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转型 缩差领跑

2014-03-19 02:39中共荆门市委书记
支点 2014年3期
关键词:荆门建设发展

中共荆门市委书记 万 勇

加速转型 缩差领跑

中共荆门市委书记 万 勇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省委提出了“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按照“加速转型、缩差领跑”的基本思路,深入实施“两大战略”(中国农谷建设和柴湖振兴发展),加快建设“四个荆门”(实力、文化、生态、幸福荆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总量扩张,力争综合实力上缩小与“一主两副”的差距,在全省同类城市中脱颖而出。

“加速转型”重在“转”,核心是转观念、转方式、转作风。

转观念是先导。荆门地处鄂中,规模适中,但发展不能甘居中游,必须勇当中流砥柱,成为中坚力量。今年以“大开荆门”为主题,在全市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讨论活动,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重点是解剖自己,拿起手电筒多照自己,从我做起、自我革命。解除束缚,从根本上突破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势,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安于现状、观念陈旧、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转方式是路径。工业经济上,做好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循环发展“三篇文章”。 坚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形成农产品加工和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以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为重点,突破性发展新兴产业。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国家级荆门高新区向更高水平迈进,促进产学研合作实体化、成果化。坚持循环发展,用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试点市三块“金字招牌”,积极发展绿色产业、生产绿色产品、追求绿色产值。“三农”发展上,坚持“三化三新三同步”。把“三化”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催化剂”,用均等化改善农村、用产业化改造农业、用知识化改变农民;把“三新”作为探索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相统一的“结合点”,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把“三同步”作为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敲门砖”,做到土地整治与土地流转同步实施、迁村腾地与农民转移同步推进、项目建设与政策整合同步安排。今年,我们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荆门版”的21种新模式。城镇建设上,集成“一个体系”。抓紧制定和启动“1+3+4+X”四个层面的顶层规划体系和行动方案,致力打造鄂中城市群。中心城区重点是全面拉开漳河新区“骨架”,加快建设“三环八射六隧”大城市交通路网体系,全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京山、沙洋、钟祥,重点是加快城市新区建设。4个镇级市和官垱镇,重点是推进试点示范。新型农村社区,重点是推进第一批已规划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转作风是保障。围绕解决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推进“效能风暴”纵深行,继续开展“市民问政”,坚决查处反面典型,建立考评台账,努力实现优质服务、优化环境的目标。

“缩差领跑”重在“跑”,关键是跑快、跑稳、跑远。

跑快是基础。对荆门来讲,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的实际。我们必须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企业为核心,毫不动摇地做活存量、做实增量、做大总量,只要是绿色GDP、民生GDP,能搞多快就搞多快。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四部新引擎”,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漳河新区、荆门高新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东宝工业园快速发展,促进“一核六片十五园”竞相发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竞赛”,着力招大引强,加快推进荆门石化技改扩能、油品升级、节能环保工程和中兴、华工科技产业园、台湾宝成工业园等项目建设。继续落实“一文三单”(《关于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企业降息单、缓税单、退城入园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裂变扩张。

跑稳是前提。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追求有效益的发展、实现有质量的增长,真正使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营造“四最四零”环境、政府购买服务、国有资本投资管理、农村土地流转、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六个方面下好“先手棋”。坚持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念好民生“八字经”,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投入,确保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统筹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跑远是目的。始终把“好”与“快”统一起来,努力做到经济发展质量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民生改善成效好,综合实力提升快、项目建设进度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始终把“赶超”与“转型”结合起来,在转型的基础上寻求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赶超的过程中加速转型,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始终把当前与长远统筹起来,既立足当前,找准薄弱点、抓住关键处,强化措施,全力突破,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落实;又着眼长远,多做夯实基础、培植后劲、挖掘潜力的工作,确保既赢在当下、更争得未来。

改善领导重在“改”,根本是改思维、改机制、改方法。

采取“菜单式、可触摸、大数据、能链接、云计算”的办法,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菜单式”,就是对重点工作要列清单。对今年的改革任务、项目建设、工业发展、“三农”工作、民生实事等,进行认真梳理,细化分解,逐一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实时跟踪、定期督办、电子监察,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按时完成。

“可触摸”,就是指挥、操作要很直观、很直接。每部署一项工作、安排一项任务,都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方案化、具体化和项目化,便于安排、便于落实、便于督查、便于考核。

“大数据”,就是要实现资源整合共享。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冲破资源孤岛、打破信息壁垒,将分散、孤立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产生聚合效应。

“能链接”,就是要建立责任链条。紧紧围绕明责、履责、追责,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具体到人,着力构建闭合完整、无缝对接、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做到压力传导、责任传递,避免形成责任“空当”。

“云计算”,就是工作效率要高、工作质量要高。集成、系统处理各种信息和资源,形成服从大局、服务全局、相互支持、合力共为的崭新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工作质效。

猜你喜欢
荆门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行书·李白《渡荆门送别》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