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生命教育的内涵

2014-03-20 10:48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师范生责任价值

徐 翔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促进学生的价值观、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衡发展的教育。[1]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母体,其培养的师范生是未来教育的主导者,师范生的生命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从而影响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一、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师范生的生命意识

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唤起人们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2]160可以说,构建生命和实现生命价值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终身教育系统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机构。地方高师院校和其他大学应为大学生提供一种交往、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氛围与场所,促进师范生和其他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思考,提升其对生命本质、内涵、意义等的理解,帮助其真正成为既具有自身生命认知的个体,又为其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解决师范生的心理问题

许多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其所持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导致的观念冲突或者意义冲突,实际上是生命困顿。[3]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生命教育,使师范生正确认识到自己对生命的责任和担当,从而坦然接受和面对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培养其抗压能力,使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苦与乐,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强大,真正成为心理健全、积极、乐观、向上的个体。这样的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会以健全的心态预期、预设、引导和帮助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教育其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坚持、坚强、毅力等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发展。

(三)推动中小学的生命教育

在地方师范院校获得生命教育的师范生,具备了较强的生命意识,树立了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生命的角度诠释教育理论与实践,因此,他们将是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有效实践者和引领者。他们能时时将生命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氛围,承担起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4]在将来的工作中,师范生将会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尊重、保护学生的生命,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合理的理解和期待,相信每个学生的价值和潜能,引导学生提升生命的价值;另外,师范生还会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自觉挖掘生命教育内容,自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切实推进生命教育的落实。[5]

二、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

(一)生命认识教育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生命认识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生命教育的首要内容。现实中,一方面,大学生自杀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大学生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和热爱他人的生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极其避讳的话题,但这种刻意的回避可能会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正视死亡则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因为“大部分研究支持,越是避谈死亡,越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家庭中能公开谈论死亡者,对儿童日后应对死亡的方式有较为正面的影响。大部分学者都支持接触死亡经验对死亡态度有所影响,对大学生及成人接触死亡有正向影响。”[6]因此,生命认识教育刻不容缓。

生命认识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可贵以及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转性,从而珍惜、敬畏、尊重和热爱生命。首先,让大学生体验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艰辛的孕育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生命弥足珍贵,我们一定要尊重它、珍惜它。其次,生命是独特的。卢梭曾经说过:“我不敢说我是卓越的,但我与众不同。上帝是用模子创造人的,他创造了我之后就把那个模子给捣毁了!”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存在的个体,不可替代。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美丽、可贵之处,还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独特、可贵之处;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最后,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完整的历程,我们不但要积极乐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同时还要正确地面对死亡。死亡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介绍死亡知识,使学生了解死亡的过程及不可抗拒性,了解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并使其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7]

通过生命认识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对生命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中,逐渐理性地看待生命历程中的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努力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去增加生命的宽度,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不断焕发光彩,璀璨夺目。

除此之外,师范生在认识和思考生命的内涵之后,会更加理解教育对生命的意义、教育事业对个人和国家的价值,从而会全方位加深或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理论与方法,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为未来的教师职业作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在以后的工作中,师范生会从生命教育的高度有意识、真诚地热爱、理解、尊重和关怀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命,帮助学生为有意义的人生作积极的准备,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二)生命价值教育

价值是对目标的预设和对目标达成的体现,没有目标或价值的生命,无聊、空虚、无所事事等消极情绪与行为就会趁虚而入。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晰的生活和学习目标,不能较好地规划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因此,随意地支配宝贵的时间,任生命在上网、打游戏、睡觉、聊天等闲散中度过,看似忙忙碌碌却内心极度空虚,谈不上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更不用提生命的未来。我们急需让这些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

生命价值教育首先要求大学生要认真追寻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我们只是简单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要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认识到生命的唯一性,我们要让它经历得有价值、有意义。通过生命价值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勇于面对生命历程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敢于挑战,乐于奋斗,做一个追求卓越、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其次,让大学生认识到,在人生的旅程中,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学会在挫折和逆境中去激发自己的斗志,挖掘自己的潜能,勇往直前获得最终的成功。最后,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探寻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命不断进行自我实现,让生命更加丰富多彩、有意义。

深刻理解生命价值的师范生,会有目的、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当前和未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且有意义。他们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乐观、奋进,为能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而不断完善发展自己,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热情和汗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生命感恩教育

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至少有3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10年自杀人数上升至61人,2011年这一数字则增加到63人,2012年自杀人数增加到67人。对2012年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是:“因感情问题28例,就业压力、家庭问题等因素 39例。”[8]这些大学生选择自杀和伤害他人时,只顾及自己的心理、情感等问题,没有想到亲人、朋友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牵挂,不顾对亲人、朋友和同学造成的痛苦和伤害,以极其自私的方式逃避暂时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无法克服的困难。究其关键,这些大学生漠视生命、缺乏感恩。

生命感恩教育即要求大学生要学会感恩、爱护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爱护和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具体而言,生命感恩教育要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和体会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人独自活在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父母、亲人、朋友等很多关心、牵挂、帮助和爱自己的人。因此,无论伤害自己还是他人的生命,都会让很多的人难过、伤心,甚至陷入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学会感恩生命的师范生,会珍视自己的生命,对生命充满感激和热情,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努力地生活和工作。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会关心、爱护、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珍惜、爱护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他们会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和独特性,为幼小生命的茁壮成长倾注心血和热情。

(四)生命责任教育

除了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师范生会因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困境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之外,师范生还要面对就业难、考研压力、男女比例失衡而带来的情感等问题,这也会导致师范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问题的表象原因是缺乏对困难、挫折、压力等克服能力,究其实质,心理问题存在的根源来自于对生命责任的主体认识不清,即谁应对生命负有主要责任!父母孕育和抚养我们,朋友和同学帮助关心我们,老师教育和指导我们,目的只有一个——他们都在帮助我们成长。但是,我们是生命的主人,是对自己生命负有全权责任的主体,我们是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唯一承担者,我们应该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和进一步发展承担起责无旁贷的责任。可以说,活着就是要有担当!

然而,除了对自身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具有多重身份,也承担着众多相应的责任。诸如中国古代,“择邻而居”是孟母笃尽教育子女的责任,“卧冰求鱼”是王祥恪尽孝为人子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个人忠尽爱国兴邦的责任[9];又如,当代的(国家)公民责任、世界公民责任等等。

生命责任教育即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对生命的使命和责任,以及自己对他人、家庭、社会、国家,甚至世界的责任。在这个角度上,大学教育也是不断唤醒大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的过程。有了责任担当的大学生,会拥有充分的内在力量,逐渐学会坦然面对外界的困难和压力,欣然接受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在努力克服困难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内心更强大,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担当能力,更有信心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拥有了责任担当能力的师范生,会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热情,为自己的生命和成长负责。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会尽心尽力地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快乐担负责任,会有意识地教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在言传身教中,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

(五)生命幸福教育

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情绪低落,内心压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不快乐,更没有幸福可言。这种状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时,他的内心幸福感就会提升,从而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需要。所以,一个人的幸福感跟他是否有目标、能否不断实现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生命幸福教育即是帮助大学生获得生命幸福感的教育。具体而言,大学通过帮助大学生反思和认识自己、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鼓励大学生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使之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获得满足感和力量,体验生命存在的幸福感。感受到生存幸福的大学生,会感受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从而会努力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10]

拥有生命幸福感的师范生,会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以后的人生,在不断努力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痛苦,感受存在的幸福。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会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为之付出汗水和辛劳,在成功与失败中不断成长,感受教书育人的幸福。

三、结语

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求。[11]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12]因此,不难理解肖川教授所说的“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

当前,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的师范生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自身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待发展的生命,他们有生存和不断发展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在地方高师院校中开展生命教育,不仅会帮助师范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生命,促进师范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当前生活与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为师范生过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师范生肩负着培养我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使命,他们会把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恩、对生命的责任担当、对生命的幸福体验自觉地融入到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辐射到对每个幼小的生命关照中,促进每个小生命的成长。

[1]赵环.让生死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1):32-34.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汪丽华.从心理重建到生命提升——灾后心理重建与生命教育的实践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9,(5):15-19.

[4]赵美艳.培养教师生命意识有效实施生命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6):63-64.

[5]王燕红.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2,(4):6-7.

[6]赵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黄荣.试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10.

[8]李杨,张志强.舜孝文化:“9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突破口[J].教科导刊,2013,(2 中):69-70.

[9]陈建英.高校部分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及培养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147-148.

[10]唐晓育,赵艳.幸福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57-258.

[11]丁严.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江南论坛,2007,(4):49-51.

[12]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7,(2):61-65.

猜你喜欢
师范生责任价值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