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MW汽轮机胀差影响因素与控制

2014-03-17 03:55刘芳军李衍平
云南电力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汽缸差值法兰

刘芳军,李衍平

(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山东 莱芜 271100)

300 MW汽轮机胀差影响因素与控制

刘芳军,李衍平

(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山东 莱芜 271100)

胀差是影响汽轮机启动速度和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介绍了胀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计算公式,分析了300 MW汽轮机在运行、装置结构和系统初参数等方面影响胀差的因素,提出了减少胀差的方法及变工况过程中胀差控制的要点。

汽轮机;胀差;冷态启动;汽缸;滑销系统

1 前言

随着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的陆续投产,转子轴系和汽缸的变大,在机组启停时都会受到很大的热应力、发生很大的热变形,从而产生胀差。如果转子比汽缸膨胀的大,就产生正胀差;如果转子小于汽缸的膨胀,就会产生负胀差。胀差的大小反应了汽轮机内部级间轴向间隙的变化。如果胀差超限,级间的轴向间隙消失,汽轮机就会发生动静摩擦,引起机组振动,发生转子弯曲的恶性事故。因此,研究和控制汽轮机启停时胀差的变化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胀差产生的原因

2.1 产生机理

金属构件在受热后体积会发生膨胀,膨胀方向会随着长、宽、高三个方向按比例增大。具体由膨胀系数决定。另外在对流换热中,对流换热系数和流体流速也会对膨胀系数产生影响[1]。高压汽轮机从冷态到正常运行,金属温度变化十分大,因此汽缸的轴向、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尺寸都会发生很大改变。

在机组启动时,高压汽轮机的高压缸质量很高,而转子的质量较轻,一般情况下,转子的质量只有汽缸质量的1/3到1/4,但是在运行中转子接触蒸汽的面积是汽缸接触蒸汽的面积的 5倍。由质面比的定义可知,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转子将较快的被加热,平均温度也升高较快,但是汽缸的平均温度却升高很慢,这样在汽轮机转子与高中压缸之间就会产生温差,即胀差[2]。汽轮机滑销系统图如图1所示。

2.2 胀差的计算公式

轴向相对值是由汽轮机转子和轴承座之间的推力轴承确定的,汽缸猫爪下面的横、纵销确定了汽缸与轴承的相对位置变化范围,推力轴承的位置就是转子和汽缸轴向膨胀差值的相对平衡点。假如汽轮机转子相对高中压缸进汽中心截面推力瓦的距离为l,并且汽轮机转子从推力瓦面距离次位置一段的汽轮机转子的平均温升为Δt,那么汽轮机转子相对该截面上产生的的相对膨胀值为Δlz与此同时,高中压缸相对该截面上产生的相应膨胀值为所以可以计算出汽轮机转子与高中压缸的膨胀差值为:

图1 汽轮机滑销系统图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将汽缸和转子看成是由多段组成的,因此每段的膨胀差值可以通过其在常温下的长度和平均温差求出,末端的膨胀差值为固定点到该处中间各段平膨胀差值的代数和。

2.3 胀差的允许范围

胀差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带来的危害性也很大。不仅对使汽轮机主机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造成机组损坏事故。为此一般汽轮机都有规定的胀差报警值、手动停机值。如表1所示:

表1 300 MW汽轮机的胀差允许范围

3 影响胀差的因素

3.1 机组运行工况对胀差的影响

冷态启动时胀差的变化。汽轮机冷态启动时,汽轮机胀差总体表现为正胀差[3]。从冲转到定速阶段,汽缸和转子温度要发生变化,因为转子加热快,汽轮机的正胀差呈上升趋势,对于采取中压缸启动的机组,这阶段胀差变化主要发生在中压缸。低压缸的胀差变化不但受到摩擦鼓风热量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离心力影响。当汽轮机转子进入3000转时,启动过程结束时侯,转子和汽缸正胀差值到达最高值。

冷态冲转时,主汽压力一般选取4.2MPa,主汽温选择420℃,采用高压缸启动方式,其过程为:汽轮机挂闸后,首先开启1、2号中联门,输入阀限100%后,中压主汽门打开,在DEH冲转画面上选择TV控制,输入300 r/min的升速率,1~6号高压调门全开,在大机转速600 r/ min时进行摩擦检查,摩擦检查结束后,继续冲转至2400 r/min时进行中速暖机。当再热汽温达到260℃时,计算中速暖机时间,中速暖机一般3个小时,暖机结束后,升速到2900 r/min进行TV/GV切换,然后升速至目标转速3000 r/min。整个冲转升速过程参数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冲转升速过程胀差变化情况

图3 升负荷时胀差变化情况

1)热态启动时胀差的变化。热态启动时汽轮机转子、高中压缸和低压缸的金属温度尚没有冷却下来,温度比较高。若冲转时蒸汽温度低于汽缸温度,则蒸汽进入汽轮机后对转子和汽缸起冷却作用,则会出现负胀差。尤其对极热态启动,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负胀差[4]。

2)甩负荷或正常停机时胀差的变化。当汽轮机甩负荷或正常停机时,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流过汽轮机通流部分和转子的蒸汽温度低于金属温度。转子质量比较小,与蒸汽接触面积相对大,所以转子比汽缸冷却快,即转子比汽缸收缩的多因而出现负胀差。

现在停机普遍采用滑参数停机,随着负荷的降低逐渐的降低,主再热汽温直到350℃、负荷最低时停机解列,这样既缩短机组检修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滑参数停机时胀差变化如图4所示。

图4 滑参数停机时胀差变化情况

从图4可见,随着负荷的下降,主、再热汽温的下降,胀差也是下降的。虽然汽温会出现升高的反复现象,但对汽缸的膨胀下降没有影响。只要控制好汽温的变化速率就能控制好胀差的变化。

3.2 汽缸结构对胀差的影响

1)大多数汽缸都设有水平法兰,水平法兰在升速过程中温度比汽缸要低,它阻碍汽缸的膨胀,引起胀差增大。

2)运行中滑销系统的滑动面之间存在阻力,会引起胀差增大。

3)由于汽缸保温措施不完善、抽汽管道多,可能引起汽缸温度分布不合理且偏低[5],从而影响汽缸的膨胀不完全,使汽轮机胀差增大,汽缸疏水不畅也可能导致下缸疏水冷却、温度降低,使得汽缸膨胀受影响,从而引起上缸变形、向上拱起,致使相对胀差发生变化。

4)转子高速旋转时,受离心力作用,使转子发生径向和轴向的变形[6]。即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变短、变粗,即泊松效应。对于大容量机组,因转子很长,离心力会对胀差产生影响。

3.3 汽轮机初参数和真空对胀差的的响

1)汽轮机冲转前,向轴封供汽时,由于冷态启动时轴封供汽温度高于转子温度,转子局部受热而伸长,会出现正胀差,还可能出现轴封摩擦的现象。

2)真空的变化会引起胀差值的改变。当真空降低时,为了保持机组转速不变,必须增加进汽量,摩擦鼓风损失增大,因而使高压转子受热加大,其正胀差值随之增大,低压转子鼓风摩擦造成的正胀差有所减少。当真空提高时,则相反,使高压转子胀差减小。

4 减小胀差的措施

1)在机组冷态启动时,主要是控制机组的正胀差,在运行时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汽缸法兰螺栓加热装置,使汽缸与转子的膨胀相适应,缩短冲转前汽封供汽时间,并采用较低温度的汽源,控制好温升率和升速率,控制好加负荷速度,使机组均匀加热,延长中速暖机时间,暖机时要采用有利于高压胀差降低的方法。如果是低压胀差大,可适当提高排汽缸温度。

2)汽机热态启动时,为了减少胀差变化应采取的措施是:热态启动前,胀差往往是负值[7]。启动时转子和汽缸温度高,若冲转时蒸汽温度偏低,蒸汽进入汽轮机后对转子和汽缸起冷却作用,使胀差负值还要增大,所以,在启动的前一阶段,主要是控制负胀差过大,而在后一阶段应注意胀差向正的方向变化。

3)机组正常启动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胀差过大,冲转前应保持汽温高于汽缸金属温度50~100度,如果汽压较高,汽温还应适当再提高[8],以防转子过度收缩,轴封供汽采用高温汽源,以补偿转子的过度收缩。

4)真空维持高一些,升速要快一些,避免在低速时多停留而导致机组冷却,从而使负胀差增大。

5)采用合适的法兰和螺栓加热系统,使法兰温度也能随着蒸汽温度而上升,可使胀差减少。在汽轮机启停过程中使用汽缸法兰和螺栓加热装置,小型机组主要采用汽缸法兰和螺栓的温度随着蒸汽参数的变化来提高或降低,尽量减小汽缸外部和内部、法兰里外、汽缸和法兰、螺栓与法兰的温差,使得汽缸在膨胀时迅速,并且收缩时也迅速,把胀差控制在正常范围内[9]。

5 胀差在线检测系统应用

现代大型电站大都采用DCS系统对汽轮机实时运行提供控制,DCS系统由网络[10]、操作站、工程师站、高级计算机站、管理网网关、系统服务器、现场控制站和I/O现场控制站组成。而胀差在线检测系统是DCS系统或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系统 (SIS)中的一个主要功能模块,对汽轮机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的胀差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保存和全面监控,并对传输的胀差数据进行分析决策。

300 MW机组正常运行中,胀差传感器固定在缸体上,而传感器的被测金属表面铸造在转子上,因此,汽缸和转子受热膨胀的相对差值称为“胀差”(一般将转子的膨胀量大于汽缸的膨胀量产生的差值做为 “正胀差”,反之为 “负胀差”)。根据 “输出电压与被测金属表面距离成正比”的关系,该差值被涡流传感器测得,并利用转子上被测表面加工的8°斜坡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进行放大,其换算关系为:

δ=L×sin8°

式中δ:传感器与被测斜坡表面的垂直距离; L:胀差。

如果传感器的正常线性测量范围为4.00 mm (即δ=4.00 mm),则对应被测胀差范围L为:

L=δ/sin8°=4.00/sin8°=28.74

由上式可知:胀差传感器利用被测表面8°的斜坡将其4.00 mm的正常线性测量范围扩展为28.74mm的线性测量范围,从而满足了对0~20 mm的实际胀差范围的测量。传感器将其与被测斜坡表面的垂直距离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送至前置放大器进行整形放大后,输出0~24V DC电压信号至3300/46斜坡式胀差监测器,分别将A、B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叠加运算后进行胀差显示,并输出开关量信号送至保护回路进行报警和跳闸保护。同时输出0~10 V DC、1~5V DC或4~20 mA模拟量信号至记录仪,然后传输到胀差在线检测系统进行实时显示和监控。

6 结束语

对汽轮机暖机、升负荷和滑参数停机过程中胀差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汽轮机机的运行工况不同、汽轮机汽缸结构不同、以及汽轮机的初参数和真空不同,其胀差的控制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300 MW汽轮机启停过程和正常运行过程中,合理的控制主、再热汽温的变化速率,控制好暖机的初参数和时间,控制好轴封供汽参数和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投切时机等,合理保证暖机的效果,就能将胀差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证整个轴系的安全运行,避免引起恶性的安全事故。胀差在线检测系统有助于及时及时调整机组运行方式和相关参数,有效地控制汽轮机的胀差在合理范围内。

[1] 曾庆泉.125MW汽轮机组低压胀差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J].热力发电,2008,(08):50-52.

[2] 郝润田,刘武奎.国产600 MW超临界汽轮机变工况下胀差研究 [J].汽轮机技术,2010,52(5):384-385.

[3] 刘建海.1000 MW汽轮机温、热态启动胀差控制 [J].东北电力技术,2012,33(1):22-23.

[4] 张全,岳国华,蒙在朗,等.正胀差情况下主油泵推力瓦磨损原因分析 [J].发电设备,2012(5):372-373.

[5] 张德泽.法国330 MW汽轮机胀差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J].四川电力技术,2010,33(4):88-89.

[6] 彭博伟.汽轮机高压缸胀差偏大的故障分析 [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54-55.

[7] 李衍平.莱城电厂3号汽轮机通流及供热改造技术分析[J].黑龙江电力,2013,04:358-360.

[8] 李智,梁昭辉.秦岭电厂3号气轮机通流改造后高压缸胀差大、温度异常的分析处理 [J].陕西电力,2008,36(09):66-67.

[9] 任宏.C12-8.83/3.82型汽轮机组负胀差超限原因分析及处理 [J].四川电力技术,2009(03):86-88.

[10] 李衍平.300 MW汽轮机汽封改造及效果分析 [J].华电技术,2013,35(80):6-8.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 and Control Method of Expansion-difference of 300 MW Turbine

LIU Fangjun,LI Yanping
(China Huadian Laicheng Power Plant,Laiwu,Shandong 271100)

Expansion-difference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turbine start-up speed and safe operation for unit.The research of the expansion-difference in vary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un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reason of differential expansion and computational formula,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 operation,equipment structure and parametric variation of 300MW turbine.offered the methods of reducing the differential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l expansion control key points in variabl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urbine.

Turbine;Expansion-difference;cold starting;steam cylinder;sliding key system

TK262

B

1006-7345(2014)03-0050-04

2013-12-31

刘芳军 (1972),男,工程师,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从事火力发电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集控运行管理方面工作 (email)Lcdc009@163.com。

猜你喜欢
汽缸差值法兰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工业汽轮机汽缸结构强度仿真分析
法兰通联展览(北京)有限公司
法兰通联展览(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陶瓷切割设备
法兰轴零件的冷挤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法兰连接中的接触分析
汽缸垫烧蚀成因及检测维修技术应用初探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焦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