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感“亚健康”了吗

2014-03-21 02:08
妇女 2014年2期
关键词:婚姻生活亚健康恐惧

“亚健康”指的是人们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一般来说,“亚健康”可划分为身体、心理、情感、思想和行为五个方面。以往,我们关注得比较多的只是身体和心理的亚健康问题,对于“情感亚健康”许多人了解得并不多。其实,“情感亚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并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现实问题。让我们认清“情感亚健康”的表现形式,赶走它,别让幸福越来越远。

富余型:该给的情感给多了

表现:在家庭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孩子的情感大多都给多了,往往表现为溺爱,使孩子过于依赖,缺乏自信。在婚姻生活中,一方对另一方爱得太炽热,以至于对方干什么都要管,这种爱太霸道,最后甚至可能把爱情毁掉。

对策:这其实是一种“情感肥胖症”。要使情感健康发展,就要“减肥”,使它恢复到健康态。从情感的给予者来说,不要“自作多情”;从情感的接受者来说,不要什么情感都接受,应该学会有所拒绝。

缺乏型:该给的情感给少了

表现:在家庭生活中,许多晚辈只知道一味向家里人索取,不懂得想想家里人的感受。在婚姻生活中,有的人在恋爱时激情澎湃,结婚之后却冷却了,不再关注对方的感受。

对策:这种类型好比是“情感贫血症”、“情感营养不良”。要解决此类问题,就要给情感“输血”、增加“营养”,使情感饱满起来。同时还要进行情感锻炼,提高情感素质。

超前型:该给的情感给早了

表现:现在一些青少年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就过早地恋爱,有的甚至还有了性行为,甚至出现未成年人意外妊娠等,都属于不健康的情感行为。

对策:超前型的“情感亚健康”,就像是一颗还未成熟的“酸枣”。要使这颗“酸枣”真正味美诱人,变成“甜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着急,耐心等些时日。

滞后型:该给的情感给迟了

表现:父母在世时,孩子们总是借口工作忙,疏于问候,少于照顾,更谈不上人性化的情感关爱。待到父母离开人世时,他们才感到后悔和难过。

对策:滞后型的情感给予,是一种“迟到的爱”,是一种“马后炮”式的情感补偿。要走出滞后型的“情感亚健康”,就要正确对待各种情感关系,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份持久情。

游离型:该稳定的情感不稳定

表现:比如在恋爱生活中,有的人今天谈一个,明天换一个。有的人恋爱谈多了,反而对真正的爱情产生了怀疑。

对策:面对诱惑,左右摇摆的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要从游离型的“情感亚健康”中走出来,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校正自己的情感价值取向。

固执型:该转移的情感没转移

表现:在情感生活中,有的人过分依赖自己的另一半,认为对方是自己存在和生活的全部价值。在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愿望去要求孩子,这种固执型的爱往往令孩子难以接受。

对策:要走出固执型的“情感亚健康”,就必须换一种心境,换一种视角,换一种思维。有三句话很有启发性。第一句:不要“一叶障目”;第二句: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三句:不是你的就不要勉强。

愚蠢型:该给的情感给错了

表现: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但是,愚蠢的报答却往往害了对方。有位妻子因病切除了双乳,但丈夫对她仍恩爱有加。为了报答丈夫,她在丈夫喝醉的时候,在酒店里为丈夫安排了一位小姐。后来,因有人举报,其丈夫因嫖娼罪被抓了。

对策:要走出愚蠢型的“情感亚健康”,关键是要有一种理性意识。

索要型:该要的情感要多了

表现:在家庭里,有的人总是要求自己的爱人应该为自己多做些什么,却从不自己想想该为这个家干点什么。

对策:这其实是一种强迫性的情感“霸权主义”。要走出索要型的“情感亚健康”,关键是要从自我中心意识中走出来,与他人平等相处。家庭生活的定律是:做得越多,幸福越多;要得越多,幸福越少。

恐惧型:总恐惧他人的情感

表现:在婚姻生活中,有的妻子总嫌弃自己的丈夫没出息,于是,丈夫对妻子就有了一种恐惧。但一旦丈夫有了出息,妻子又生怕他在外面有什么越轨的事情。

对策:这是一种过分敏感的应急情感状态。要从恐惧型的“情感亚健康”中走出来,关键是要调整心态和情绪,不要低迷颓废;要充满希望,不要疑神疑鬼;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走极端;要相信他人。

长时期处于“情感亚健康”状态,必然会影响正常的情感生活,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对情感“亚健康”,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并认真对待,恢复我们应有的健康的情感生活。

编辑/刘柳endprint

猜你喜欢
婚姻生活亚健康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从高雅中来 到世俗中去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一)
青年人群亚健康与肥胖的关系研究
王海鸰作品中的婚姻生活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表达恐惧之情