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2014-03-21 16:18文斌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村卫生卫生院人才队伍

文斌

(大理州疾控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州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文斌

(大理州疾控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对大理州农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存在以下问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学历偏低、农村卫生人才引进和队伍稳定面临新的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快实施农村卫生人才战略,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抓好农村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对农村卫生人才加大政策倾斜,优化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农村卫生保健需求。

农村;卫生技术;队伍;现状;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正不断释放出来,一些新的理念正在形成,如公共卫生均等化;此外,一些新的举措正在推出,如建立城乡一体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是农村卫生服务的基础,承担着占人口80%左右的农村群众健康的重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难题,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按照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在向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同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能;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

大理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农村、山区人口为主。2013年,全州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2 967 685人,参合率为97.63%。共筹集新农合基金12.42亿元。2013年1至6月全州农民医疗总费用8.92亿元,补偿费用4.85亿元,实际补偿率达54.38%。我们在对大理州农村卫生医疗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提出一些可行的、合理化的对策。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现状难以满足需要,数量、质量上存在显著差距,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加快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吸引更多实用性人才投身农村卫生事业。

1 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1.1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农村卫生人员数量少,总体不能满足农民的卫生需求。截止2012年,我州共有农业人口302万,而乡、村两级仅有5 458名医护人员,农村每千人口拥有乡村医生人数为1.8人。全州共有村卫生室1 095个,有乡村医生3 597人,其中女乡村医生1 384人,占38.48%,获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书的有3 410人,占94.80%;专业培训累计半年以上的837人,占23.27%。2009年以来全州村卫生室流失的乡村医生达373人,占在岗乡村医生总数的10.37%;女医生年龄超过55周岁的有103人,占女医生总数的7.44%;男医生年龄超过60周岁的有186人,占男医生总数的8.41%。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人床比1:1.2~1.4的规定,全州乡镇卫生院应有工作人员2 912~3 398人,现有工作人员1 861人,缺编1 051~1 537人。由于人员不足,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不同程度地使用编制外人员。据统计,目前全州农村乡镇卫生院共聘请临时员工(编制外人员)1 300多人。农村卫生人才的匮乏与大中专毕业生在城市就业难形成了强列的反差。

1.2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县、乡两级卫生人员分布不合理。全州卫生人员分布在县级单位的占55.9%,分布在乡级单位的仅占21.1%。就近直接为占全州总人口85%的农业人口服务的乡级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比例最小,还不到全州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性,边远贫穷山区的问题更为突出。二是临床岗位与其它岗位比例结构不合理。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指出:床位20-99床的乡镇卫生院每床位应配备0.7人的卫生技术人员,对护士单独要求,每床位应配备0.4人。我州在编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中,临床岗位与护理岗位人员比,县级为1∶0.73,乡级为1∶0.44;临床岗位与技术类岗位人员比,县级为1∶0.17,乡级为1∶0.08。从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医护质量,分流住院病人以减轻州级医疗单位压力来看,县、乡两级护理岗位人员比例有待提高。三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人员职称比例不合理,乡镇卫生院高职称的医生少,从州卫生局人事科了解到,全州卫生系统有高级职称的有89人,乡镇卫生院仅有33人。医技人才紧缺,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少,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滞后,人才队伍不能形成梯队建设。

1.3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目前,我州乡村卫生人员学历偏低、总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难以保证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和农民健康体检的质量。截止2012年,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县级单位研究生学历22人,本科学历1 356人,大专学历1 356人,中专900人,技校154人,高中及以下252人;乡镇卫生院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336人,占20.32%,有大专学历982人,占59.33%,有中专及职高学历的318人,占19.21%,其他学历的16人,占0.96%。村卫生室中专及以上学历2 536人,占70.5%,高中学历568人,占15.79%,初中及以下学历493人,占13.71%。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98%以上,乡镇卫生院具有执业及助理执业医师证书的724人,占43.74%,而村卫生室获得执业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140人,仅为5.3%。以上数据来源于《大理州卫生统计手册》2012版。

1.4农村卫生人才引进和队伍稳定面临新的困难目前,农村卫生人才引进和队伍稳定面临新的困难。一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医疗条件、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相比,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二是农村卫生人员职称评定受限,晋升困难,制约事业发展,影响择偶、子女上学和家庭生活质量,影响了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三是农村卫生经费投入少,历史欠账多,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效益低,福利待遇不高,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乡村医生有1 787人,占49.68%。这些影响了卫生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人才不愿来,来了留不住。四是对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内容又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影响了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

乡村医生从事的工作岗位是全科医学专业,担负着基础医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康复指导、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多项工作职能。目前,我州农村公共卫生人才缺乏,数量不足,人员老化现象较为突出,很多老医生无法完成计算机网络任务,已难以适应国家扩大公共卫生覆盖范围、提高人民群众卫生防疫保健水平的任务需求。

2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2.1加快实施农村卫生人才战略大理州把农村卫生人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和使用规划,逐步建立层次完整、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对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承担更多责任。教育部门应根据规划要求,调整教育结构、安排招生计划〔1〕。各级财政应根据规划安排,给予资金支持,把人才发展基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与财政同步或超前增长。人事部门应从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职称评定、人员聘用等方面予以政策照顾〔2〕。使我州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数量有较大增长,结构更加优化,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3〕。

2.2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依托本地医学院校优势,可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步伐。大理学院和大理卫校等医学院校针对农村实际,积极改革和调整医学教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强专业适应性,充分发挥在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具体来说,一是要切实加强对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高层次护理、临床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全科医学教育,逐步提高全科医生在农村卫生队伍中的比重。二是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采取定向培养等方式,为农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的卫生人才,国家应给予财政支持。2011年起,国家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录取学生逐年增加。2012年,报考定向大理州的学生录取了25人,2013年录取17人;两年合计昆明医学院录取24人,大理学院10人,云南中医学院8人,此项政策为今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力量。三是要大力抓好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到2020年确保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真正实现乡村医生中专化、乡镇卫生院专科化、县医院本科化的战略目标。

2.3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得力措施,鼓励卫生人才安心农村工作,从而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其生活待遇,提供其学习机会,免除其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其示范带动作用。二是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形式,鼓励城市高层次医务人员利用工余时间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诊疗活动,通过讲学、咨询、技术合作等形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普及常用技术,建设重点科室,培养技术骨干,手把手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4〕。三是要提高进入“门槛”,清退无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从2009年起,凡新进入人员均必须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对现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必须限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四是要继续执行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要求的“城市以上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规定,进一步健全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的制度。

2.4抓好农村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按照国务院、卫生部有关规定,在职乡、村医务人员每3年脱产学习1次,时间6个月;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时间3个月。培训费用由省、州、县(市)三级财政按照50%、30%、20%的比例分级承担。县(市)医院要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此,州、县两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分层管理、多层次、多学科的培训网络,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学习、深造创造条件〔5〕。为确保培训效果,对参训人员要实行学分制,健全和完善培训登记与考核制度,培训成绩作为今后人员聘任、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在对乡村医生培训上,应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选准重点,讲求实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并要把培训情况作为乡村医生再注册的依据,对未完成培训任务或不参加培训的应延迟其注册时间,严重的可取消其注册资格〔6〕。州财政要从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大局出发,按农村卫生投入的1%至1.5%设立“农村乡镇卫生院职工培训进修基金”,资助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参加进修或在职学习。

2.5对农村卫生人才加大政策倾斜一是要适时调整和增加人员编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与财政、人事、编办等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他们对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支持,妥善解决好农村卫生人员的编制问题。根据我州民族多、居住分散、卫生服务半径大等特点,建议农村卫生人员按每千农村人口配置2至2.5人的标准设编。二是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客观的卫生人才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过程中要以业绩为重点,注重医德、学识和能力等要素,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生制,人事部门应适当增加农村卫技人员高级技术职务的数量,吸引卫生人员来农村建功立业〔7〕。三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分配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按照贡献大小适当拉开分配差距,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岗位、一流报酬”,使业绩突出或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人员获得应有的报酬和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卫技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职称等方面应给与适当倾斜。四是要鼓励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用人原则,通过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方式,引进和使用州内外优秀卫生人才,特别要积极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要注意培养,除采取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和提高薪酬外,还应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增强农村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8〕。

2.6优化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环境一是要加强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卫生管理人才选用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改革措施,让一批有能力、有水平、干实事、善管理的优秀人才执掌农村各级卫生机构的领导权。要进一步加强对在职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在省、州选择1至2所高校,建立卫生干部培训基地,提高农村卫生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管理水平。二是要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9〕。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人才,奖励创新人才,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和支持农村卫生事业的大环境,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三是要建立完善科学和操作性强的乡村医生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严格与评先、评优挂钩,与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和实施基本药物后的补助发放挂钩。在考核方法上,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切实增强客观公正性,减少人为因素〔10〕。四是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工作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活待遇。要对当前的拨款方式进行调整,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盖廉租周转房,解决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住房困难;提高乡村医生的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目前,大理州乡村医生收入来源一是医疗业务收入每人每月400元至600元左右;二是实施基本药物补助每人每月400元至450元;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每人每年8 620元左右。目前,乡村医生年收入人均达到20 000元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还要逐年提高,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同时采取省、州、县(市)和个人各出一部分的办法,妥善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

积极探索和解决农村卫生面临的人才瓶颈问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需要卫生、人事、财政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广大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努力奋斗。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进步,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卫生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1〕蒋国河.加快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0(2):68-70.

〔2〕张晋川.大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重庆医学,2010,39(6):748-749.

〔3〕谢命莲,丁柳.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1,40(5):509-510.

〔4〕崔霞.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5〕王玉,华杨铨,尹宏达,等.云南省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9,22(11):5-9.

〔6〕金建强.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7〕张艳,袁玲.对我国乡村医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12):24-25.

〔8〕竹建德.从社会、单位和个人“三维”角度谈人才自主流动〔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16-18.

〔9〕王端.和谐医患关系构建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10〕王烨.当前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3):24-25.

(责任编辑 杨斯斐)

Reflec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urrent State and Policies of the Healthcare Personnel in the Rural Areas of Dali

WEN Bin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of Dali Autonomous Prefecture,Dali,Yunnan 671000,China)

From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healthcare personnel in the rural areas of Dali,we found following problems exist:deficient number of rural healthcare personnel,ir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personnel,insuffici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and challenges in recruiting and stabilizing personnel.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above,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rural healthcare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ies of fostering rural healthcare workers,raise th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competent personnel,stabilize the rural healthcare personnel team,encourage further educate,increase policy favor for rural health workers and optimize our rural healthcare workforce.

rural area;health technology;team;current state;countermeasure

R012

A

1672-2345(2014)02-0085-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2.024

2013-11-28

文斌,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卫生卫生院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汉中五轮驱动推进农村卫生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关于举办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峰会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十八届年会的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