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在早产儿视网膜数字照像检查中的应用

2014-03-08 20:07刘淑芳李世莲尹芙蓉唐小娣
医药导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滴眼液结膜卡因

刘淑芳,李世莲,尹芙蓉唐小娣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眼科,武汉 430022)

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在早产儿视网膜数字照像检查中的应用

刘淑芳,李世莲,尹芙蓉唐小娣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眼科,武汉 430022)

目的 观察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在早产儿视网膜数字照像(RetCam)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早产儿RetCam检查120例,使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进行疼痛评估,用于判断药物疗效;观察眼部及全身情况判断其安全性。结果83例(69.2%)早产儿检查中疼痛表现轻,仅10.8%有重度疼痛表现,且74例(61.7%)有疼痛减轻表现。检查后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眼表损伤及感染。结论早产儿使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后行RetCam检查表面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丙美卡因,盐酸;早产儿;视网膜数字照像;麻醉,表面

2012年8月~2013年3月,笔者使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后行早产儿视网膜数字照像(retinal digital camera,RetCam)检查120例。临床观察其眼表面麻醉起效快,大多数患儿疼痛轻,无明显眼部刺激,临床使用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新生儿监护室内进行RetCam筛查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120例。早产儿孕龄27~36周,平均(30.00±1.21)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69± 0.78)kg。全身情况稳定的出生后3~6周早产儿纳入检查。首次检查矫正胎龄(孕龄+出生后周龄)32~ 39周,平均(33.00±1.37)周。男77例(64.2%),女43例(35.8%)。对生命体征尚不稳定、有急性病症患儿则暂缓检查。向所有患儿家长交代有关事项,知情同意检查。

1.2 方法 将患儿身体裹成蜡烛包状,助手拇指及食指分别固定于下颌及额部,同时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及唇色等。散瞳后轻开睑,双眼结膜囊滴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商品名:氟易,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352)各1滴。上开睑器,RetCam镜头透过凝胶与角膜呈非直接接触下检查视网膜。心率>180次·min-1或<100·min-1时暂停检查,取下开睑器或停止顶压巩膜;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90%时予以鼻导管给氧,好转后带氧完成检查。RetCam检查均由同一眼科医生完成。

1.3 观察指标 检查前后手持裂隙灯下的角膜、结膜情况及测量睑裂长度。检查过程及其前、后10 min的心率及SpO2。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 facial coding system,NFCS)[1]进行疼痛评估,观察早产儿RetCam检查中面部表情:①皱眉;②挤眼;③鼻唇沟加深;④张口;⑤嘴垂直伸展;⑥嘴水平伸展;⑦舌呈杯状;⑧下颌颤动;⑨嘴呈“O”形;⑩伸舌。有其中1项为1分,无为0分,总共10分。<5分为轻度疼痛, 5~7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1]。24 h后检查眼表、进食及睡眠情况。药品不良反应:观察结膜、角膜及眼分泌物。

2 结果

初次筛查出视网膜病变患儿32例(26.7%),其中男婴25例,女婴7例。3 d复查1例,每周复查1次7例,每周复查2次31例次。其中复查3次1例,复查2次11例,复查1次14例,未复查6例。初次视网膜病变阴性患儿,每周复查2次136例次。复查患儿均未出现眼部感染及其他不适症状。

在眼表检查中,早产儿结膜光泽差、角膜表面干燥斑43例(35.8%)。睑板腺管口白色膏状物溢出,示睑板腺功能障碍18例(15.0%)。角膜灰白浑浊1例。睑裂长度:13~15 mm 12例(10.0%),~17 mm 47例(39.2%),~19 mm 38例(31.7%),>19 mm23例(19.2%)。

0.5 %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眼后均匀涂布眼表,患儿无挤眼、皱眉表现,无眼红。开睑时轻度疼痛83例(69.2%),中度疼痛24例(20.0%),重度疼痛13例(10.8%)。其中挤眼100.0%,皱眉109例(90.8%),鼻唇沟加深104例(86.7%),张口102例(85.0%),下颌颤动32例(26.7%)等。重度疼痛13例,早产儿伴持续大声哭叫(13例)、眼球外上翻转(13例)、转头(11例),身体的扭动(7例)、呼吸急促(5例)及屏气(2例)。在常规无巩膜顶压的RetCam检查时疼痛集中开睑前30s,之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减轻74例(61.7%)。

11例睑裂13~15 mm患儿有重度疼痛表现,3例接受巩膜顶压患儿有重度疼痛。而另2例睑裂分别为16,18 mm患儿巩膜顶压时表现中度疼痛。1例患儿出现SpO2<90%,3例患儿心率>180次·min-1,1例患儿行顶压巩膜时心率<100次·min-1。

检查完成后10 min患儿生理表现(心率及SpO2)与检查前10 min均正常。24 h后检查眼表情况,均正常睁眼,无畏光,无流泪,无红肿。检查前后角膜透明性无明显差异,结膜无明显冲血,3例患儿因行巩膜顶压后出现结膜下小片状出血,眼分泌物均无明显增多。进奶量及睡眠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具有防盲的重要意义,对早产儿也是刺激较明显的一项检查。MEHTA等[2]报道可引起脉搏、血压和SpO2的变化,同时伴有面部疼痛反应及哭闹,尤其是开睑时影响明显,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既往开睑后进行间接双目检眼镜时,需行巩膜顶压,耗时长,刺激也明显。现应用RetCam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耗时短,巩膜顶压少,刺激较小。研究证实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3]。眼部神经分布密集,刺激更易引起疼痛。角膜的神经纤维纤细,无髓鞘[4],对低浓度的麻醉药即可显效。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是酯类表面麻醉药,其亲脂部分的苯环引入羟基及烷氧基,麻醉效果较强,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敏感;其亲水部分有叔胺,水溶性好,利于药物扩散;其药物结构不同于普鲁卡因和丁卡因,无交叉过敏,刺激症状仅及丁卡因的1/3[5]。因此特别适用于眼科检查及操作前的表面麻醉。应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结膜囊冲洗,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适症状[6]。

本研究采用NFCS进行疼痛评估,将早产儿疼痛分为轻、中、重度疼痛。NFCS是可靠有效的新生儿疼痛评估方法[1]。有效的表面麻醉有利于RetCam检查的开展,同时保护患儿的全身机能。有关视网膜病变筛查时患儿的表面麻醉效果观察,笔者未见文献报道。

早产儿全身发育不完善,本研究中首次检查矫正胎龄平均(33.00±1.37)周,RetCam检查需要尽快完成。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麻醉作用20 s起效,而丁卡因滴眼液需1~3 min起效。HERRING等[7]研究发现盐酸丙美卡因的犬角膜最大麻醉效果尚可,1滴组可持续15 min,2滴组可持续25 min。本研究中,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1滴均可完成检查,未行重复滴药。检查90%患儿均能良好耐受,疼痛程度轻至中度,96%患儿无生理体征改变,经及时处理,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RetCam检查,患儿心率及SpO2较检查前无明显变化,进奶量及睡眠均无明显异常,24 h后回访及各复查患儿均未出现眼部感染及其他不适症状。

0.5 %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首先阻滞痛觉纤维。常规RetCam检查时,69.2%患儿疼痛表现轻,仅10%患儿有重度疼痛表现。13例重度疼痛患儿,11例为短睑裂(13~15mm)患儿,3例因巩膜顶压所致,1例顶压眼球引起眼心反射。本研究中开睑可能是患儿疼痛的主要原因,与MEHTA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对睑裂过小的患儿,可使用口服葡萄糖、安慰奶头等减缓疼痛[8]。检查前、中、后监测的心率100~180次·min-1、SpO2≥90%者占96%,疼痛后生理体征无明显波动,提示可能实际疼痛小于疼痛评估值。事实上,RetCam检查时包裹的约束感、头部的固定以及光线的刺激等,均可使患儿产生反射性挤眼、皱眉、眼球上转及咧嘴等表情,易与疼痛本身引起的面部表现相混淆或叠加,使得疼痛被高估。本研究中,早产儿疼痛集中出现在开睑后约30 s,74例患儿检查中疼痛减轻,可能与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随后阻滞了温觉、触觉及深感觉纤维有关[4]。

早产儿多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其泪腺及结膜杯状细胞也在发育中[9]。本研究中35.8%眼表干燥,15.0%睑板腺功能障碍,眼表脆弱易于受损及感染。表面麻醉药具有一定的角、结膜上皮毒性,并影响上皮再生。HERSE等[10]发现滴用盐酸丙美卡因1滴组角膜厚度变化不明显,2滴组则明显厚于对照组。本研究中使用1滴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尽量减少药物对早产儿角膜上皮的影响。检查中患儿角膜透明性良好,结膜无充血,24 h后均正常睁眼,角、结膜无明显受损及感染。同时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可引起结膜、角膜上皮细胞损失和结构变化以及干眼症等不良反应。眼科最常用苯扎氯铵[11],CHERN等[12]报道局部麻醉剂滥用可导致角膜念珠菌二重感染的发生。对于需要多次RetCam检查的视网膜病变阳性患儿,选择无防腐剂的表面麻醉药是很必要的。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为单剂量包装,不含防腐剂,降低了眼表损伤及感染的风险。本研究中,首次筛查出视网膜病变患儿有32例,其中复查26例,以及视网膜病变阴性的复查患儿,未出现感染病例。除3例有巩膜顶压史的患儿出现点状结膜下出血外,角膜均透明,无结膜充血、溢泪及分泌物增多等感染表现。研究认为能较好掌握其用量及用法,是可以避免表麻药不良反应发生[6]。由此可见,正确使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早产儿眼表面麻醉是安全的。

临床医生应该树立早产儿也能感知疼痛的观念,在临床实践中尽量避免疼痛。本研究证实,早产儿RetCam检查前滴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起效快,疼痛反应轻,检查耐受良好,无明显眼表损伤和刺激。

[1]GUINSBURG R,DE ALMEIDA M F,DE ARAUJO P C,et al.Reliability of two behavioral tools to assess pain in preterm neonates[J].Sao Paulo Med J,2003,121(1):72-76.

[2]MEHTA M,ADAMS G G,BUNCE C,et al.Pilot study of the systemic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screening methods used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J].Early Hum Dev, 2005,81(4):355-360.

[3]WALKER SM.Pain in children:recent advances and ongoing challenges[J].Br JAnaesth,2008,101(1):101-110.

[4]李美玉,王宁利.眼解剖与临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10.

[5]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69.

[6]洪春燕.爱尔卡因在眼科手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22-123.

[7]HERRING IP,BOBOFCHAK M A,LANDRY M P,et al. Duration of effect and effect of multiple doses of topical ophthalmic 0.5%proparacaine hydrochloride in clinically normal dogs[J].Am JVet Res,2005,66(1):77-80.

[8]王小永,魏艳.新生儿疼痛的评价和管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8):502-504.

[9]阎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

[10]HERSE P,SIU A.Short-term effects of proparacaine on human corneal thickness[J].Acta Ophthalmol(Copenh), 1992,70(6):740-744.

[11]HUBER-VAN DER VELDEN K K,THIEME H,EICHHORN M.Morphological alterations induced by preservatives in eye drops[J].Ophthalmologe,2012,109(11):1077-1081.

[12]CHERN K C,MEISLER D M,WILHELMUS K R,et al. Corneal anesthetic abuse and Candida keratitis[J]. Ophthalmology,1996,103(1):37-40.

DOI 10.3870/yydb.2014.01.017

R988.1;R604

A

1004-0781(2014)01-0062-03

2013-04-26

2013-07-25

刘淑芳(1980-),女,湖北天门人,住院医师,硕士,专业方向:小儿眼科。电话:(0)18672970108,E-mail:cherrytree007@163.com。

猜你喜欢
滴眼液结膜卡因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