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

2014-03-12 10:33广东省吴川市浅水镇文化站524500
大众文艺 2014年17期
关键词:群众活动建设

(广东省吴川市浅水镇文化站 52450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急需建立相应的新机制。群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同样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进一步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在这一趋势下,我们有必要对群众文化展开深入探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一、群众文化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在这一情况下,群众文化的重要性便逐渐凸显了出来,它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源于民族民间文艺,且与民族民间文艺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可以说,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上说,都是对民族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

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由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道德又为群众文化注入活力,提供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稳步前进。所以,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可以帮助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振奋精神,进而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二、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

(一)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核心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一核心的认识产生偏差,一味地注重 “发展经济”,并将其作为了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甚至认为群众文化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毫无关联。这就造成了认知的偏差,认为每年举办几场下乡演出、放几次电影,或者组织一个比赛就可以了,这种认知严重阻碍了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单一、陈旧的形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这时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一些旧形式,不思进取、不求创新,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可见,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也急需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丰富。

(三)民间文化队伍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地区,自主组成的民间表演队伍越来越多,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民间团体始终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为了吸引群众观看,甚至会表演一些低俗、不雅的节目,这就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偏离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初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反面影响。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

群众文化工作的宗旨,就是“千方百计地把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搞丰富、搞热闹”。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依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适时开展一些诸如瞻仰革命圣地,参观主题展览,开展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以及灯会、歌会、戏剧节、主题文化节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革命历史,以此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加强群众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文化工作人才队伍的艰辛付出和大力推动。要想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首先,在队伍建设上,应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各地的相关部门应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拓宽思路、创新方式,不仅要适当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还要改变对文艺人才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职称、学历,还应结合其业务技能和业绩进行综合评价,这是推动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尤其是培养高素质文艺人才的一个重要保证。其次,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搞活文化管理机制。各级文化部门要把培训文化业务骨干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列入计划之中,大力扶持群众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并加强业务指导,建立群众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扩充群众文化的人才队伍,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繁荣的良性循环。

(三)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建设

阵地建设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阵地建设。只有具备开展活动的阵地,才能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这就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地服务设施,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要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加强“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图书室”的建设,同时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为基层群众提供必要的文化服务设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综合效用。

总之,要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就必须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各级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好群众文化发展的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直接的效果,促进社会的进步,让人民群众品尝到文化惠民的甜头。

参考文献:

[1]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张辉.新形势下城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与创新[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01).

[3]赵巧慧.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功能与建设新考[J].华章,2009(11).

[4]王雪荣.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华章,2014(08).

[5]瑙敏扎雅,乌日格木勒,朝格扎雅.浅谈如何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J].大众文艺,2014(01).

猜你喜欢
群众活动建设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多让群众咧嘴笑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