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2014-03-12 08:38杨光涛
当代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颌面部颌面口腔

杨光涛

口腔颌面部骨折是骨科一种常见的外部冲击造成的骨折损伤,主要由于交通事故以及工伤引发。颌面部骨折支架由于解剖以及生理特征,受到外力冲击损伤后极易发生骨折,骨折类型较为复杂,导致患者咬牙合功能障碍,面部畸形,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面部功能以及美观。临床治疗要准确掌握患者骨折部位、类型、经正常复位和固定,以便恢复解剖形态以及生理功能[1]。本研究选择120例面颌部骨折患者,其中60例采用闭合复位固定,另外6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面颌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口腔颌面外科》诊断标准,并依据患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其临床症状确诊为面颌部骨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咬牙合紊乱以及面型不称。其中男性88例,女性32例,年龄<10岁的5例(4.17%)、10~20岁的14例(11.67%)、21~30岁的39例(32.50%)、31~40岁的31例(25.83%)、41~50岁的15例(12.50%)、51~60岁的8例(6.67%),>60岁的8例(6.67%)。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63例(52.50%)、高空坠落伤14例(11.67%)、拳击伤26例(21.67%)、摔伤11例(9.17%)、其他6例(5.00%)。骨折类型:下颌骨骨折58例(48.33%)、颧骨复合体骨折26例(21.67%)、上颌骨联合骨折13例(10.83%)、上颌骨骨折9例(7.50%)、鼻眶筛区骨折12例(10.00%)、牙槽突骨折2例(1.67%)。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致伤原因、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入选病例均在知情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手术方法 本研究入选患者在入院当天立即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补充充足的液体和血容量,纠正其休克。待患者病情稍微稳定,能耐受手术时,结合其影像学资料确定其骨折的具体部位、移位程度、骨折线、牙合骨折的关系等,制定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2],另外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照组60例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复位的方法主要为经内口切口复位、局部小切口复位、半冠状切口复位、手法复位;固定方法主要采用口外颅颌绷带固定、微型钛板固定、颌间牵引固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张口度以及颌面部外观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正常,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骨折线对位良好;有效:患者张口度以及颌面部外观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骨折线对位稍差;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的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整理所得的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2例(70.00%)、总有效59例(98.33%);对照组显效28例(46.67%)、总有效46例(76.67%),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是组成人面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维持牙齿正常的咬合关系以及正常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但是,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征,在受到外力压迫时,极易出现骨组织损失,如缺损、移位、骨折等。相关临床研究报道,发生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男性和女性比例约为3∶1,本研究中男∶女=2.75∶1,可能和病例数量较小有关。口腔颌面部骨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主要是由于此年龄段男性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容易发怒、激动、好奇、冲动等因素有关,另外,加之没有良好的安全和保护意识,容易发生事故导致口腔颌面部骨折[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骨折主要发生于20~40岁,占58.33%。口腔颌面部骨折部位受到骨折原因以及外力大小影响,下颌部面积较大,位于面部下1/3处,极易受到各个方向外力的撞击而发生骨折,由此,口腔颌面骨折主要为下颌骨骨折,在本研究中占48.33%,主要因素为交通事故伤(占52.50%)。

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遵循的主要原则为积极有效地抢救、复位、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最终达到恢复患者正常咬合关系以及面型对称的目的[6]。口腔颌面部骨折复位情况以及固定效果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骨折复位的方法为:闭合复位、切口复位,切开复位局部损伤相比于闭合复位大,但其具有彻底清除骨折部位碎骨的优势,对骨折缺损的修补效果显著[7-8]。内固定术的应用稳固了颌面部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手术恢复时间,咬合关系恢复以及功能康复效果均能让广大医师和患者满意[9]。本研究结果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闭合复位固定。

[1] 刘吉平.2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治疗与回顾[J].中外医疗,2012,31(13):88-89.

[2] 池佳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13-14.

[3] 皇甫胜利,常立军,和鲁予,等.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89-190.

[4] 胡欣.口腔颌面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41-42.

[5] 曾勇.口腔颌面部骨折30例临床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1,7(8):128-129.

[6] 马秋萍,汤学敏.口腔颌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6):201.

[7] 王晓菊.132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治疗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2(z 2):148.

[8] 粱承亮.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及并发症的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9):29-30.

[9] 郑海.可吸收材料在口腔颌面创伤中的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11,40(18):1845-1847.

猜你喜欢
颌面部颌面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