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和影响因素分析

2014-03-18 01:52金彦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存率宫颈癌淋巴结

金彦

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和影响因素分析

金彦

目的研究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III、IV期宫颈癌临床资料,分析5年生存率与临床因素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5年生存率的多影响因素。结果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2.7%,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0.05),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均有关(均<0.05),回归分析表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均为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0.05)。结论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

宫颈肿瘤;癌;5年生存率;影响因素

目前宫颈癌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升高及早期筛查技术提高有关,因其恶性程度极高,导致宫颈癌患者预后极差,极大影响了发病妇女的疗效[1]。III、IV期宫颈癌患者往往失去手术机会而行姑息治疗,因此发现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预防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III、IV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5年生存率的差异,探讨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诊治的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1)初治患者,既往未行化疗及手术等治疗;(2)经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3)治疗前完善相关检查,Figo分期为III、IV期;(3)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肺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肿瘤患者。共纳入75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9.1±5.6)岁;鳞状细胞癌40例,腺癌20例,腺鳞癌15例;Ⅲ期45例,Ⅳ期25例。

1.2 观察指标及方法年龄、HPV感染、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等临床资料,同时治疗后每个月电话随访1次,统计5年生存率。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5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 年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本组75例III、IV期宫颈癌患者随访5年,生存32例,5年生存率为42.7%。5年生存率与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均有关(均P<0.05)。见表1。

2.2 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多因素分析回归分析表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均为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2。

表1 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例

3 讨论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其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周权等[4]研究发现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HPV感染、人工流产次数多、性伴侣多、被动吸烟、丈夫包皮过长、宫颈肿瘤家族史、早婚、精神创伤、结婚次数多、吸烟、多产及初产年龄过早,而多食蔬菜及饮茶为保护性因素。目前对宫颈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包括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郑晓霞等[5]研究发现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张蕾等[6]发现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治疗方式是维汉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为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产次≥3次、临床分期越晚以及术后单纯放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率和预后较差。此外,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宫旁浸润、阴道残端病变是年轻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7];而范晓玲[8]发现复发、肿瘤分级、放化疗过程中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是影响早期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因III、IV期往往失去手术机会,较年轻宫颈癌患者及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差,故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更具有临床价值。

表2 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均有关(均P<0.05),回归分析表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均为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目前宫颈癌预后是否与年龄有关尚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35岁以下的年轻宫颈癌患者其预后较35岁以上患者差[9],而其他研究表明宫颈癌的预后与年纪无关[10],基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与激素分泌水平有关,可能不同年龄中激素分泌存在差异而影响宫颈癌预后,但本研究中III、

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年龄无关,可能与本研究中宫颈癌患者年龄多处于50岁左右有关,而该年龄段的患者往往激素水平对宫颈癌的影响较少。

[1]成莉,邢辉.宫颈癌IGF-IR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关系[J].浙江临床医学,2013,(10):1461-1463.

[2]梁小梅.宫颈癌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13,(10):1562-1563,1564.

[3]冯建荣.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3, (8):1214-1215.

[4]周权,黄民主,黄霜,等.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2):125-129.

[5]郑晓霞,李琼珍,李玲,等.宫颈癌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4,(3):314-316.

[6]张蕾,忙尼沙·阿不都拉,胡尔西旦·尼牙孜,等.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4):1517-1522.

[7]刘露.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

[8]范晓玲.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宫颈癌的预后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1.

[9]孙成玲,周荣向,王莉,等.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0):3383-3385.

[10]彭桂华.年轻妇女宫颈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 1527-1528.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6.032

R37.33

A

1671-0800(2014)06-0701-03

321302 浙江省金华,金华市人民医院

金彦,Email:jinyan595@126.com

猜你喜欢
生存率宫颈癌淋巴结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