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伦理:道德冷漠的可能解决方案

2014-03-21 13:34方环非施月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1期

方环非 施月红

摘 要:道德冷漠已成为制约当前社会道德发展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传统伦理对“分离”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自主性和权利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为基础的。在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中,关怀伦理主张以关系性为理论基点进行自我建构,重新定位关怀与爱等情感因素,重视在情境中强化关怀行为,以对话和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满足人们“被需要”的心理需求。虽然关怀伦理在公正与关怀的关系、适用度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效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但它为促进当代社会和谐发展而提出的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仍然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和探索,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

关键词:关怀伦理;道德冷漠;关系性;关怀行为;伦理生存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17-07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阶段性的发展和最大限度的满足。然而,就在人类生活如此富足的当下,各种有关道德冷漠的负面报道(如见危不救)让我们不免为社会道德的发展前景担心。在一定程度上说,道德冷漠产生的主要根源是过于强调“分离”,即传统主流伦理(正义伦理)倾向于把个人看做是独立于他人的个体,通过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个人利益、个人权利来彰显自我。这种分离便会导致对他人的需要反应不敏感和冷漠,甚至丧失基本的道德责任。关怀伦理以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怀为基础,更加注重关怀、情感以及情境,而非道德判断,是具有关注、责任、能力和反应特征的伦理学理论。然而,在二元论思维方式的背景下,关怀、情感、情境等关怀伦理所强调的观点始终处于被忽视与被否定的地位,这就致使国内对关怀伦理理论自身及其在道德生活中的应用性研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许多领域还留有空白。针对造成道德冷漠的分离根源,将关怀伦理视为一个可能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德冷漠的分离根源

在社会生活领域,道德主要体现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道德冷漠“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膈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漠、互不关心、乃至互相排斥和否定,如同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描述的‘不诚和‘他人即是地狱”[1]。从好心做好事反被诬陷讹诈到“小悦悦事件”,一个个道德冷漠事件都证明了当前中国道德问题的严重性。是什么样的现实原因导致了道德冷漠?从表面上看,造成这种冷漠状态的原因是由于道德情感的缺乏,究其实质则是道德理想的缺失,进而造成道德人格不健全。然而,知、情、意作为构成信念的要素直接制约着道德理想的建立,其中任一要素的缺乏都会导致道德冷漠。总而言之,道德冷漠的现实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其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排斥乃至否定关系,即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之间区别的极端化和差异的绝对化来证明自我,进而导致对他人的排斥、否定;其二,道德理想的缺失,也即由于主体的知识、情感、意志缺失,致使以抽象的概念和符号形式被识记的道德内化不能得到实际践行;其三,道德冷漠的蔓延造成人性逐步失落,人们不再考虑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相互需要性,而是着眼于自身权利和利益的维护。显然,这些现实原因根植于传统的主流伦理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其理论弊端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展现。

从西方伦理思想史看,不管是传统主流伦理(正义伦理)还是义务论、功利论,都是在肯定自我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理性与情感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和人类的个体化来达到对自我的认同,建立自身伦理思想。这种二元论背景下的伦理思想认为,自我与他者(包括他人、他物等)是相互分离、相互区别的,个人越是与他者相分离、相区别就越具有自我性、越能实现自我。长此以往,这种二元论和分离性就会使人类与自身之外的一切他者呈现相互排斥的割裂状态,造成个人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人类个体为了证明和维持各自的自我,就会以自身为中心,将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等“他者”看做不具有任何自身存在目的,而是只为个体自我服务的一种工具性存在。随之,人类个体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意识:个体越是区别于、分离于他者,其自我性就越能得到显现和承认;自身以外的一切他者(包括人、物)越是能被自我掌握、能服务于自我甚至受自我统治,就越能体现自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越能强化自我的存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道德冷漠就是人们以分离的态度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忽略自我对他者的依赖性,甚至对他者产生排斥感的结果。当然,对传统主流伦理(正义伦理)的如此评价并不是要抹杀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而是试图在肯定正义能够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基础上,凸显其理论局限,进而设法弥补和解决“分离”所造成的道德冷漠,以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社会道德发展。在道德生活中,“正义伦理在强调个人的权利、自主、独立时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关怀伦理则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来缩小或消除这种距离”[2]。可以说,解决不平等问题需要正义伦理,而解决正义伦理遗留的分离问题则需要关怀伦理。

相较于以往伦理思想而言,关怀伦理主张以关系性为理论基点,对情感因素重新定位,重视情境、强调关怀行为等,这显然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张力,能够为道德生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个新方向。因此,关怀伦理在当前社会中的兴起与备受关注不仅是基于其理论自身的魅力,更在于它为解决当前社会的道德冷漠问题提供了可能,成为当代伦理道德所呼吁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理论先行者。

二、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理路

关怀伦理学是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它建构在女性主义视角之上的,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相互关怀[3]。与正义伦理所强调的“分离”不同,关怀伦理更多地强调“关系性”,认为自我越是与他人相联系就越具有自我性,自我与他者是相互关联、相互确证的。在道德问题上,关怀伦理认为道德根源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现实的、客观的具体关系,而绝不是人的某种先验的和抽象的本性,通过以关系、责任、关怀和爱为核心可以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共生的理论和实践。以联系性和关系性为理论基点,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理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以关系性为理论基点的自我建构

关系性理论有助于我们确定“自我”内嵌于社会中的位置,阐明一种非工具化的自我观。关怀伦理所建构的关系性自我理论在应用于阐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对工具性背景下的人对周围万物依赖性的否定也具有强烈的反驳和纠正作用。关怀伦理通过关系性自我的建构,能够打破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排斥与否定关系,这无疑是对道德冷漠的分离根源从理论根基上进行的的矫正和完善。

在关怀伦理对关系性自我的建构中,“自我形成的条件不仅包括人际交往,还有与事与物的相遇及其影响;而且,发展中的自我本身亦具反思性——它能与其自身相遇,向自身提问”[4]98。为了清晰呈现出关怀伦理中自我的形成,我们可以将特定时刻的自我描述为一种关系,即一系列的相遇[4]101:

At={(A1,B),(A2,C),(A3D)……(A4,e)(A5,f)…}

其中,A代表对先于时间t的自我的种种描述,大写字母(B、C等)代表他人,小写字母(e、f等)表示事物、思想及其他除人以外的因素。结成相遇对子的规则简要而模糊:⑴在相遇的时刻,自我总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一定是第一因素;⑵相遇对于A来说必须有影响或意义[4]。所以,A在相遇时只是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说明,自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在出生时只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下面公式中O)通过不断地与他人、他物(公式中W),同时也与自身发生相遇,从而促使尚未完成的自我(SR)在这些相遇关系中得以生成和变化。其公式[4]102为:

SR={(O1,W1),(W2,O2),(W3,O3)…}

不过,在这些相遇的对子中,生物体必须是通过相遇而受到影响,并产生一些基本意义,而不能仅仅是“碰上了”而没有产生丝毫的影响,因为没有任何影响意义的相遇并不能构成自我发展的因素。只有代表着相遇和意义的这些对子次第形成,自我便会开始显现出来,当然此时的自我还只是初级的自我。伴随着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对相遇过程的评价、对自我在相遇中自身所受到的影响的评价及其反思等这些复杂的关系和过程,自我便会在与他者的关系性相遇中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逐步形成真正的、完整的自我。可以说,自我与他者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构成、相互确证的的关系,它所汇集的意义和影响随着与他者关系的变动而随时变化,是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之中的。

从上述关系性自我的建构过程可以看出,关怀伦理以关系性为基础所建立的自我不是一个纵向的等级式阶梯,而是一张横向的、平面的关系性网络,自我就处于关系网络的中心并向四周辐射,网络的范围越大越广,这个自我就越具有价值。在这种关系模式中,自我不但没有使他者从属于自我的目标而成为工具性存在,而且把他者的终极目的作为自我实现的首要目的的一部分,这就把相互排斥的二元论关系和具有高低等级价值的逻辑统治制度转化为一种相互关涉、相互牵连、相互确证的网状关系。以关系性自我为基点来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从理论根基上改变了传统正义伦理中人类视自我与他者的分离程度为确证自我性程度高低的标准,改变了人忽视他者的内在价值并将他者看做工具性存在的偏见。人们不再将自身孤立于他者或在与他者的排斥与分离中定位自身,而是将自我置身于与他者的关系中来彰显自我性。只有与他者处于不断的相遇、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肯定的关系中,自我才能够更强烈地体现出主体性和自我性。

(二)重新定位关怀、爱、尊重等情感因素

一般来说,以往传统伦理更多地把理性与抽象性、普遍性相联系,而把与情感有关的因素,如关怀、爱、尊重等与特殊性联系在一起,且将两方描述为相互对立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与理性、普遍性相连的一方成为应当得到提倡和褒扬的“优胜者”,而归属于情感的一方则要极力抵制和压抑,因为它们会削弱人类的理性判断能力,阻碍人类的发展。与传统伦理对情感因素的贬抑不同,关怀伦理则强调情感因素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为关怀、爱、尊重等这些情感因素找回其应有的位置。因为“伦理世界中的关系建构于主体人的‘情理之中,无论是伦理世界中的价值秩序,还是伦理世界中的主体人的生活,都出自于人性之‘清源,并以此作为行为至善的价值依据与价值原点”[5]。尽管关怀伦理是基于对理性主义和抽象思维的批判而提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理性的绝对否定和排斥,而是提倡一种思维(理性)和感受(情感)之间的融通。关怀伦理指出,关怀具有理性和情感双重属性,但就其根本而言,关怀是感受和情感问题,而不是知识(理性)和分析的问题,感觉和情感即便不是关怀的全部内容,也是其最根本的内容。可以说,关怀作为一种德性,来源于感觉,它既是一种道德情感,又是一种道德认识;既表现为一种意志,也表现为由这种意志所支持的行为。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对情感因素的接受和运用必定会导致对理性和意识的削弱和否定。

即便关怀、爱、尊重等这些情感都是道德化的“感觉”,但它们同时也内在包含了认知的成分,因为情感的产生和存在总是基于对他者的了解和认识。相对于理性、抽象性等这些先验性的原则和规则,或许关怀、爱、尊重等这些更为具体化的情感概念更能照顾到事物间的个别性和差异性,避免同化的产生。此外,关怀伦理所定义的关怀对象并不只局限于人类,而是扩展至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他者;关怀行为也不是以抽象的、普遍的先验原则为准则,而是在关怀、爱、尊重等情感因素及具体情境的背景下以对话的形式完成道德行为。所以,在关怀、爱和尊重这些情感因素的粘合作用下,关怀伦理不但能够缩小社会道德中自身与他者之间相互分离的距离,而且又能确保他者也作为自我存在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如此一来,情感因素的重新定位不但改变了人类对他者的排斥感以及视分离与区别为确证自我之标准的态度,而且也是对他者的自身价值和主体性存在的肯定,缓解了彼此间分离和排斥的韧度。

(三)在情境中强化关怀行为

不同于传统伦理追求抽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关怀伦理重新肯定了情境的重要性,将具体的道德行为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下,认为道德是体现在具体社会中的特有行为或规范,绝非普遍性的抽象原则。所谓情境原则,就是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实施关怀行为,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关怀伦理实践中,不能抽象的对待规则,不能走向‘唯规则论,而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境来灵活地运用规则”[6]。当然,情境原则并不是绝对地否定一切行为规则而一味以情境、特殊性为道德判断标准,其基本精神是要求人们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杜绝唯理至上。关于道德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明智”的概念,即在实践中要同时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的一种智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明智则提出达到目标的手段”[7]。换句话说,道德目的是不可偏离的,而道德行为则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和事实来灵活应用与选择的。基于情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关怀伦理不再像传统伦理那样将大部分精力投放于道德认识和准则的推理之上,或强调道德原则和逻辑演绎,使伦理学更倾向于一个僵死的数学排列,而是将道德看做一种具体的实际行为,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发生和进行的活生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具体情境下的关怀行为。

相对于传统伦理思想根据抽象的普遍的原则、规则进行道德推理和判断,关怀伦理则是将重心转向关怀行为,强调行为的发生。关怀伦理以外的其他伦理形态,主要有三种道德推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康德的义务论和边沁的功利论,对应于这三种伦理形态的关注焦点分别是行为者、行为、结果。关怀伦理的关注点则不是这三者之一,而是在实际道德困境中道德行为的实施技巧和道德行为者之道德关怀能力的表达,是一个行为者、行为与结果之间关联的动态结合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关怀伦理所强调的“关怀”并不能单纯地作为一种美德来理解。因为美德伦理的关注点偏重于行为者单方意志的实现,而关怀伦理的属性更倾向于一种关系行为,即在关怀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关怀者要时刻体察关怀最终在被关怀对象身上所起到的作用,随时根据被关怀对象的需要和新变化来调整对其的关怀行为。这就要求作为关怀者的人在道德生活中不能只是以自我意志的实现作为行为焦点,而是要将他者的需要、道德行为对他者的影响纳入到道德行为中,维持一种互惠的关怀行为模式。可见,关怀伦理对情境和关怀行为的重视将人们的道德关注点从自身扩展至被关怀者和关怀关系,更适应于当前道德冷漠的现实环境以及各种道德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为冷冰、无情的道德判断及抽象的道德规则增添了更多的现实感和真实感,满足了道德生活的丰富性和动态性。

(四)以对话和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

传统主流伦理始终强调道德原则的普遍有效性,否定道德的个体差异性,总是试图通过宣扬人类道德生活的一元性和统一性来掩盖道德分歧。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则倡导相对主义的立场,强调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也是相对的,认为道德原则仅仅适用于一定的语境,道德分歧是人类道德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事实。所以,对于普遍存在的道德分歧,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主张以伦理对话来处理,对话过程即劝服的过程,即“道德分歧的一方通过语言交流和思想沟通的方式来劝导或说服另一方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或善恶观念的过程”[8]。伦理对话的成功则意味着道德分歧的一方说服另一方接受了某种善恶观念,也就是通过罗尔斯所说的“重叠共识”的形成而消灭了道德分歧,反之,则对话失败。

作为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中的一员,关怀伦理也体现了以对话解决道德分歧的理论特色。关怀伦理起初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倾听与交流基础之上的,它把声音看成是一种关系行为,认为声音的发出和表达就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意味着自我。吉利根借用科尔伯格设计的“海因茨偷药”实验指出,女性与男性对于道德发展上的不同表现并不能代表女性的道德水平低于男性,而是表明女性对道德分歧的解决方式不同于男性,她们更想通过关系对话找出比偷盗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吉利根认为,正是这种相互关系的意识才带来了对相互责任的承认,而道德就来自这种承认。因此,相互交流和沟通可以成为解决道德冲突的方式[9]。诺丁斯则把对话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提出“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它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人际关系”[10],“随着对话的展开,我们参与到参照框架的共同建构中,这一工作并不简单,它涉及完全的接纳、反思、引导、评价、修正和进一步的探索”[11]。显然,这种对话或商谈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允许双方表达各自的心声并进行相互探索,从而能够达成某种意见或保持双方的利益共在,以一种“既…又…”的相融性思考方式代替了“不是…就是…”的排他性独断,以“主体间性”代替了“主体性”的作用,更适应于当前竞争激烈化、选择多元化的社会道德生活,有利于化解因各方利益冲突而导致的道德问题。

(五)满足人们“被需要”的真实心理

从某种层面上讲,正义伦理的主要作用是从反面角度避免和阻止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侵犯,保证双方各自权利的实现;而关怀伦理的主要作用则是从正面角度维护和促进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双方各自需要的满足。因此,在道德生活中,正义伦理在强调相互间个人权利和自由互不侵犯、互不干涉的过程中就拉开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分离”的现象;关怀伦理则能够在强调自我与他者相互依赖、相互确证的关系中拉近或消除这种距离。而且,关怀伦理致力于对他人被关怀、被需要的心理满足,通过对他人的关怀行为满足他人的需求,塑造自我,显然这是对道德冷漠影响下人性自我放弃与人格缺憾的一种重新缔造和修缮。

在关怀伦理的框架中,关怀被定义为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一种互动的关系行为,这就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行为赋予了更为浓厚的人性色彩。而作为一个新的伦理学概念,关怀又可以当做关心、关爱、爱护、照顾等含义来理解,很显然这些概念都与生活中“善”的经验相连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的道德关系是彼此间拥有可相互信赖、相互依恋的人际关系,而这种依恋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个人所渴望“被需要”(包括被关怀、被尊重等这些基本的善)而非“被忽略”的真实心理。显然,被伤害、被忽略的后果便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相互分离,继而产生了人性的丧失,最终导致了道德冷漠乃至道德沦丧。关怀伦理作为一种基于需要的社会理论,突出自我对他者需要的关注和识别,并要求关怀者(自我)及时做出关怀行为,且必须伴随着他者被关怀感受的回馈加以调整,进而满足他者的需求来完成关怀行为。关怀伦理认为,自我对他者的关怀行为并不只是对他者需求的满足,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发展和再构造,双方的双赢结果维持并保证了关怀行为的发生。实际上,我们日常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态度无非就是关怀伦理所说的对他人需要的反应。关怀伦理所强调的关注他者的需要,重视差异性,在关怀他者的相遇关系中实现和塑造自我等,这些主张足以说明关怀伦理对人们“被需要”心理的满足,呈现出利他主义的倾向。如此一来,关怀行为的发生就“克服了在与他人建立联系时所可能产生的封闭的、固执的利己主义倾向——这种利己主义倾向表示的是人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和关切,是不利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因之也不能在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中确立责任的观念”[12]。这种关怀行为增强了自我对他者身心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自我对他者“被需要”的真实心理的关注度和满足程度,激活了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麻木“神经”。

当下,关怀伦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愈发显得不可缺少,一桩桩涉及关怀的社会事件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从一直备受全球关注的基因工程、生殖技术和安乐死的应用,到韩国《中央日报》 “韩国每天平均12名老人自杀,难忍孤独疾病系主因”的报道[13],再到最近我国有关“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的报道[14],越来越多的因缺乏关怀而导致的不道德行为发人深省。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老年人阶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孤独和疾病则成为老年人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其中尤以孤独为重,即由于缺乏来自亲人、社会、国家的关心和关怀而导致的孤独感。可以说,关怀伦理所强调的对生命、生存的关怀,尤其是对生命个体的自我关怀,在某些群体、某些阶段可能会成为决定性的精神支撑,在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中也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关怀伦理何为

从上述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关怀伦理作为一个可能解决方案的确能够对社会上的道德冷漠问题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首先,关怀伦理以关系性为其理论基点,通过对关系性自我的建构,以关系性定义自我的模式代替了以分离和区别来定义自我的模式,保证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性、关系性,在理论起点上预防了分离与排斥的产生。其次,关怀伦理重新肯定关怀、尊重等情感因素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他者差异性的承认和肯定,避免同化的产生。此外,关怀伦理重视情境、强调关怀行为,要求人们在道德行为中既要看到具体情境中的各种具体性差异,又要将关怀行为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维持一种互惠的关怀模式,实现并维持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性和差异性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显然,关怀伦理所重视的知、情、意等内容是道德理想和以抽象概念与符号形式来标记的道德内化得到实际践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再次,在现实生活中,关怀伦理主张以对话或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通过沟通和交流来协调各方利益的共存,并要求自我(关怀者)对他人(被关怀者)的需要进行识别进而发起关怀行为,在满足他者需要的同时使自我获得再构造和再发展。这种共在和被需要不仅减轻了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排斥感,而且提高了自我对他人的关注度和关怀度,增强了相互间的责任感,有利于人性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由此可见,关怀伦理作为道德冷漠的可能解决方案是具有极大的可行性的。

不过,关怀伦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局限性,影响着其效力的发挥。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公正与关怀的关系问题。因为关怀伦理是在对正义伦理进行批判并将其指定为男性伦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之不同的伦理路径。所以,在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过程中,公正与关怀之间的弥补或替代关系以及何者作为最高的道德要求等问题遂成为难题。第二,性别视角的问题。关怀伦理自产生之际就认为传统主流伦理是男性视角的,不能涵盖女性道德特征,因而不能成为衡量人类道德发展的唯一标准,这就为女性缘起的关怀理论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埋下了被诘难的根由。因此,针对关怀伦理在公共领域(如社会道德生活中)的推广,有人就会质疑:多见于女性的、适用于私人领域的关怀伦理能否适用于全人类和全社会的公共领域。第三,关怀伦理在社会变革中的效力。西方学者批判关怀伦理是一种“绷带救护”,例如关怀伦理只强调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却忽视造成无家可归的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可见,关怀伦理在解决道德困境的过程中对社会根源和制度原因的忽略,使其大多停留于表面,影响其社会理想的实现。关怀伦理所存在的这些局限,无论是对当前道德冷漠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是对其自身理论的发展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克服。

毫无疑问,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各种道德冷漠现象,我们是时候该从个人角度反思人性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问题了,即如何发展为道德成熟的个人?所谓道德成熟的个人就是:“不光有按照规范行为的能力, 而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做出恰当的反应;不仅关注自我的正当利益,而且具有关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成功地将内在人格的塑造与外在规范的要求统一起来, 能够聆听到来自其价值源泉的召唤,从而逐渐接近‘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状态”[15]。从这一意义而言,传统伦理对进一步改造和解决分离所造成的道德冷漠等现象已显得力不从心,而关怀伦理作为新的理论方向和理论思路,却体现出对道德冷漠等现实问题较强的改善和解决效力。可以说,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的解决及其对“关怀”的褒扬,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往社会模式下被压抑和被遮蔽的人性的一种解放和重释。当下,高强度的生存与生活压力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开始变得无视和冷漠,道德生活也愈发冰冷和无情,“今天最大的威胁乃是人们的冷漠、不介入和追求外在的刺激。在这种情形下,关切正是一种必要的解毒剂”[16]。可见,顺应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谓是一次伟大尝试和探索,其自身也将成为当代人一种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

参考文献:

[1]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76.

[3]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5-26.

[4]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徐椿梁,郭广银.伦理的世界:人与价值存在的二元解析[J].学术界,2013(7):140-146.

[6]沈晓阳.关怀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4.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0.

[8]向玉乔.后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1.

[9]肖巍.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54-59.

[10]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8.

[11]内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许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39.

[12]楚丽霞.关怀伦理的心理特征及应用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6(3):51-54.

[13]新闻频道.韩国每天平均12名老人自杀 难忍孤独疾病系主因[EB/OL].(2013-01-15)[2013-10-02].http://www.s1979.com/news/world/201301/1571534315.shtml.

[14]新华网.老人连续自杀 只为不拖累子女[EB/OL].(2013-12-13)[2013-12-15].http://nesw.xinmin.cn/shehui/2013/12/13/22942617.html.

[15]张容南.何谓道德成熟[J].伦理学研究,2013(4):12-17.

[16]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330.

当下,关怀伦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愈发显得不可缺少,一桩桩涉及关怀的社会事件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从一直备受全球关注的基因工程、生殖技术和安乐死的应用,到韩国《中央日报》 “韩国每天平均12名老人自杀,难忍孤独疾病系主因”的报道[13],再到最近我国有关“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的报道[14],越来越多的因缺乏关怀而导致的不道德行为发人深省。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老年人阶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孤独和疾病则成为老年人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其中尤以孤独为重,即由于缺乏来自亲人、社会、国家的关心和关怀而导致的孤独感。可以说,关怀伦理所强调的对生命、生存的关怀,尤其是对生命个体的自我关怀,在某些群体、某些阶段可能会成为决定性的精神支撑,在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中也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关怀伦理何为

从上述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关怀伦理作为一个可能解决方案的确能够对社会上的道德冷漠问题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首先,关怀伦理以关系性为其理论基点,通过对关系性自我的建构,以关系性定义自我的模式代替了以分离和区别来定义自我的模式,保证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性、关系性,在理论起点上预防了分离与排斥的产生。其次,关怀伦理重新肯定关怀、尊重等情感因素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他者差异性的承认和肯定,避免同化的产生。此外,关怀伦理重视情境、强调关怀行为,要求人们在道德行为中既要看到具体情境中的各种具体性差异,又要将关怀行为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维持一种互惠的关怀模式,实现并维持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性和差异性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显然,关怀伦理所重视的知、情、意等内容是道德理想和以抽象概念与符号形式来标记的道德内化得到实际践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再次,在现实生活中,关怀伦理主张以对话或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通过沟通和交流来协调各方利益的共存,并要求自我(关怀者)对他人(被关怀者)的需要进行识别进而发起关怀行为,在满足他者需要的同时使自我获得再构造和再发展。这种共在和被需要不仅减轻了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排斥感,而且提高了自我对他人的关注度和关怀度,增强了相互间的责任感,有利于人性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由此可见,关怀伦理作为道德冷漠的可能解决方案是具有极大的可行性的。

不过,关怀伦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局限性,影响着其效力的发挥。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公正与关怀的关系问题。因为关怀伦理是在对正义伦理进行批判并将其指定为男性伦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之不同的伦理路径。所以,在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过程中,公正与关怀之间的弥补或替代关系以及何者作为最高的道德要求等问题遂成为难题。第二,性别视角的问题。关怀伦理自产生之际就认为传统主流伦理是男性视角的,不能涵盖女性道德特征,因而不能成为衡量人类道德发展的唯一标准,这就为女性缘起的关怀理论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埋下了被诘难的根由。因此,针对关怀伦理在公共领域(如社会道德生活中)的推广,有人就会质疑:多见于女性的、适用于私人领域的关怀伦理能否适用于全人类和全社会的公共领域。第三,关怀伦理在社会变革中的效力。西方学者批判关怀伦理是一种“绷带救护”,例如关怀伦理只强调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却忽视造成无家可归的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可见,关怀伦理在解决道德困境的过程中对社会根源和制度原因的忽略,使其大多停留于表面,影响其社会理想的实现。关怀伦理所存在的这些局限,无论是对当前道德冷漠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是对其自身理论的发展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克服。

毫无疑问,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各种道德冷漠现象,我们是时候该从个人角度反思人性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问题了,即如何发展为道德成熟的个人?所谓道德成熟的个人就是:“不光有按照规范行为的能力, 而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做出恰当的反应;不仅关注自我的正当利益,而且具有关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成功地将内在人格的塑造与外在规范的要求统一起来, 能够聆听到来自其价值源泉的召唤,从而逐渐接近‘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状态”[15]。从这一意义而言,传统伦理对进一步改造和解决分离所造成的道德冷漠等现象已显得力不从心,而关怀伦理作为新的理论方向和理论思路,却体现出对道德冷漠等现实问题较强的改善和解决效力。可以说,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的解决及其对“关怀”的褒扬,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往社会模式下被压抑和被遮蔽的人性的一种解放和重释。当下,高强度的生存与生活压力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开始变得无视和冷漠,道德生活也愈发冰冷和无情,“今天最大的威胁乃是人们的冷漠、不介入和追求外在的刺激。在这种情形下,关切正是一种必要的解毒剂”[16]。可见,顺应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谓是一次伟大尝试和探索,其自身也将成为当代人一种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

参考文献:

[1]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76.

[3]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5-26.

[4]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徐椿梁,郭广银.伦理的世界:人与价值存在的二元解析[J].学术界,2013(7):140-146.

[6]沈晓阳.关怀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4.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0.

[8]向玉乔.后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1.

[9]肖巍.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54-59.

[10]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8.

[11]内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许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39.

[12]楚丽霞.关怀伦理的心理特征及应用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6(3):51-54.

[13]新闻频道.韩国每天平均12名老人自杀 难忍孤独疾病系主因[EB/OL].(2013-01-15)[2013-10-02].http://www.s1979.com/news/world/201301/1571534315.shtml.

[14]新华网.老人连续自杀 只为不拖累子女[EB/OL].(2013-12-13)[2013-12-15].http://nesw.xinmin.cn/shehui/2013/12/13/22942617.html.

[15]张容南.何谓道德成熟[J].伦理学研究,2013(4):12-17.

[16]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330.

当下,关怀伦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愈发显得不可缺少,一桩桩涉及关怀的社会事件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从一直备受全球关注的基因工程、生殖技术和安乐死的应用,到韩国《中央日报》 “韩国每天平均12名老人自杀,难忍孤独疾病系主因”的报道[13],再到最近我国有关“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的报道[14],越来越多的因缺乏关怀而导致的不道德行为发人深省。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老年人阶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孤独和疾病则成为老年人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其中尤以孤独为重,即由于缺乏来自亲人、社会、国家的关心和关怀而导致的孤独感。可以说,关怀伦理所强调的对生命、生存的关怀,尤其是对生命个体的自我关怀,在某些群体、某些阶段可能会成为决定性的精神支撑,在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中也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关怀伦理何为

从上述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关怀伦理作为一个可能解决方案的确能够对社会上的道德冷漠问题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首先,关怀伦理以关系性为其理论基点,通过对关系性自我的建构,以关系性定义自我的模式代替了以分离和区别来定义自我的模式,保证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性、关系性,在理论起点上预防了分离与排斥的产生。其次,关怀伦理重新肯定关怀、尊重等情感因素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他者差异性的承认和肯定,避免同化的产生。此外,关怀伦理重视情境、强调关怀行为,要求人们在道德行为中既要看到具体情境中的各种具体性差异,又要将关怀行为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维持一种互惠的关怀模式,实现并维持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性和差异性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显然,关怀伦理所重视的知、情、意等内容是道德理想和以抽象概念与符号形式来标记的道德内化得到实际践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再次,在现实生活中,关怀伦理主张以对话或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通过沟通和交流来协调各方利益的共存,并要求自我(关怀者)对他人(被关怀者)的需要进行识别进而发起关怀行为,在满足他者需要的同时使自我获得再构造和再发展。这种共在和被需要不仅减轻了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排斥感,而且提高了自我对他人的关注度和关怀度,增强了相互间的责任感,有利于人性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由此可见,关怀伦理作为道德冷漠的可能解决方案是具有极大的可行性的。

不过,关怀伦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局限性,影响着其效力的发挥。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公正与关怀的关系问题。因为关怀伦理是在对正义伦理进行批判并将其指定为男性伦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之不同的伦理路径。所以,在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过程中,公正与关怀之间的弥补或替代关系以及何者作为最高的道德要求等问题遂成为难题。第二,性别视角的问题。关怀伦理自产生之际就认为传统主流伦理是男性视角的,不能涵盖女性道德特征,因而不能成为衡量人类道德发展的唯一标准,这就为女性缘起的关怀理论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埋下了被诘难的根由。因此,针对关怀伦理在公共领域(如社会道德生活中)的推广,有人就会质疑:多见于女性的、适用于私人领域的关怀伦理能否适用于全人类和全社会的公共领域。第三,关怀伦理在社会变革中的效力。西方学者批判关怀伦理是一种“绷带救护”,例如关怀伦理只强调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却忽视造成无家可归的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可见,关怀伦理在解决道德困境的过程中对社会根源和制度原因的忽略,使其大多停留于表面,影响其社会理想的实现。关怀伦理所存在的这些局限,无论是对当前道德冷漠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是对其自身理论的发展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克服。

毫无疑问,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各种道德冷漠现象,我们是时候该从个人角度反思人性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问题了,即如何发展为道德成熟的个人?所谓道德成熟的个人就是:“不光有按照规范行为的能力, 而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做出恰当的反应;不仅关注自我的正当利益,而且具有关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成功地将内在人格的塑造与外在规范的要求统一起来, 能够聆听到来自其价值源泉的召唤,从而逐渐接近‘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状态”[15]。从这一意义而言,传统伦理对进一步改造和解决分离所造成的道德冷漠等现象已显得力不从心,而关怀伦理作为新的理论方向和理论思路,却体现出对道德冷漠等现实问题较强的改善和解决效力。可以说,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的解决及其对“关怀”的褒扬,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往社会模式下被压抑和被遮蔽的人性的一种解放和重释。当下,高强度的生存与生活压力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开始变得无视和冷漠,道德生活也愈发冰冷和无情,“今天最大的威胁乃是人们的冷漠、不介入和追求外在的刺激。在这种情形下,关切正是一种必要的解毒剂”[16]。可见,顺应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关怀伦理对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谓是一次伟大尝试和探索,其自身也将成为当代人一种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

参考文献:

[1]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76.

[3]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5-26.

[4]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徐椿梁,郭广银.伦理的世界:人与价值存在的二元解析[J].学术界,2013(7):140-146.

[6]沈晓阳.关怀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4.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0.

[8]向玉乔.后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1.

[9]肖巍.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54-59.

[10]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8.

[11]内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许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39.

[12]楚丽霞.关怀伦理的心理特征及应用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6(3):51-54.

[13]新闻频道.韩国每天平均12名老人自杀 难忍孤独疾病系主因[EB/OL].(2013-01-15)[2013-10-02].http://www.s1979.com/news/world/201301/1571534315.shtml.

[14]新华网.老人连续自杀 只为不拖累子女[EB/OL].(2013-12-13)[2013-12-15].http://nesw.xinmin.cn/shehui/2013/12/13/22942617.html.

[15]张容南.何谓道德成熟[J].伦理学研究,2013(4):12-17.

[16]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