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一个梦
——一个百岁老人的呼吁

2014-03-08 10:05马识途
郭沫若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军国主义两国人民奇缘

马识途

我也有一个梦

——一个百岁老人的呼吁

马识途

我也有一个梦,一个做了近半个世纪一直没有实现的美梦。做这个梦的其实不止我一个人,还有几个中国人想和我一同圆这个梦,甚至还有几个美国人也想圆这个梦,一个歌颂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梦。可惜的是一块做梦的中国人和美国人经受不住时光的折磨,大都先后去世,现在健在的只有三位中国人和一位美国人,而且都是九十开外的眼看将要去“报到”的老人。三位中国老人中,一位是原《今日中国》副主编、《人民日报》首任驻美国记者、今年92岁的张彦;一位是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港澳工委副书记)、上海市政府外事顾问、今年96岁的李储文;还有一个就是我,一个一直痴心妄想今又呼吁实现美梦、今年已进入100岁的作家马识途。这个梦的名字可以叫“飞虎奇缘”。

图为美国“飞虎队”战士

这的确是一个奇缘:70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由美国陈纳德将军率领的被称为“飞虎队”的美国志愿援华空军,来华后驻在大后方昆明;这时,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迁至昆明。西南联大当时有几个大学生,现名为马识途、张彦、许乃炯等人,和在西南联大主办的专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公社的主办人,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下属学生救济部主办的学生服务处工作的李储文等人,先后和飞虎队的十几个想了解中国抗日真实情况的飞虎队员贝尔、海曼、埃德曼等相识,结成朋友,约定每两周聚会一次,互相交流两国文化思想情况。在近两年之久的时间里,从未中断,结成深厚的友谊,一直维续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美国飞行员回到美国才暂时中断。他们中有5位路过重庆时,被介绍和周恩来见面,并有3位有幸由周恩来引见给当时正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毛泽东主席,进行亲切的谈话并摄影留念。那张3个美国大兵和毛泽东主席的合照现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凝固成经典。毛泽东主席当时的谈话和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那份友谊保留在《毛泽东选集》中,也已成为经典,并将永远传承下去。

自从这些美国朋友回国后,我们之间的友谊因为各自国内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两国未能建交)中断了一段时期。但就是在那个时期,美国朋友即使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也一直在呼吁中美建交的群众运动中,成为最活跃的积极分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形势稍变,他们就多次捧着我们当年的合照,到中国来找老朋友。因为我们当年在昆明与他们交往时用的是英文名字,他们自然无法找到我们。直到张彦去美国任《人民日报》记者,才联系上。从此,我们之中有两位出国任大使,一位去世界银行任中国代表,李储文在上海也和几个到上海的美国老朋友见了面。就是我身处内地,贝尔也两次到成都,海曼一次到成都,专程来看望我。我们之间的友谊真是时移世易,风吹浪打,日益深厚,从未褪色。还有的已持续到下一代。这样的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佳话,虽然有的见于媒体;且有热心美籍华人做成光碟,曾在中国电视台晚间放过;美国友人也曾写成专著在美国出版过;然而,似乎在国内不甚彰显,知之甚少,引为遗憾。

去年,我们眼见日本右翼分子大肆嚣张,不仅妄图窃取我国钓鱼岛,而且明目张胆宣称改变宪法,整军经武,要复活军国主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政要悍然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妄图篡改历史,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还妄想重做甲午旧梦,加我以耻辱条约。最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右翼势力,鼓吹军国主义的同时,还在日本人民中煽风点火,鼓吹大和魂,颂扬武士道,颇为得势。去年除夕,日本鼓吹军国主义的电影《永远的0》上演,轰动日本,夺下票房首榜。安倍晋三看后对媒体宣称“非常感动”,并在新年致辞中强调:“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同名小说《永远的0》发行达300万本,同名漫画发行480万本,创日本小说发行新纪录。一部电影,一本小说,竟在日本民间造成如此重大影响,大和民族主义精神竟然如此深入民心!日本人民诚然是爱好和平拥护中日友善的,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嚣张却值得警惕。我们这些深受日军侵略之害的中国人触目惊心,仿佛又听到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声。

可是我国抗战文学和影视作品怎么样呢?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亘古未见的惨痛历史,在银屏上所见不多,莫非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可歌可泣的事迹,似乎没有多少票房价值,不值得搬上银幕吗?甚至有些影视“戏说”抗战,歪曲历史,令人痛心!

我偶然在今年初读到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的一篇专评此事的文章,提出中美两国应共同关注日本右翼的嚣张气焰,建议“赶紧制作当年中国军民与美国援华空军合力抗击日军的电影、电视连续剧,经过平面、主流媒体的造势,推动美国人民对中国友善。”这马上唤起我当年“飞虎奇缘”那个美梦,并且得到张彦、李储文的热烈响应。我们虽然都是日薄西山的老人,却希望我们的文学界、影视界能有人助我们圆梦。现在中国和美国已决定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把歌颂两国人民友谊的“飞虎奇缘”搬上银幕,也许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以提供一点正能量。两方面怀着美梦的朋友们虽然多已去世,但是我们现在拥有的资料和素材十分丰富,作为一个作家,我曾试写过框架故事,也可贡献给编剧,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我们也希望宣传文化领导部门能关注三个老人的呼吁,希望调动精兵强将,用艺术精品的力量破解主旋律影视作品与票房价值相悖的谬说。

(原载2014年5月16日《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锦厚)

猜你喜欢
军国主义两国人民奇缘
大自然的色彩奇缘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福泽谕吉的亚洲观
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中国公众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
羽衣奇缘
镜头?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