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

2014-03-12 05:57彭广文
关键词:古汉语单数第一人称

彭广文

(青海师范大学 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

彭广文

(青海师范大学 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古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余(予)、朕、卬、台”几个,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后“我”在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汉语语言历时长久,第一人称代词从古至今在数量、称数、格各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发展变化。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变化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主要涉及第一人称代词的数量、称数、句法功能等方面。就文献资料展开研究的,如张玉金[1]对西周、春秋时期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做了详细分析。其主要针对的是这一时期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余(予)、吾、我、朕、卬、台”等词的数量变化、使用频率变化以及这些词在语料文献中的句法功能。就第一人称代词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问题做出相关论述的,如黄盛璋[2]、周生亚[3]、贾则夫[4]等,这些学者对于第一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也集中在先秦上古汉语时期,对这一时期使用率最高的几个第一人称代词“余(予)、吾、我、朕”,从称数和格位的变化上进行论述,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关分析。

前人对第一人称代词的研究集中于先秦上古汉语以及西周春秋时期,但是汉语语言历时长久,第一人称代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古今文献资料并对其中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做历时统计,从数量、称数、句法功能上论述其在古今汉语中的对比发展。

一、古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历时统计

古代汉语文献资料中保存了大量有关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通过整理文言文典籍不难发现,同样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吾、余(予)、我、朕”等分布情况存在差异。

“余(予)、吾、我、朕、卬、台”这几个第一人称代词在古汉语时期使用最为普遍,选取最能反映上古汉语语言特点的文献《诗经》、《尚书》、《周易》为例,分析第一人称代词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余(予)、吾、我、朕、卬、台”这几个第一人称代词虽然都存在使用情况,但是“我”使用的最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古代文化了解的不断深入,甲骨文作为我国最早的文字一步步被探索。张玉金先生在对殷墟甲骨研究以后得出:“我”共出现611次,“余”出现170次,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春秋时期,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主要是“我”和“余”。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文献占据主流位置,因此要研究这一时期第一人称代词的分布情况当以诸子文献为基础。根据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到战国时期,各第一人称代词总使用率依次为:“吾”、“我”、“余”、“朕”。在这一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吾”的使用率逐渐增加甚至跃居第一位,而在上古汉语中占主流位置的“我”使用率虽然也很高但已经退居二位了,且“余”、“朕”的使用率急剧下降,“余”从上古时期总使用率25.1%到表二中选取的最后一书《吕氏春秋》中仅占4.1%,“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使用已经处于边缘位置上了,“朕”在此之后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大部分是出现在例证所引用的古文中,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自称始皇帝,用“朕”作为皇帝专称,自此,“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完全消失。还有“卬”、“台”等词在上古汉语中主要存在于《诗经》、《尚书》中,到战国后期已经消失。

秦王朝统一天下的短暂历史过去以后是汉朝六百多年的统治,两汉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出现史学为主的诸多著作,如《三国志》、《汉书》、《史记》等等,并影响后世史家文学的兴盛。

选取从两汉至明朝时期的史学著作《汉书》、《三国志》、《隋书》、《新唐书》、《南宋史》、《明史》作为统计对象,统计结果显示:在从两汉至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以“我”和“吾”为主。这二者共同分担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不难看出,两汉以后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对战国后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一个继承与发展。此外,单就“我”和“吾”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二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交替占据第一人称代词的主体地位。

上古汉语时期结束后一些词逐渐失去第一人称代词的功用,从这一时期到现代汉语时期主要的第一人称代词的历时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如图1。

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只是表单数的“我”和表示复数的“我们”。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第一人称代词在数量、称数和格位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二、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各方面的变化

(一)在古今汉语中使用数量上的变化

就我们所接触到的现代汉语而言,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仅“我”这一词(“我们”用来表示复数),而从上古到明清时期被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有:我、吾、余、予、朕、台、卬。

殷商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只有三个,即“我”、“余”、“朕”。现今出土的文献上记载的我国最早的文字当属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而在甲骨文字中作为第一人称代词被频繁使用的就是“我”字。《尚书·商书》的文献记载中“余”是被公认的第一人称代词,“朕”一词在秦以前虽然使用次数较少但是也在第一人称代词的适用范围之内,直到秦统一六国以后“朕”才成为皇帝专称。

到了西周时代,第一人称代词的数量明显增多。西周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五个,即“我、余(予)、朕、卬、吾”,比殷商汉语增加了两个。“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古代汉语中使用情况记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其一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至于“吾”充当第一人称代词被使用,记载存在一些争议。此外,在西周语料中还可以见到第一人称代词“台”,只不过出现次数比较少罢了,“戎生编钟”属于西周晚期的铜器,其中已出现第一人称代词“台”(写作“辞”)。所以西周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可以说是六个。

到了春秋时期,文言文文献典籍数量增加,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频率也有所增加,但在数量上并没有增加,即“我、余(予)、朕、卬、吾、台”。春秋战国以后,随着朝代更替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原本的一些第一人称代词逐渐消亡,两汉以后的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以“我、吾、余(予)”为主,在上古汉语中出现过的“朕、台、卬”等词已经退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范畴,“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在秦以后完全消失,还有“卬”、“台”等词在上古汉语中主要存在于《诗经》、《尚书》等古语料中,到战国后期已消失。

现存的大量明清小说所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以“我、吾”为主,如清代著名的口语体长篇小说《红楼梦》中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俺、侬。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中国汉语就以单一的“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

至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完成其在数量上的变革。

(二)在古今汉语中称数方面的差异

在汉语人称上,都是以单一的一字表示单数形式(第一人称代词是我,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第三人称代词因对象不同用他、她、它表示),在单数形式后面加词尾“们”表示复数形式,如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们”的作用是附着在人称代词之后用来表示复数形式的,不可以单独使用。

而在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相对于现代汉语就要复杂得多。在现有的语料中,春秋时期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数量最多,一般认为有六个,即:我、吾、余(予)、朕、台、卬。黄盛璋指出,关于代词称数的问题,可能的情形不外三种:一是只能表示单数,二是能表示单数也能表示复数,三是只能表示复数。凡是汉语的代词,都能表示单数,只能表示复数不能表示单数的情形是没有的。黄盛璋的上述说法不完全正确,因为在甲骨文中“我”只表示复数,也就是说存在他所说的第三种情况。这里就古汉语文献中出现的六个第一人称代词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只表示单数的第一人称代词,另一类是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的第一人称代词。

1.只表示单数的第一人称代词

整理各代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在上古汉语时期,在殷商汉语中,“余”和“朕”都是表示单数的。在西周汉语中,“余(予)”、“朕”、“卬”只表单数。“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有表示单数的情况,例如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周易·中孚》),这个例子中的“吾”就是表示单数的,其余情况基本是表示复数的。“台”在西周语料中只出现两次,都是表示单数的。到了春秋汉语中,表示单数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是“余(予)”、“朕”、“印”、“台”。

余(予) 在春秋时代的语料中,“余(予)”都是表示单数的。例如:

(1)晋姜曰:余唯司(嗣)朕先姑君晋邦。余不段妄宁,经骓明德(《晋姜鼎铭》)。

在这一例句中“余”是晋姜的自称。在春秋时代的语料中,绝大多数的“余(予)”都是表示单数的。仅有的表示复数的例子如下:

(2)公及王姬曰:余小子,余夙夕虔敬朕祀, 以受多福(《秦公钟铭》)。

朕 各种史料中记载的“朕”写法都是一致的,在西周和春秋时代的语料中,“朕”都是表示单数的。如:

(3)泰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秦公簋铭》)。

卬 “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时期共出现四次,也都是表示单数的。而到了春秋汉语的语料中也,只出现了几次,都是表示单数的。其一例为:

(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至战国以后,“卬”就退出了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范畴。

台 “台”作为一个仅在上古汉语中活动过的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晚期的语料中出现了两次,写作“辞”。 后来“台”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主要存在于《尚书》中,如:

(5)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

这里是用作第一人称单数。

2.既可以表示单数又可以表示复数的第一人称代词

吾 “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文言文中使用时既可以表示单数又可以表示复数。如:

(6)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易经·中孚》)。

在这一例证中,“吾”是表示单数的。在春秋时代的语料中,“吾”被用做第一人称代词一共在金文文献中出现了7次,也都是表示单数的。而在战国以后,“朕”、“台”、“卬”等词消退,“余(予)”也逐渐萎缩,此时“吾”和“我”成为主要第一人称代词。“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也从这一时期开始既可以表示单数又可以用来表示复数(只是在各朝代表示单数与表示复数的比例有所差异)。

我 “我”是我国汉语中可以追溯到的,历史最久的,生命力最为长久的第一人称代词,它是唯一一个在经历长久历史变迁后仍然保留下来并被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我”这一词在古今汉语中“数”的形式也有差异。“我”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在甲骨文献中“我”就被当做第一人称代词来使用,这时的“我”都是表示复数的。在此后各代文献中,“我” 既可以用来表示单数又可以用来表示复数。“我”指称复数的用例如下:

(7)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尚书·文侯之命》)。

“我”指称单数的用例如下:

(8)我以享孝, 乐我先祖, 以祈眉寿,世世子孙,永以为宝(《鄙黛钟铭》)。

直至发展到现代汉语中,“我”成为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形式,“我们”表示复数形式,但是在某些具体的语句和语境中,“我”也可以指代复数,例如“我国”,在这一例中,“我”所指称的就是复数。

这是第一人称代词在称数方面的一些变化,关于各个第一人称代词称数的详细情况,还需结合当时的具体语料加以具体分析。

(三)在古今汉语中“格”与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异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是汉语语法范畴的一个部分。名词、代词做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做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形式,做间接宾语时用与格形式,表领属关系时用属格形式。

在现代汉语中,“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我拿了一本书)、直接宾语(就是我)、间接宾语(给我一本书)、定语(我的姐姐),所以在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可以用于主格、宾格、与格、属格。

而在古代汉语中,充当过第一人称代词的“余(予)、吾、我、朕、卬、台”这几个词,在流传下来的语料文献句子中所发挥的句法功能是存在差异的。

余(予) 在春秋时代,“余(予)”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句子成分,也可以作兼语,还可以与别的词构成联合短语作判断句谓语。

作主语:(9)余不畏不差,惠于政德,淑于威仪(《王子午鼎铭》)。

作宾语:(10)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诗经·豳风·鸱鹗》)。

作定语:(11)唯正月吉日丁酉,徐王义楚择余吉金, 自作祭鳊(觯)(《徐王义楚觯铭》)。

朕 前文分析显示,“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其存在的文献主要为《尚书》、《诗经》、《论语》、《孟子》、《逸周书》等。在这一时期,“朕”主要是用作主语和定语。到春秋时期,“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开始变少,只出现了19次,主要用作定语,例如:

(12)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秦公钟铭》)。

卬 “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时代已经出现,在《尚书》中出现2次,在《诗经》中出现了4次,可以作为主语也可以作为宾语。作主语,如:

(13)樵彼桑薪,印烘于堪(《诗经﹒白华》)。

(14)印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直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诗经·大雅·生民》)。

作宾语如:

(15)哀哉!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印自恤(《尚书·大诰》)。

(16)肆予曷敢不越印敉宁王大命(《尚书·大诰》)。

台 据上表所示,“台”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次数与使用的实践都不是很长,不论是西周时代还是春秋时代,“台”都是用作定语的。

我、 吾 “我”、“吾”这两个词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汉语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两汉以后的语料文献中基本都是“我”、“吾”。

“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时期语料《周易》中,只出现了一次且是作为主语,春秋时期“吾”一共出现了7次,分别用作主语、定语。战国后至明清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吾”的使用率逐渐增加,“吾”在句子中也主要充当主语、定语等,即黄盛璋所认为的第一人称代词“吾”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于主格、领格,一般是不用作宾格的。

“我”作为古今汉语中使用最多的第一人称代词,从殷商汉语至现代汉语“我”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大致是相同的,即文言文中的“我”也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等。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在句子中发挥的句法功能,综合所有出现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其句法功能是大致相当的。

三、结论

第一人称代词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古至今在格、数、量等方面都发生 显著变化,由文言文中的多个发展到今天的单一一个;由文言文中只表示单数的和既可以表示单数又可以表示复数的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独特的“我”。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所发挥的句法功能可以说是文言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一个综合。所以就第一人称代词这一系统而言,最早在文言文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我”,现代汉语中仅存的第一人称代词也是“我”。“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典型代表,通过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发现其本身也映射着从古至今、从文言文至现代汉语的变化。

[1] 张玉金.春秋时代第一人称代词研究[J].语言研究,2008(4):66-72.

[2] 黄盛璋.古汉语的人身代词研究[J].中国语文,1963(6):443-472.

[3] 周生亚.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J].中国语文,1980(2):127-139.

[4] 贾则夫.对“朕”、“余”(予)、“吾”、“我”的初步研究[J].陕西师大学报,1981(1):101-108.

(责任编辑:李 军)

The Diachronic Evolvement of First Person Pronouns in Chinese

PENG Guangwe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of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s are"wu"(吾),"wo"(我),"yu"(余),"zhen"(朕),"ang"(卬),"tai"(台)and so on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wo" has occcpied the main body status 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of first person pronouns . Chinese language has a long history,during this time the first personal pronouns in number, called number, lattice aspect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Chinese language;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 change

2014-08-12

彭广文(1982-),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H1-09

A

1671-5322(2014)04-0047-04

猜你喜欢
古汉语单数第一人称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单数和复数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走迷宫
单数和双数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