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观察治疗

2014-03-12 08:38赵静芳
当代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腹膜肾功能病情

赵静芳

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治疗一直是现今临床医学的前沿性课题,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及权威的实践证实,一直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本文选取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为(41.1±3.1)岁;平均透析时间39个月。腹膜透析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为(43.0±2.9)岁;平均透析时间38个月。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4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为(44.0±3.2)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低蛋白、低盐饮食,并予降压,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纠正贫血等对症处理[1]。在此治疗基础上,38例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本院选用Gam b roAK-200U ltra,AK-95 s,AK-95血透机,使用空心的纤维透析器实施碳酸氢盐透析,患者每周透析3次,4 h/次,1个疗程为3个月。45例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本院使用的是Bax ter乳酸盐透析液2 L CAPD,4次/d,1个疗程为3个月[2]。透析清晨抽取三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检测FT 3,FT 4,TSH,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随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详细记录病人的症状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文中的实验中数据使用平均值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血液透析组病情稳定36例,继续留院2例;腹膜透析治疗组病情稳定有41例,继续留院4例,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的血清FT 3明显低于对照组[(3.49±0.61),(3.30±1.07)VS (4.39±0.90)pm o l/L,P<0.01];FT 4,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0±2.90),(17.01±4.41) VS (18.01±1.90)pm ol/L,P>0.05;TSH(μIU/m L)],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1±3.36),(3.35±1.66)VS(2.65±1.40)μIU/m L,P>0.05]。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后各组的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1 治疗后各组的各项指标的比较(±s)

组别例数FT 3(pmol/L)FT 4(pmol/L)TSH(μIU/m L)血液透析组38 3.49±0.61 16.90±2.90 3.61±3.36腹膜透析组45 3.30±1.07 17.01±4.41 3.35±1.66对照组40 4.39±0.90 18.01±1.90 2.65±1.40

3 讨论

临床上,慢性肾衰竭患者因其器官的损伤,会有一定程度的内分泌失调,而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内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而言,可能加重患者的氮质血症及水肿,对此,需要改善患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现象,进而减少对肾功能的损伤。

临床上需要检测慢性肾衰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的FT 3,FT 4,TSH水平,通过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病情。本结果提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FT 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FT 3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该病的重要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漏诊、误诊,提高确诊率[3]。对于治疗该病患者所采取的不同方式,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医院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应当借助借助FT 4的水平来判断,本文结果证实,在FT 4水平上,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地差异。对此,通过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为此,临床上需要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此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常规性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左旋甲状腺素需要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给药及调整剂量;(2)对于血压升高的患者,应当服用降压药,维持血压于稳定的水平;(3)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医生应当重新评估病情,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等[4-8]。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一方面需要借助先进的检测手段,确诊该病;另一方面应当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形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 唐惠祥,谷雄荣,曹文英,等.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低渗性脑病1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183-184.

[2] 叶晓燕,姜萍,董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心血管疾病相关大中分子物质清除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12(4):193-194.

[3] Zoccali C,Tripepi G,Cutrupi S,et al.Lowtriiodo thyronine:a new facet of inflammation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5,12(4):193-194.

[4] 朱云海,李奕,龙廖凤.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低血压变化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1):105-107.

[5] 李萍.中医整体辨证加大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2):103-104.

[6] 王丹,朱宏祥.以血液透析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左心衰3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1(23):46-47.

[7] 韩莹.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19):213-214.

[8] 冯增斌,高宇,刘晓燕,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2例临床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15(2):145-146.

猜你喜欢
腹膜肾功能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