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2014-03-17 06:14金博弘崔李宁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加压素后叶素垂体

金博弘,崔李宁

两种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金博弘,崔李宁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剂量的应用。方法以40例需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分别注射垂体后叶素6 U+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A组)及垂体后叶素12U+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B组),记录两组使用垂体后叶素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尿量、术中使用降压药,计算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和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尿量、补液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B组在用垂体后叶素后10 min、15 min、20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收缩压均高于A组(均<0.05)。B组在用垂体后叶素后10min及15min后舒张压均高于A组(均<0.05)。B组在用垂体后叶素后15min、20min、30min及手术结束时RPP均高于A组(均<0.05)。结论6 U垂体后叶素应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与12 U同样有效,但对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RPP的影响更小,建议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垂体后叶素

近年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1],术中单独应用垂体后叶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及减少手术出血的效果较单用缩宫素相比得到了普遍肯定,但在使用剂量上有所不同,4~20 U[2],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选取了两种常用的垂体后叶素剂量,对其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手术结局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上不同剂量的选用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指征患者40例,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部分患者行宫腔镜或者分段诊刮排除内膜恶性病变,同时排除高

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垂体后叶素6U组(A组)和12U组(B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前由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患者全麻后取头低臀高膀胱截石位,脐部气腹穿刺后,气腹压力设12~15mmHg(1mmHg≈0.133kPa),分别于左右下腹行0.5 cm及1.5 cm三孔或两孔穿刺,常规举宫。经0.5cm穿刺孔于近子宫肌瘤基底部处肌层分别注射垂体后叶素6U+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或者垂体后叶素12 U+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后,电凝针孔止血。用超声刀打开肌瘤包膜,钝性+锐性分离包膜,蒂部用超声刀离断。用1个零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浆肌层两道关闭瘤腔。旋切器粉碎肌瘤取出。冲洗盆腔,放置引流管,排气后关闭切口。术中如血压大于140/90mmHg,予盐酸乌拉地尔针12.5 mg静脉注射1次。术后均予缩宫素10 U,2次/d,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加强宫缩。

1.3 记录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尿量、补液量、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各时点(使用前、后1min、5min、10min、15min、20 min、30 min及结束时)血压、心率、降压药使用、术后排气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并计算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

1.4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肌瘤个数、肌瘤最大径线、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尿量、补液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中各点血流动力学比较

B组在用垂体后叶素后10min、15min、 20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收缩压均高于A组(≥2.109,均<0.05),在用垂体后叶素后10min及15min后舒张压均高于A组(≥2.286,<0.05)。而两组的心率在各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22,均>0.05)。B组在用垂体后叶素后15min、20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RPP均高于A组(≥2.388,均<0.05)。见表3。

2.4 两组术中使用降压药物盐酸乌拉地尔次数比较A组术中使用降压药6次,B组使用9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60,=0.327)。

3 讨论

垂体后叶素内含加压素及缩宫素,加压素对血管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加压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血管加压素受体1结合,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血液供应。不但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含有大量的血管加压素受体1,子宫肌细胞膜上也含有大量的血管加压素受体1,故子宫肌层同样对加压素敏感,加压素注射于子宫肌壁后,促使子宫肌层和血管强烈收缩,达到显著的止血效果。既往的研究显示单用垂体后叶素4 U、5 U、6 U、10 U、12 U与20 U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较单用缩宫素相比均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因而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同和使用[3-5]。

垂体后叶素吸收入血后同样可引起全身血管平滑肌收缩。大剂量或重复使用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

甚至心力衰竭,以及脑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此外,垂体后叶素还有不同程度的抗利尿作用,大剂量使用可造成水潴留、稀释性低钠血症等。因此,即便在使用常用的剂量时,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6]。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术中收缩压比、舒张压、心率及RPP比较(=20)

垂体后叶素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10~20 min,人体最大应用剂量为20 U。而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肌瘤的个数、子宫的大小、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均可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的出血情况。在使用剂量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术者需要在适当的手术时间内尽可能减少出血的前提下,选择使用合适的垂体后叶素剂量完成操作。正是因为考虑上述影响因素,本文没有选用文献报道中最小的剂量,而是选用了两个最常用的剂量6U及12U作为初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比较垂体后叶素单用更小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提供依据。

本结果显示这两种剂量的止血效果、尿量、术后排气时间等的影响均没有差异,而在使用10 min后6 U垂体后叶素对患者术中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较12U更小,并都在正常范围内。12 U垂体后叶素在使用15 min和20 min后收缩压超出了正常范围,但两组降压药物的使用没有差异。

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反映了心肌耗氧情况,正常值应小于12000,若大于12 000反映心肌耗氧增加,提示心肌缺血。本研究中A组术中记录各点无一患者RPP值大于12 000,而B组中有患者在个别时点RPP值大于12 000,并且在使用垂体后叶素15 min后RPP值高于A组,但两组RPP均值在各记录点均小于12 000,提示两种剂量对于患者RPP的影响均在安全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两种剂量的垂体后叶素使用同样有效,并都在安全与可控的范围内,但6 U对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RPP的影响更小,因此建议尽量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

[1]汪莉,杨玲玲.子宫肌瘤剔除术3种术式疗效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 209-211.

[2]侯征,熊光武.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出血的方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6(1):7-9.

[3]王慈英,万玉珍.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869-1870.

[4]张汉英,帕提古丽.阿米提,伍靓,等.腹腔镜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9):1018-1019.

[5]陈新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的疗效比较[J].江西医药,2014,49 (4):339-340.

[6]Hobo R,Netsu S,Koyasu Y,et al.Bradycardiaandcardiacarrestcausedbyintramyometrial injection of vasopressin during a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9,113(2): 484-486.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2.035

R737.33

A

1671-0800(2014)12-1522-03

315010 宁波,宁波市第一医院

金博弘,Email:jinbohong@ 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加压素后叶素垂体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多喝水也能防治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浆尾加压素Ⅱ检测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