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4-03-08 22:14左绍汉陈红祥
养殖与饲料 2014年4期
关键词:巍山县种羊公羊

左绍汉 陈红祥

云南省巍山县畜牧兽医局,云南巍山 672400

一直以来,巍山县不少农户把肉羊养殖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养羊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目前由于经济、观念、技术、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巍山县肉羊产业发展还处于各家各户分散饲养到中小规模集中饲养的转型时期,加大引种力度、充分利用良种资源、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改良路线、改变饲养方式、提高养羊科技含量,是巍山县肉羊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笔者针对巍山县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巍山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巍山县国土面积2200km2,其中山区面积2051.94km2(占国土面积的93.27%),森林覆盖率为64.65%(以灌木、小乔木为主),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适合肉羊养殖;巍山县是以回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当地群众有传统的养羊习惯和丰富的养羊经验,商品羊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随着羊价的攀升,群众的养羊热情越来越高,羊存栏量不断增加,2010年养羊户有3567户、存栏142797只;2013年养羊户增加到4000余户、存栏170266只,其中能繁母羊81998只,年出栏肉羊238787只,年出栏率144.25%。2011年起,在各级部门领导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已将肉羊养殖作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产业来抓,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补助农户购买优质种羊改良当地品种,以提质增效。但因其力度较小,至今引进外血良种公羊不足600只,良种覆盖率只有21.95%,严重制约了巍山县肉羊产业的发展,急需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投入资金,注入科学技术。巍山县肉羊产业必将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群体质量差

占全县国土面积93.27%的广大山区,存栏羊17万多只,引进外血良种公羊不足600只,良种覆盖率不到30%;引进种羊利用多年,近亲繁殖现象严重;本地品种双羔、三羔率少,羊群增速较慢,急需优良种羊对群体质量进行改良。

2.2 政府支持力度小

2011年以来,巍山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农户引进优良羊种给予20%的补贴,农户投资80%,很多农户不愿或无力购买,良种覆盖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当地养羊产业的发展

2.3 养殖观念落后

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种公羊自家选育,外来血缘较少;二是以天然放牧为主,没有计划,不分群进行饲养和补饲;三是公母搭配不当,40~50只母羊搭配1只公羊,同村部分农户只养母羊不养公羊,种公羊负荷重。四是公、母羊比例失调且羔羊哺乳时间长,导致母羊体质差、空怀期长、繁殖力低(头年均产1.3窝)、年出栏率低;四是近亲繁殖,管理粗放,羔羊成活率不高。

2.4 小农意识强

部分养羊户将享受政府补贴购入的种羊以高价出售给周边县市养羊户,将本地资源无形转让给其他地区,严重阻碍了当地养羊业的发展。

3 发展建议

3.1 做好宣传

通过宣传让养殖户了解到品种是决定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好的品种是提高畜群质量的关键、是增加养殖收入的基础,进而提高养殖户对羊品种改良的认识,使其重视自家羊群改良、提高群体质量,达到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的目的。

3.2 制定合理改良路线

巍山县通过民间购买和政府引种,引入努比羊对本地品种进行杂交,其后代长势良好,适应性强、个体大、产肉性能提高,极适合当地肉羊产业发展,是巍山县肉羊产业发展的首选品种。可将此品种不断引入,进行级进杂交,以不断提高当地羊群品质,增加养羊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养羊产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3.3 加大引种投入

1)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引种及乡镇间的调换由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优先考虑基础母羊较好、养殖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乡级相关部门负责村社间的种羊互换,巍山县多属自然放牧养殖模式,严禁村内互换;二是相关部门积极督促、指导建立配种制度,推广公母分群饲养,推行计划配种,尽量让羔羊集中产在气候适宜季节;三是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

2)分担引种成本。建议县、乡、户共同承担引种成本。一是各级政府和农户将引种成本纳入财政和家庭预算,建议县财政承担50%,乡财政承担25%,农户自筹25%;二是后备种羊饲养管理由养殖户负责,适当给予补助;三是将种羊轮换及淘汰收入纳入专户管理,统筹使用。

3)建立种羊轮换制度。种公羊最长使用年限可达到10周岁以上,但是规模养殖条件下,种公羊使用到5岁以后配种力就会下降。巍山县养羊以天然放牧为主,建议种羊使用年限为6a。种羊轮换使用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种羊引入在乡内使用3a,并在乡内村间轮换使用后调入其他乡镇;二是村间种羊互换要注意两村间距离;三是将原养母羊淘汰,选育一代杂交母羊作为基础母羊;四是让2~3户基础母羊少的养殖户合用1只种羊;五是将次年引入种羊再次补充到最先投放种羊的村社养殖户羊群中。如此连续4a,可将良种血缘引入93.75%。

3.4 严格执行淘汰制度

当地基础母羊繁殖率低,生长速度缓慢,养殖效益差,一旦培育出下一代母羊群,一定将原有羊群淘汰,各代公羊都作为商品羊投入市场,使用6a后的种公羊进行淘汰。

3.5 制定种羊饲养管理方案

为了促进养羊业的发展,必须制定种羊饲养管理技术方案。一是种羊分群饲养,按计划配种,严禁频繁使用;二是各养殖户必须精心饲养种羊,确保健康,保证其配种能力;三是到种羊轮换时,必须达到品种种用标准,否则以后不予扶持;四是有缺陷的种羊,一律淘汰,不再进行轮换,结束种用使命。

3.6 科学档案管理

羊群必须做好档案管理,特别是种公羊。在进行杂交改良和选育过程中,级进杂交四代,可使良种血缘达到93.75%。巍山县可参照种用标准自行选育种羊,根据档案记录,错开血缘纳入种用,也可向周边县市投放,提高良种羊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巍山县种羊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巍山县乡镇中学宣传思想工作现状阐释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公羊触篱
吃狼肉
非繁殖季节提高公羊精液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