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加忠诚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教学

2014-03-11 02:33贺志涵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忠诚商务英语功能

摘要:功能加忠诚理论对于目前的翻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培养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尝试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并对具体的教学步骤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功能;忠诚;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22-02

上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理论研究在德国发展迅猛,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就是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与传统的对等翻译理论相比,功能翻译理论更适合于应用文的翻译,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译员的教学培训中。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在商务翻译工作日益频繁的今天,为国家培养符合商务翻译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也正是高职院校开设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根本目标所在。由于我国的翻译教学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教学理论、模式及方法大多还停留在原地踏步阶段,教授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强调语言文字的对等转换,却忽视了语言之外的文化交际因素。目前,翻译教学界正在热烈探讨关于翻译教学的改革问题。因此,如果能将功能加忠诚这一功能翻译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有效结合,无论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一、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概念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赞同按照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对文本进行分类的做法;她拥护目的论,但也指出目的论的不足(即不同读者对译文的期望不同,翻译目的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读者,翻译目的可能违背原文的写作初衷);她还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曼塔里某些观点,认为目标文本不能独立于原文之外。诺德提出:“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文信息发起者和目标读者负责。”并将这一责任称作“忠诚”。由此可见,“功能”和“忠诚”是诺德理论的两大基石,“功能”是使译文在目标语境中按预定方式运作的相关因素,而“忠诚”不仅是文本上的忠实,更是指译者、原文作者以及读者和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功能”是译者对原文以及目标语境是否深入把握的前提,“忠诚”则是诚信交往和译者职业素养的体现。

二、功能加忠诚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材料在教学诸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选择。首先是采用高职高专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学生用书,在选择上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师要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同时根据地域特点和学生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其次,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从企业一线搜集真实的商务翻译材料作为有效补充,如公司的宣传册、会议记录、宴会等场合的致辞、商务信函、合同等,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尽量保证教学材料的新鲜度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鼓励专业教师立足本校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以促进专业成长,为课程建设积累经验。

2.文本功能模式分析。诺德认为文本功能的不同模式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她吸取了布勒的研究模式,即文本有三个基本功能:指称功能、表情功能、诉求功能,并在此模式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功能:寒暄功能。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功能在文本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具体翻译问题的影响。(1)指称功能:指称功能是指描述现实或虚拟世界中某事物的实际情况,其典型文本包括学术论文、教科书、报纸期刊杂志、科普书籍等等。翻译问题在于,源语文化中对该事物的解释可能不同于目的语文化。因此,要将事物与其特定的社会模式联系起来,使学生弄明白文本所指称的到底是什么。(2)表情功能:表情功能是指文本叙述者对某件事物的态度和情感,其典型文本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或者诗歌,还包括评论文章、日记或私人信函。翻译问题在于,文本功能以作者的感受为中心,因此,由于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价值体系的不同,对事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3)诉求功能:诉求功能是指文本根据读者内心的感知,如过去的经历、知识储备、感情等来启发和诱导其产生共鸣,作出回应,其典型文本如商业广告等。与表情功能相反,其文本功能是以读者的感受为中心,其目的是得到读者的认可。翻译问题在于,不同文化产生的感知差异往往导致读者不被引导。因此,要充分把握读者的喜好,让学生选择最能得到读者认同与唤起共鸣的译文。(4)寒暄功能:寒暄功能是指文本中用于营造友好氛围,拉近彼此距离或者建立某种影响等的交际套语,如中国人打招呼时常常问“你吃了吗”,而英国人会询问天气等。因此,要判断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约定俗成的文化,提醒学生翻译时加以区分,避免其他非寒暄功能的产生。

3.翻译功能类型分析。当然,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功能是不可能完全反映源语功能的,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功能分析,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从译文和译文读者以及从译文和原文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诺德将翻译过程概括为两种类型:纪实翻译与工具翻译。纪实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表现源语文化内部交际互动的情境,如翻译组织结构、领导人演说、商务信函、单证、合同等,可以选择纪实翻译,字斟句酌,必要时添加注释,以保证元文本的准确性。而工具翻译强调的语文化,以源语文化交际为模型,做的语文化交际的工具。如翻译标识、广告、产品介绍、公关文稿,商务报告等,则会用到工具翻译,使目的语获得与源语相同或类似的功能。因此,要教会学生根据文本功能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翻译过程。

4.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翻译问题分类。在实施教学步骤方面,功能翻译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三个有力工具: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1)翻译纲要,即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由于学生缺乏先验知识的引导,一般不能独立推断出目的语的文本功能,因此,教师需要以委托人的身份,为学生指定翻译背景纲要。翻译纲要的内容包括:译文的预期文本功能、读者、文本接受时间与地点、传播媒介,有时还包括译文目的或出版译文的动机。只有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翻译纲要,才能进一步了解译文功能,从而决定合理的翻译步骤。(2)原文分析。虽然功能翻译强调译文的目的,但对原文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文是信息的来源,也是译文表达信息的出发点。原文分析帮助译者做出以下判断:翻译任务是否可行;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符合翻译纲要。原文分析还包括文外因素,即信息发送者及其意图、接受者、媒介渠道、交际地点、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互文因素等和文内因素,如词、句、段落到内容主题等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对原文进行分析,目的是为翻译的可行性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结合翻译纲要各项要求,将源语与目的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原文中或保留或调整的信息,选择翻译功能类型。(3)对翻译问题的分类。首先要注意区别翻译问题和翻译困难。翻译困难是由于语言、文化知识或翻译能力上的不足而造成的主观困难,而翻译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与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翻译能力无关。翻译问题分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语用问题产生于源语和目的语的情境差异,文化问题表现在使用规范与常规,语言问题涉及到对比语法学,文本问题体现在语篇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对翻译问题的处理应采取自上而下的顺序,即从语用层面开始分析,先判断是纪实翻译还是工具翻译,再根据相应的文化背景、心理需求等指标进行调整,其目的是根据问题分类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生认识问题以及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4)翻译评估。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从语言元素的转换入手,然后根据个人对目标情境的理解评估翻译效果,这种评估方法的短处在于,学生会过于寻求词汇和语法的对等,而忽略文本在目标情境中的应用作用。因此,功能翻译理论指出,教师应首先从功能的角度入手,看翻译过程是否满足以下两点要求:是否能正确执行翻译纲要中的指示;是否能合理解决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等翻译问题。(5)忠诚原则的体现。如果说功能理论是翻译教学的指南针,那么忠诚原则就是翻译行为的润滑剂。翻译过程是翻译行为参与者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译者要在这种人际交往中展现自我价值,获得他人的信任,就必须本着“忠诚”的工作态度,满足客户的需要,对委托人、原著作者以及读者负责,保护译文应有的功能。将忠诚原则引入商务翻译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教学中要注意区别“忠诚”和“忠实”的不同,前者侧重的是人际关系的交往,后者则强调文本之间的对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忠诚意识比培养语言能力本身更具意义,高职学生所从事的企业一线的职业岗位,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也决定了教学必须两手抓,既抓语言能力又抓交际能力,在翻译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忠诚原则。endprint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能较好地运用于课堂,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但是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两点问题:第一,功能加忠诚理论要求同时忠诚于委托人、原文作者和读者三方,但是,译文和原文的功能目的不可能绝对相同,教师作为假设的委托人,在设定翻译纲要时,到底是要求学生忠诚于自己,还是忠诚于原文作者或读者,其标准较难界定,折中的办法是由教师设计出不同的功能需求,分别针对委托人、原文作者和读者三方开展翻译实践,但这样做无疑将功能加忠诚理论止于课堂教学,对其是否能真正应用于工作实际提出了质疑;第二,同样假设译文和原文的功能目的不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原文分析的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对原文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原文进行分析的意义何在?这一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必定会给学生带来种种疑惑,只要按照设计好的翻译纲要,只翻译符合目的文本功能的部分就行,为什么还要分析原文的功能呢?这些问题反映出功能加忠诚理论的一些矛盾之处。

功能加忠诚理论从划分文本功能模式入手,指导译者根据原文文本在不同目标语境中的功能,通过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进行分类等步骤,力求在同时忠诚委托人、原文作者和读者三方的基础之上,翻译出既保证原文信息的完整,又充分满足译文读者需求的译文。功能加忠诚理论考虑到了翻译各方的利益和意愿,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工作交流,能有效指导目的功能明晰的商务文本翻译,同时也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翻译教学思想,特别适用于译员的职业培训和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功能加忠诚理论等实用性新观念的引入,必定会在翻译教学改革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萌.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探究[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金敏娜.从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看商务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6).

[3]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2005,(1).

[4][德]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0).

作者简介:贺志涵(1981-),女,湖北人,硕士,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管理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忠诚商务英语功能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仪式化的“忠诚”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仪式化的“忠诚”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