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沉浸式音频格式与电影声音的未来

2014-03-14 08:05DougDarrow
电影中国 2014年1期
关键词:电影界全景音频

Doug Darrow

很少有其他词汇像“沉浸”(immersive)一词那样在电影界被过度使用。我们在杜比也许最应为此内疚。我们曾在许多新闻稿和宣传资料中使用这个词,最近一次则是用于描述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沉浸”似乎是一个好词,它可以完美诠释电影声音的逼真体验,以至于观众恰如“沉浸”在影片的每一个场景之中。这个词非常适合描述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采用的新型音频技术:它能够部署及移动声音“对象”,在观众席中创造出虚拟真实的音频效果。

不幸的是,电影界许多人都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任何新型电影音频格式,甚至包括基于传统声道技术的新格式。这种滥用造成了混乱,因为“沉浸式音频格式”的描述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频技术:一种是基于11.1声道的技术,与杜比数字5.1和杜比7.1环绕声类似;另一种则是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技术,业内首个也是唯一一款基于对象的电影音频平台。这种混淆引起了部分影院经理的担忧:他们担心电影界将掀起一场关于“沉浸式音频”格式的战争。

不过,并不存在一种叫做“沉浸式”的电影音频类型。与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相比,Barco? Auro基于11.1声道的传统技术与杜比7.1环绕声更为接近。影院经理可以选择投资于传统的基于声道的格式(包括5.1、7.1或11.1),也可选择未来影院音频技术,也就是唯一的基于对象的音频格式——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

首个基于对象的音频技术能够创造、渲染及播放影院后部音频,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声音革命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场革命曾把我们由单声道带向立体声,由立体声带向多声道环绕声,现在又带向基于对象的音频——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创作群体青睐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因为基于对象的音频使他们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性,用声音将观众带入故事情节。这种技术不仅增加了音频高度,同时还增加了动作声音的精准性,以至于一位记者写道,他在观看《星际迷航:暗黑无界》时会突然低头,以躲避呼啸而来的太空碎片。正是同样的逼真体验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无数观众们在看到暴风雨的场景时屏住了呼吸。

利用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电影制作人无需再根据扬声器或声道考虑(不过他们仍然可以按照需要集成多声道音频)。相反,他们可以对每一个声音“对象”发出具体的部署或移动指示。例如,可以为与鸟有关的声音配备元数据,指明这只鸟在观众席中的运动。因此,影院中可以再现鸟儿鸣叫、鼓翼、落在头顶树枝时叶片瑟瑟作响所产生的声音,恰似你漫步茂密森林之中,亲耳听到的天籁之音。更妙的是,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系统拥有出色的智能特性,能够创造出所需要的幻像(尽管影院的规模、形状与扬声器配置各不相同),确保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从工作室的混音到影院的过程中得到完美无损再现。

电影制片人与声音设计者对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吸引观众感官的方式颇为赞许,而电影公司及后期制作公司的管理者青睐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原因则在于,基于对象的方式大大简化了工作流。原始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混音可同时用于创建5.1、7.1甚至11.1声道版本。

影院经理也对基于对象的音频技术表现出极大热情。近几个月来,分别代表北美与欧洲影院业主的全美影院协会(NATO)和欧盟国际影院协会(UNIC)都表达了为基于对象的音频制定明确标准的意愿。

杜比欢迎电影界对制定标准的兴趣。四十多年来,杜比始终是电影标准的重要贡献者――从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最初的B环(B-chain)到数字电影标准,再到现在的基于对象的音频标准。一年多以前,杜比资助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的研究小组寻找数种不同音频系统的通用技术,探寻通用实施方法,包括基于对象的音频。为了实现基于对象的音频技术,在界定套件与同步的电影公司,杜比与Avid、Christie、GDC以及其他数家主要电影公司等业界领袖一起推动SMPTE特别小组的工作。最近几周,DTS还参加了基于对象的标准的制定工作,以2011年初开始推广的多维音频(Multi-Dimensional Audio/MDA)格式为基础,提交了一份基于对象声音的SMPTE提议。MDA格式在2012年初由SAS实验室(后被DTS收购)提出后获得了广泛关注,不过这种格式截止目前为止并未能在业内对电影制片人、音效设计师、影院经理以及其他业务人士产生强大吸引力。

作为唯一一家为数百家影院成功部署了基于对象音频的公司,杜比希望任何相关标准制定工作都能受益于我们的实际经验。SMPTE相关的分属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同意这一点。截止目前,全球已发行或即将发行超85部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影片,超400部银幕安装或即将安装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获得曾斩获多项大奖的著名导演的倾情推荐,拥有业内一流的声音效果,被称为“听觉中的虚拟现实”。

电影界所做的正式推动基于对象音频技术的一切努力都将使整个电影界受益。数字电影倡导联盟(DCI)近期公布的附录再次证实了基于对象音频的重要性,并向影院经理发出明确信号,表明DCI支持并相信杜比技术的未来,与电影界共同创造的、专为电影界而研发的技术。事实上,已有的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端对端系统的设计仍能满足DCI新附录的要求。DCI对基于对象的音频的支持有助于突出讨论重点,推动业界参与SMPTE小组制定基于对象音频标准的工作。

不过,建立新标准还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将继续向第三方制造商开放杜比全景声平台。杜比已经对所有第三方开放了规范,供其免费使用。GDC最近为其服务器集成了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播放功能,Christie刚刚宣布,其集成媒体模块(IMB)现已支持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影片播放。据我们所知,电影界的许多其他成员也在计划仿效。最后,我们制定标准的工作以两条主要目标为指导:(1) 实施端对端质量控制,确保电影制片人的愿景在影院得到真实再现与播放,使观众拥有创作团队理想中的观影体验。(2) 确保制定技术上正确且实用的标准,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猜你喜欢
电影界全景音频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界的坏男孩
一球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