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在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2014-03-20 08:50郭欣
实用老年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原位癌支气管镜气管

郭欣

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在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郭欣

肺癌是我国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1],由于肺癌高危人群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导致大多数肺癌临床发现已到中晚期,且>50%的人失去了手术机会[2]。支气管镜下对病变部位联合进行活检、刷检、针吸活检及灌洗获取病理学诊断是临床上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普通电子支气管镜难以发现支气管肺癌的早期病变和明确最佳组织活检部位,而荧光支气管镜在普通白光电子支气管镜(普通支气管镜)的基础上增加了荧光功能,可以更加敏感地发现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病变,对呼吸道黏膜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优于普通电子支气管镜[3]。本文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行荧光支气管镜检查的84例(荧光支气管镜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35例,年龄43~86岁,平均(62.4±7.8)岁。同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未引入荧光支气管镜前因相同适应证而行普通支气管镜(OLYMPUS BF240)检查的84例患者(普通支气管镜组),男46例,女38例,年龄40~83岁,平均(64.4±7.0)岁。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影像学或临床怀疑肺癌者;(2)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3)怀疑有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者;(4)既往气管镜检查阴性临床不能除外肺部肿瘤者。排除标准:(1)有气管镜检查禁忌证(如麻醉药过敏、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咯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衰竭不能耐受检查的患者);(2)对光敏剂过敏者;(3)拒绝气管镜检查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仰卧位,持续鼻导管吸氧,连接床旁心电监护,常规麻醉后,经一侧鼻置入Olympus BF⁃1T260型荧光支气管镜,先在普通白光状态下对气管、支气管及其所属叶、段进行检查,观察管腔、黏膜、分泌物、有无新生物等,对普通光状态下的病变及可疑部位如新生物、管腔狭窄、黏膜充血、水肿、增厚、血管扭曲等切换至荧光状态进行重点检查,荧光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显色呈浅红色或紫红色荧光改变为阳性,对病变或可疑病变部位联合活检、刷检、针吸活检等操作,常规活检3~5块组织,刷片4张找脱落细胞、2张涂片找抗酸杆菌,以获取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证据。镜下未见异常者,则根据胸片或CT所示病变部位判断病灶所在支气管段行刷检或灌洗以增加检查阳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管镜下表现及荧光改变 气管镜下肉眼观察主要有以下表现:(1)增生改变:镜下癌肿可见菜花状、息肉状、乳头状、结节状等新生物,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2)浸润改变:可见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局部增厚隆起、触之易出血或气管支气管分脊变钝,管腔呈不同程度狭窄或出血;(3)间接改变:黏膜充血、肥厚、分泌物增多或黏膜呈纵行皱襞改变。患者荧光镜下分为红染、部分红染和绿色改变,其中红染57例(67.9%),部分红染7例(8.3%),绿色20例(23.8%)。

2.2 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结果荧光支气管镜组患者肺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其中有一种提示肺癌即可确诊)、原位癌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支气管镜组(P<0.05)。荧光支气管镜组镜下阳性的59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确定为原位癌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1例,并且普通支气管镜下阴性而荧光支气管镜下阳性的31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为原位癌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3例。

荧光支气管镜组联合活检、刷检、针吸活检及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后共诊断肺部肿瘤59例,诊断总阳性率为70.2%,与普通支气管镜组(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结果(n,%,n=84)

2.3 并发症 在检查过程中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呛咳,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窦性心动过速,暂停操作、加大给氧浓度及休息后可继续完成操作,术后均未出现气胸、严重出血、呼吸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荧光支气管镜利用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荧光特性不同的特点,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到气管、支气管黏膜,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因产生的荧光亮度明暗不同呈现出不同颜色改变,从而容易发现癌变[4],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产生不同的荧光强度,不同的光谱经增强摄像机、计算机信息处理后,正常气管、支气管黏膜组织镜下表现为绿色,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则表现为红色或红棕色。与普通支气管镜比较,由于正常气管、支气管黏膜组织呈绿色,病灶呈不同程度的红染,可以发现只有黏膜上有癌变而在影像学上还未形成块影的早期肺癌,且能指导镜下活检或刷检的部位和范围,从而提高支气管镜对肺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的阳性率。本研究中84例患者荧光支气管镜经活检、刷检、针吸活检及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后共确诊肺癌(包括原位癌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9例,诊断总阳性率为70.2%,普通支气管镜组仅为42.9%,表明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内彭春燕等[5]对108例肺癌的研究,发现荧光支气管镜诊断阳性率为75.93%,明显高于普通支气管镜组62.96%,本文与其结果相近。

普通支气管镜肉眼观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差,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大大提高了对呼吸道黏膜病变的分辨能力[6]。既往研究表明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可以更加敏感地发现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病变,能显著提高气道内早期病变尤其是上皮内癌变(包括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检出率[7]。本研究利用普通支气管镜联合荧光支气管镜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敏感性由10.7%提高到25.0%,提示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的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总之,荧光支气管镜诊断癌前病变及黏膜下病变的敏感性高于普通支气管镜,普通支气管镜联合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并以此定位活检及刷检能显著提高中央型肺癌的阳性诊断率,尤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能成为提高中央型肺癌诊断阳性率的重要辅助检查。

[1] 陈万青,张思维,邹小农.中国肺癌发病死亡的估计和流行趋势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5):488⁃493.

[2] 何安南.支气管镜检查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1):74.

[3] 李运,王俊,赵辉,等.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与普通白光支气管镜的临床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9):702⁃703.

[4] 闵锐,李梅梅,殷凯生.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早期定位诊断中的应用[J].癌症,2003,22(10):1110⁃1113.

[5] 彭春燕,彭清臻,钟敏华,等.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27⁃228.

[6] 李运,隋锡朝,卜梁,等.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1):17⁃19.

[7] Lam S,Kennedy T,Unger M,et al. Localization of bronch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tic lesions by 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J].Chest, 1998,113(5):696⁃670.

R 734

B

10.3969/j.issn.1003⁃9198.2014.02.025

2013⁃06⁃03)

134002吉林省通化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一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原位癌支气管镜气管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术前粗针活检低估的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钼靶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原位癌是“不动的癌”吗
原位癌是癌吗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