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绘画艺术探析

2014-03-12 13:14李巍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蜡染绘画艺术

李巍

(烟台职业学院会计系,山东烟台264670)

蜡染绘画艺术探析

李巍

(烟台职业学院会计系,山东烟台264670)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有的文化熔为砂砾,在岁月的河床中慢慢消逝;有的文化推陈出新,在岁月的河滩上熠熠生辉。而蜡染绘画艺术就属于后者。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提高,蜡染绘画以其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研究探讨了就蜡染绘画的基本情况、历史追溯、起源传说、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种类特征、工艺流程等,并对蜡染绘画的延伸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蜡染绘画;艺术探析;延伸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苗岭山麓的苗家姑娘,丹寨排调山沟沟蜡染艺术家(丹寨蜡染被称为“东方第一染”)王阿勇,曾两次到美国,进入白宫等地进行蜡染绘画艺术表演,她的表演轰动了整个美洲大陆,受到极高的赞誉,至今她的多幅蜡染绘画作品还收藏在美国白宫中,向人们打开了民间传统蜡染绘画艺术的大门。无独有偶,1984年,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刘子龙蜡染艺术展》,刘子龙这位被誉为“现代蜡染之父”的开拓者,他延续了2000年的民间蜡染绘画艺术,打开了现代蜡染绘画艺术的新的大门,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现代蜡染绘画艺术的热潮。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蜡染绘画艺术的世界,领略它独特的迷人魅力。

1 蜡染绘画艺术的历史文化源流概析

1.1 蜡染绘画艺术的基本情况

蜡染绘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是从社会学还是文化学的角度,蜡染绘画艺术都具有非常宝贵的人文资源价值。

蜡染,古称“蜡缬”,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其名,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是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如今仍然在苗、布依、瑶、仡佬等族中广为流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绘画艺术,流行性极广,已成为了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1]。

蜡染绘画艺术是中国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花,长期以来,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沿革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蜡染绘画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1.2 蜡染绘画艺术的历史追溯

蜡染绘画艺术是我国苗族地区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蜡染绘画艺术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一代传承一代,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了。

我国发现的蜡染绘画文物,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从这些遗存的历史文物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

1.3 蜡染绘画艺术的起源传说

蜡染的古称为“蜡缬”,是因为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据考证,对“蜡染”一词进行最早、最确切记载的文献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它的卷五十之“众缬”是这样描述的:“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借助辅染物辅助而印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传说有一个美丽聪明的苗族姑娘,她喜欢美丽的鲜花和漂亮的裙子,于是就想在裙子上染出各种漂亮的花卉图案,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有一天,她躺在一簇簇的怒放的鲜花丛中沉思,不知不觉睡着了。朦胧中有一位美丽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一个百花园里,那里有无数漂亮的花草,看得她入了迷,连蜜蜂爬满衣裙都都没有察觉。等她醒来才明白是一个梦,再低头一看,一只蜜蜂从她的身上飞走,还在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弄脏了衣裙。她只好把衣裙脱掉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想重新再染一次,然后放到沸水里漂洗,取出来一看,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她心头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点在白布上,白蜡点在白布上画出了花朵的图案,然后放入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融化掉蜂蜡,画布上立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看到自己梦想成真,她高兴的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她的歌声,都纷纷跑来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欣赏她美丽的花裙,学习她描绘的技艺。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以及布衣族,瑶族,仡佬族、水族、土族、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传开了[2]。

2 蜡染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2.1 蜡染绘画艺术作品的基本种类

现在的蜡染绘画艺术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民间制品,大多数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妇女和民间艺人自绘自用的蜡染绘画染制品,属于民间工艺品;另一类是作坊制品,主要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大批量生产的蜡染绘画产品,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艺术家制品,顾名思义,就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性的蜡染绘画作品,也称为“蜡染画”。

这三大类蜡染绘画制品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影响,可谓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复杂现象在艺术界也是很少见的,这也就突显了蜡染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2.2 蜡染绘画艺术独特的传承方式

蜡染绘画艺术这种古老的传统工艺能够世代相传,与它独特的传承方式是分不开的。蜡染绘画艺术大都在西南少数民族流传,比如被称为“蜡染之乡”的贵州安顺,因其少数民族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必须由妇女掌握蜡染绘画艺术这一技能及明确它的特定功能。

走进西南少数民族的村寨,可以看看家家户户的妇女们在各自的门前挂着精心制作的蜡染绘画制品,她们还会捧出大量的得意之作展示给游客,言语间洋溢着喜悦与自豪。她们大多从六七岁就跟着家中的女性长辈学习蜡染绘画的技法,十多岁时就可以自己制作精美的蜡染绘画制品,如蜡染衣裙、蜡染提包、蜡染手帕、蜡染床单等等。每逢节日,她们就会穿戴着自己最满意的制品参加活动,通过这些蜡染绘画制品,小伙子们就会看出她们的聪明才智,以此作为重要的择偶条件,聪明能干的姑娘,总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和爱慕。

正是通过这些方式,加之蜡染绘画艺术在少数民族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才使蜡染绘画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更完整地保持了其传统面貌,也为我们保存了最直接、最宝贵的蜡染绘画文化遗产。

2.3 蜡染绘画艺术负载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历史悠久的蜡染绘画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这种寓意和文化内涵渗透到蜡染绘画制作的全过程中,尤其充分体现在蜡染绘画作品的图案纹样上。传统的蜡染绘画艺术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具有审美方面的价值,并且具有像文字程序式的符号功能,让人们在欣赏蜡染绘画作品形式美的同时,还能够挖掘出它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全面认识到蜡染绘画艺术的人文价值。

因为各地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各不相同,所以蜡染绘画艺术的使用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各地的蜡染绘画制品带有各地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3 蜡染绘画艺术的延伸与发展

3.1 保护蜡染绘画艺术的意义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势必会对蜡染绘画艺术等一些古老的民间艺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蜡染绘画艺术所具有的那种独特魅力、文化底蕴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风格,恰恰来源于它繁琐的手工制作过程,这是任何机械化生产所无法替代的。

蜡染绘画艺术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所蕴含的温暖和充满人性的艺术形式,在这个人与人关系日趋冷漠的社会,更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使人们感受到心底残余的爱与温暖。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保护像蜡染绘画这种古老的民间工艺,让它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一样,永不磨灭。

3.2 保护蜡染绘画艺术的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蜡染绘画艺术的宣传力度,如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展览馆和研究所等机构,通过展览、宣传、研究等形式,使民众对蜡染绘画艺术的认识不在局限于对普通工艺美术品的欣赏,而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出发,加深了解,明白它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和内涵,产生甚至加深保护意识[3]。

进行改革创新。对蜡染绘画进行改革创新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蜡染绘画艺术的同时,对蜡染绘画的工艺流程、选作材料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和技巧创造蜡染绘画新的表现形式和造型风格,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下去。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蜡染绘画艺术的研究探讨,使我们对蜡染绘画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寓意、迷人的审美魅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值得我们进一步保护、研究和发展。

[1]祝秉权.蜡染绘画美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3(2).

[2]钟绍琳.蜡染绘画艺术探析[J].艺苑,2011(3).

[3]刘浔.穿行于人生与艺术创造的维度[J].郑州大学学报,2000(3).

(责任编辑 孙胜文)

J523.2

A

1673-5382(2014)03-0040-03

2013-11-26

李巍(1981-),女,山东芝罘人,烟台职业学院会计系助教.

猜你喜欢
蜡染绘画艺术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纸的艺术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