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剂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2014-03-18 01:52沈荣妫陈丽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散剂蒙脱石小儿

沈荣妫,陈丽霞

蒙脱石散剂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沈荣妫,陈丽霞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10例腹泻患儿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有效16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5.5%;观察组患者治愈3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D4+、CD8+、CD4+/CD8+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0.05),且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蒙脱石散剂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有效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消化系统功能恢复。

儿童;中西医结合;腹泻

小儿慢性腹泻是常见的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消化道综合征,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幼儿[1]。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继续损害、黏膜修复迟缓是小儿持续腹泻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可能与饮食不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和气候变化有关[2]。慢性腹泻常常持续2个月以上,治疗比较棘手,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预防治疗比较困难。反复腹泻导致患儿发生肠道吸收障碍,引起营养及免疫功能下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3]。因此及时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刻不容缓。笔者近年来通过蒙脱石散剂联合中药治疗110例慢性腹泻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浙江省庆元县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110例慢性腹泻患儿,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3个月至5岁,病程2个月至5个月;每天大便5~13次。结合西医和《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中关于慢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4]:持续2周以上的腹泻,出现蛋花样、水样、稀烂样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明显增加,大便检查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未出现轮状病毒,排除患有肠炎、肠道肿瘤及细菌性痢疾患儿。将110例慢性腹泻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所有入组患儿根据病情预先给予预防和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剂量根据药物说明书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中药配方主要包括太子参7 g,黄芪6g,白术10g,茯苓10g,葛根10 g,藿香6 g,木香6 g,党参6 g,山药6 g,车前子6 g,每剂加水300 m l的文火煎成100 m l,1d内分3次口服,1剂/d。疗程为2周。

1.3 疗效评价参考文献[5],治疗2周后,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若出现大便成形,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镜检正常,无病原体出现为治愈;当大便次数和水分显著减少,全身症状显著改善时有效;若以上症状均无减少或加重即无效。

1.4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碱性磷酸酶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试剂盒购买自北京康大泰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有效16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5.5%;观察组患者治愈3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5.418,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D4+、CD8+、CD4+/CD8+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72,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3.371,均P<0.05),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928,均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慢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研究发现多是由于急性腹泻或迁延性腹泻治疗不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衡,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呈蛋花样或者稀水样性状,往往会伴有腹痛、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对小儿体格和智力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1]。慢性腹泻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会出现肠道黏膜损伤,肠功能出现紊乱,严重会出现急性感染,营养不良会导致患儿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大量繁殖分解食物,以至于出现迁延性腹泻症状[6]。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属于泄泻范畴,患儿由于体质较弱,脏腑娇嫩,外感

六淫,内伤乳食,脾胃功能下降,运化功能出现失调,导致清、浊混下而作泄泻[7],腹泻病变之根本在脾,其标在肠,外邪或内伤乳食均可导致慢性腹泻,小儿腹泻体质虚弱,容易出现阴阳损伤,因此临床上多根据宜补脾胃、扶正祛邪、兼以渗湿的治疗原则[8]。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和喜燥恶湿,胃主腐熟和喜润恶燥,两脏器燥湿相济,阴阳互补,才能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生理过程,因此脾胃在机体病理生理学上有重要密切关系,慢性腹泻患儿属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并未发育完全,易受外邪和内伤乳食侵袭。慢性腹泻多为实转虚之症状[9]。

蒙脱石散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恢复肠道黏膜的屏障和保护功能有重要价值。笔者采用的中药中太子参性质温和,擅补小儿气血,黄芪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10];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之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及益脾和胃之功效;葛根具有升发脾阳,鼓舞清气上行,清肠止泻之功效;藿香,木香辛苦温,具有芳香化湿、调中宣滞,湿中理气和胃之功效;党参与山药合用能振奋脾胃之元气,健脾止泻之功效;车前子具有利水湿,分清浊,利小便以实大便之功效[11];诸药配伍后可有效发挥治疗腹泻的疗效。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CD4+、CD 4+/CD 8+的水平显著提高;这提示蒙脱石散剂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腹泻能增强抗病毒疗效,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利于患儿的康复和生长发育。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1]林瑛.六味治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120例[J].宁夏医学杂志,200l,23(2):120.

[2]陈小灯.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8):5091.

[3]刘一兵.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4,10(10): 50-55.

[4]南继发,李晓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2009,17:75-76.

[5]炅端龙,李联侨.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治疗迁延性腹泻50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9,12(2):71-72.

[6]韩燕.中药泽泻的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18(6):86-88.

[7]徐樨巍,王国丽,邱晓红,等.小儿慢性腹泻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2):112-115.

[8]韩新民,汪受传,虞舜,等.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1-3.

[9]王文金.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2(2):150-152.

[10]夏秀梅,秦秋华,史成龙.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2例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

[11]陈勇.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5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9(4):394.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6.035

R725.7

A

1671-0800(2014)06-0707-02

323800 浙江省庆元,庆元县中医医院

沈荣妫,Email:806140765@ qq.com

猜你喜欢
散剂蒙脱石小儿
散剂源流探述*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夜盗小儿(下)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小儿乳酸菌素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鲜蒺四物煮散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