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分布研究

2014-03-13 21:29刘大伟马朝旺段玉玺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线虫病土样线虫

刘大伟,马朝旺,段玉玺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2.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 110866)

1899年俄国人雅切夫斯基在我国东北发现大豆胞囊线虫病[1],之后该病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是大豆生产中流行性、毁灭性强的重要病害[2]。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一种土传的定居性内寄生线虫,在适宜条件下,完成一个生活史只需30 d左右,繁殖力很强,形成的胞囊有极强的生活力和广泛的适应性,极难防治。我国现已在14个省市发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河南、湖北和陕西等地,其中东北地区西部和北部,黄淮海地区危害较重。该病害一般使大豆减产10%~30%,严重地块可达70%~90%[3]。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9.87万hm2左右,单产水平较高。但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造成大豆产量连年下降,致使近年来辽宁省大豆种植面积缩减。本研究通过测定辽宁省26个地区大豆田中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明确大豆胞囊线虫在辽宁省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更好地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采集

1.1.1 采集地点

2006~2008年,于大豆生长季节后期(一般为夏末秋初),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康平县西关乡、开原市、昌图县、海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清原县高山城镇、朝阳县、建平县、喀左蒙古族自治县、辽阳市太子河区、辽阳市刘二堡镇、营口市熊岳城镇、盖州市、大连市金州区、瓦房店市元台镇、庄河市、东港市、凤城市、北镇市、大洼县、绥中县、葫芦岛市南票区、阜新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26个地点采集土样。

1.1.2 采集方法

采用5点取样法。将大豆连根挖出并挖取大豆根际5~20 cm土层的大豆根围土500 g左右,将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装入采样袋中保存,贴好标签,供分离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备用。

1.2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的测定

采用淘洗过筛法分离胞囊[4]。各地土样每份称取100 g风干土,倒入塑料盆中,边注水边搅拌,均匀后静置3~5 min,将上清液倒入28目(在上)和60目(在下)网筛中过滤,重复3次。然后将60目网筛上的分离物淋洗到100 mL小烧杯中,最后将分离物过滤到200目脱脂棉网上,每份土样重复3次。然后在体视解剖镜下统计胞囊数量,计算胞囊密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的测定

研究结果(表1)表明,大豆胞囊线虫在辽宁省普遍分布。在所调查的26个市(县、区)中,88%的大豆产区含有大豆胞囊线虫,平均每百克风干土中超过10个胞囊的地块占73%。其中康平县西关乡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最高,达到54.33;而开原市、东港市和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为0;大多数地区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介于20~55之间。由此可见,辽宁省各个地区的大豆田中大豆胞囊线虫的密度是很大的。

表1 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

2.2 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病分布情况

通过对辽宁省26个地区的土样进行分离计数,绘制出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病分布示意图(图1)。其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目大于30个的地区有11个,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和北部地区。而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目低于10个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

图1 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病分布图

图2 大豆胞囊线虫在大豆根部的危害症状

3 结论与讨论

3.1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的测定

1984年,刘维志在东北多个地区采集土样进行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证明了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5]。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的大小,可作为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的指标。胞囊密度较大的地区,病害容易严重发生,而胞囊密度较小的地区,病害不易严重发生。

本研究在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所采集的土样中,均分离到了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只是数量有所差异。在胞囊密度较大的地区如康平县西关乡,由于大部分地区的主栽作物为大豆,而且常年连作,容易发生大豆胞囊线虫病。在胞囊密度较小的地区如建平县,土质硬易结块且水分保持不好,不易发生大豆胞囊线虫病。

3.2 土壤条件与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及危害程度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及危害程度与土壤条件关系很大,通气良好的沙壤土(如辽阳市太子河区和凤城市)或干旱贫瘠的土壤(如朝阳市、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和昌图县)适于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长发育,碱性土壤(如大洼县)更适合大豆胞囊线虫的生活和繁殖。当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相等时,盐碱土和沙土地区较黑土地区(如清原县)发病重。

[1]戴芳澜,相望年,郑儒永.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远 方,段玉玺,陈立杰,等.不同抗性大豆品种与大豆胞囊线虫的田间群体动态关系研究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2(3):163-166.

[3]Niblack T L.Protect your soybean profits:manage soybean cyst nematode[M].Columbia: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University of Missouri,1993.

[4]刘维志.植物线虫学研究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刘维志,刘 晔,陈品三.东北地区部分市县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初报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4(2):75-78.

猜你喜欢
线虫病土样线虫
柠檬酸对改良紫色土中老化铜的淋洗研究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土壤样品采集、运送与制备质量控制的实践操作
基于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的单线虫并行分离条件考察
室内常规土工试验试样制备问题分析
土壤样品采集、运送与制备质量控制的实践操作
线虫液体培养和监测过程关键参数的实验研究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