围人的作用。但是,如何坚持把镜头对着农牧民,如何更好地挖掘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人物性格,拍摄制作出既受欢迎又富于教育意义的电视专题片,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结合十几年来从事党教片拍摄工作的经验,就农村题材人物专题片的拍摄手法谈几点体会。

借景抒情,以情感人

通常,我们在拍摄农村题材人物专题片时,会不自觉地加入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常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段来达到我们预期的制片目的。在实际拍摄中,不仅需要精心构思、表现人物的现在,往往还需要表现其过去或将来。因此,在拍摄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曾有过的景物借物叙事、借景抒情、以物感人、以情动人,这样既尊重了真实性,又能使人物专题片更生动更富感染力。

如我们在拍摄制作人物专题片《山村壮歌》时,为了反映新疆青河县阿热勒乡呼尔森村哈萨克农牧民在党支部带领下,用十年时间劈山筑渠、引水造地、拉线通电,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奋斗精神,我们拍摄了呼尔森村人当年用过的铁锤、铁凿、抬杆、毛绳、铁链、马爬犁等实物及林海雪原、绵延在山边的大渠、耸立在戈壁上的高压电杆等景物,然后精心编辑,配上悲壮的乐曲,用画面、音乐、解说的组合,生动再现了当年呼尔森村哈萨克农牧民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和不畏艰难险阻的气概。

纪实写意,相得益彰

以纪实手法拍摄党员电教片,在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才开展的那几年曾有过一些争议。不过在党员电教工作者的创作实践中,纪实拍摄已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人物专题片的生命就是真实,农村题材的人物电视片亦如此,只有真实,才能够感动人、说服人、教育人。而这种真实性,主要表现在纪实手法的运用上。在实际拍摄中,要深入主人公的生活、工作环境,注重多采用跟拍、抓拍、抢拍,真实客观地记录最能够表现主人公特点、性格的生动场景,同时适当运用长镜头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一部好的人物电视专题片,除了纪实之外,还应注意意境的描写,在纪实中创造诗的意境,在写意中丰富纪实的内涵。如我们拍摄的人物专题片《戈壁上那片绿色》,就是一部注重纪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专题片。片子记录反映的是新疆阿勒泰市阿苇滩乡哈拉塔斯村哈萨克农牧民在村党支部书记木合买提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事迹。如何生动再现长达二十多年的创业发展史呢?在拍摄中,我们跟踪拍摄了村党支部书记木合买提、村中年龄最长的在青海生活了50年的肯加汗老人、回迁时还是小学生的妇女主任哈依霞等几个村里的关键人物。拍摄他们现在的生活,再拍摄一些在青海的老照片、毕业证书、荣誉证书和一些在青海使用过的物品记录他们的回忆,真实地告诉观众哈拉塔斯村的先辈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回迁阿勒泰时的情感,告诉观众他们在“第二故乡”的创业历程和发展变化,告诉观众这片叫作“黑石头”的戈壁滩如今已是绿树成荫、条田成方,家家住上新房、人人享受医保的富裕村。为了升华哈拉塔斯村人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我们在片名和解说词的写作上都下了很大功夫。首先片名《戈壁上那片绿色》就富有诗意,片中的结尾也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向往——“沙枣花又开了,回到新疆后的第二十二个春天又来了,生长在‘第二故乡’的哈拉塔斯村的年轻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正接过前辈的旗帜,去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选择角度,刻画细节

细节一般是指作品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腻的叙述单位,是构成一部人物专题片叙事结构的基本要素。细节是血肉,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特色,也可以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升华。

如我们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候鸟夫妇》,记录的是一对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夫妇育种的故事。两位主人公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当时听从党的召唤,来到祖国最西北角以哈萨克民族为主体的阿勒泰地区。主人公说:“当时几乎没有农田,没有耕作,更没有适合本地的良种,有限的土地上种小麦也只有一百多斤的收成。”为了边疆的农业发展,为了当地的哈萨克族百姓,他们选择了引种和育种。当第一代杂交品种稳定推广时,孕育了六年爱情的家庭也诞生了。为了加快育种周期,他们开始了秋去春来的南繁,像候鸟一样一“飞”就是二十个春夏秋冬,期间顾不了家庭,愧疚于父母和子女,但收获了“阿春一号”到“七号”这一组可在阿勒泰推广种植的系列品种。为生动表现他们克服困难、执着追求、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我们在拍摄中选择不同角度的细节画面。如两位主人公住房兼办公试验室的土屋、近乎三条腿的办公桌、莫合烟袋、生满老茧卷莫合烟的手、指导当地哈萨克农牧民生产的老照片和主人公花白的头发、花镜、防蚊虫的蚊帽、沾满泥水的雨靴,还有那一口流利的带有江苏口音的哈萨克语,多角度、多景别拍摄,特别是在后期编辑中精心运用特技,认真制作,让观众从突出的细节中了解认识并接受了这两位农业科技夫妇。

在我们电教工作者拍摄的专题片中,拍摄对象常常是先进个人或集体,尽管他们的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却有很大的一致性,他们的区别在于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而最能反映和表现他们性格的,就在于他们身上经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而又十分独特的极具个性的细节,这些细节的表现往往是片中最感人的地方,是人物最具有魅力的地方,人们也正是从这些细节记住了这些人物,记住了这部片子。

精心采拍,巧用两声

人物电视专题片的“两声”是指同期声和现场声。同期声和现场声是构成一部人物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强化作品的真实性和说服力。这里的同期声一种是指人物的“现身说法”,另一种是指与作品人物有关的当事人的声音。同期声可以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心情,这是解说词无法比拟的。除了同期声外,现场声也相当重要,它可以复原生活、渲染气氛。所以在拍摄之前,首先要考虑好同期声和现场声的采录,找好切入点,准备好外接话筒,随身携带。

拍摄时,要做到有画有声,相得益彰。有时拍摄中还要注意抓拍、抢拍一些在后期制作中能够用到的、稍纵即逝的、可遇不可求的现场声。如我们拍摄的《把爱留给大山》,讲述的是一位长期在边远山区乡镇医院工作的医生治病救人的故事。我们在前期采访拍摄中进入一个山区村庄时突然接到一位重度中风病人的报告,医生和我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进入抢救和拍摄状态。医生赶紧掐病人人中、搓病人脚心,在屋梁钉钉子挂吊瓶,土法、洋法一起上,40分钟的抢救惊心动魄,40多分钟的拍摄也记录了医生凝重、沉着、娴熟的操作以及他与病人家属的对话。抢救成功,让医生和家属长吁了一口气,我们的拍摄者也长吁了一口气,后来这段40分钟的现场拍摄在片长15分的专题片中用了整整4分钟,在当年的电教片观摩评比中受到了同行和专家们的肯定和好评。

综上所述,仅仅是我们在十几年创作农村题材人物电视专题片中用心注意的几种常用拍摄手法。其实,比手法更重要的是,在拍制片过程中,拍摄者必须首先被题材感动,这样才能激起拍摄的欲望,也才能拍出更好的画面,并将自己的体验传达给观众。

(作者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远教中心)

猜你喜欢
专题片纪实农牧民
砚边纪实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